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從苦力貿易到排華》:18世紀末英國最大的成就,就是扭轉白銀流向、改寫貿易遊戲規則

文:艾明如(Mae Ngai)

十九世紀後期和二十世紀初期為美國的從苦成扭工業化和都市化提供勞力的東歐、南歐工人,力貿也有類似的易到銀流易遊處境。

《一八八五年佛蘭法》(Foran Act of 1885)明令禁止外籍契約勞動,排華但還是世紀有新的歐洲移民在某個區隔出的勞動市場從事辛苦的非專技、低工資勞動,末英住在特定族群的國最聚居區裡,受到多種不公平對待。轉白則一如東南亞境內的向改寫貿戲規同類人,許多新歐洲移民(多達五成)是從苦成扭季節性或臨時性移工,出國打工,力貿把賺到的易到銀流易遊錢匯回老家。亞洲移工被認為是排華契約苦力,歐洲人被認為是世紀自願入境者和靠工資為生者,但在二十世紀初期兩者在基本上有許多共同之處。末英

排華法對中國與英美世界貿易的衝擊有所不同。以茶葉為例可看出其中差異。茶葉曾長期是中國的首要出口品,茶葉貿易的龍頭地位始於十八世紀初,那時英國人需要一項可用來花掉手中白銀的中國貨。

十九世紀後期,茶葉仍是中國出口的最大宗;一八七四年,茶葉占出口總額五成五。絲綢居其次,占一成五。茶葉和絲綢占如此大比重,表明中國無意或沒必要採多元的出口導向經濟。但隨著中國進口更多舶來品(一八六七年鴉片占進口總額四成以上),茶、絲綢出口攸關貿易的順逆差。

從一八八六至一九○五年,中國一年茶葉出口量少了一半以上,從兩億四千六百萬磅降為一億一千兩百萬磅。中國對英國、澳洲、美國的茶葉出口也驟減,但原因因地而異。英國人於一八四○年左右開始自行在印度種茶葉,取代中國茶葉,以改善其對中國的貿易逆差——英國推動鴉片貿易,也出於同樣考量。

印度茶葉花了一段時間才在市場占有一席之地,但到了一八五七年印度出口茶葉已達一百萬磅;隨著阿薩姆茶葉產量增長和一八八○年代錫蘭茶葉進入市場,來自南亞次大陸的茶葉逐漸接收英國本土市場。一九○五年,來自中國的茶葉,已只占英國所消耗之茶葉的四十分之一。

大清皇家海關總稅務司的馬士(Hosea Morse)哀嘆道,印度茶葉——大面積種植、以工業方式加工處理、兩泡「不失其醇厚」——已使英國人的口味「大大錯亂,體會不到中國茶葉所慣有的那種淡雅清爽,因而即使降價求售,都找不回市場。」

澳洲人,據說人均喝茶量高居世界之冠,連英格蘭都比不上。至一八八○年代後期為止,澳洲人繼續從中國買進茶葉,儘管英國人把印度茶葉說成澳洲境內的「愛國」飲料來推銷。中國茶葉較便宜,被認為品質優於印度茶葉。澳洲人未亦步亦趨跟著英國人轉向,直到一八八六年阿富汗事件後,澳洲人才改變其茶葉的忠誠對象。

在新南威爾斯,中國茶葉消耗量從一八八八至一八九七年少了將近六成,係中國對澳洲出口普遍下滑現象的一部分。當時某分析家指出,對華的敵意「凌駕其他所有考量,包括商業考量。」

就在中國茶葉對英國出口下滑之際,英國對華出口增加了一倍多,原因之一係中國對外開放更多口岸通商。一九○三年時英國對華貿易順差已達三千五百五十萬兩(五百三十萬英鎊)。英國在中國和香港的經濟活動日益集中於服務業,尤其金融業,正符合大勢之所趨。英國人在上海、香港的銀行收入中國人的資本,投資於東南亞等地。

美國人的人均喝茶量遠少於英國人,但茶葉也是中國對美出口的最大宗。中國茶葉占美國進口茶葉總量的比例,從一八六七年的六成五降為一九○五年的兩成三。少掉的比例,由日本填補,而非由印度填補,尤以一八九四年簽訂《日美通商航海條約》後為然,因而這一改變可能不像在澳洲那樣係反華心態所直接促成。

與英國的情況相反的,十九、二十世紀之交美國對華貿易依舊處於逆差狀態。但美中貿易額不大,十九世紀後期美國對外貿易總額亦然。但美國菁英擔心過量生產和邊境關閉,指望於太平洋找到新市場,尤其中國。於是,美國的戰略家主張打造海軍、將菲律賓納為殖民地、中國門戶開放政策,這些全都為了在亞太地區與歐洲、日本競爭時占得上風。

美國對華出口額從一八九五年的三百六十萬美元增加為一九○五年的五千三百六十萬美元。棉布是最大宗出口品(一九○○年占總額五成七),接著是煤油、麵粉、菸草。十九、二十世紀之交,美國開始向中國出口鋼鐵製品,尤其火車頭和機器,一九一三年後美中貿易再度劇增,美國的生產商和消費性產品更多元,包括紙、汽車、火車車廂、電機、化學品、藥、橡膠製品。

十九世紀後期,相對於金價,銀價下跌,對中國有直接衝擊。在金本位制終於支配國際貿易時,中國的幣制依舊以銀為本。白銀的金價下跌意味著中國進口外國貨更花錢。中國的地位由此大不同於十六世紀後期至十八世紀後期,在那段期間中國不只是世上最大經濟體,也決定新興全球經濟的貿易條件。

十六世紀後期和十七世紀世上前兩大產區日本和西屬美洲的白銀,受中國需要白銀來滿足財政、商業需要的吸引,大量湧入中國。安德烈・岡德・法蘭克(Andre Gunder Frank)估計,從一五四五至一八○○年六萬噸白銀流入中國,約占該時期世界白銀產量的一半。對白銀套利的追求,支撐了近世來自日本和美洲的白銀貿易,以及東印度公司對印度的殘暴殖民控制與十八世紀時該公司白銀的外流。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