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圖解認知偏誤!避開99%思考陷阱》:待在團體之中顯得更有魅力的「啦啦隊效應」,竟然有性別差異?

文:情報文化研究所(山﨑紗紀子、圖解體宮代こずゑ、認知菊池由希子)

  • 偶像團體的偏誤成員是待在團體之中比較耀眼,還是避開單飛才能發光發熱?

【啦啦隊效應】

意思:比起單飛,待在團體之中顯得更有魅力的思考現象。

一群人比一個人更有魅力?

請大家回想一下自己的陷阱性別學生時代,是待團得更隊效否有過看到喜歡的人和朋友打打鬧鬧而突然心動的經驗呢?

若覺得對方在一群人之中,比一個人的中顯時候更加耀眼的話,代表在你身上發生了啦啦隊效應(Cheerleader Effect)。有魅應竟

所謂的力的啦啦啦啦隊效應,是差異指一個人在群體之中更顯得有魅力的效應(Walker and Vul,2014)。這個效應的圖解體名稱源自美國電視連續劇《How I Met Your Mother》的情節,而這個情節的認知內容是:「仔細觀察每位啦啦隊隊員,就會發現她們長得很普通,偏誤但是避開當她們聚在一起時,每個人就會變得很美麗。

產生啦啦隊效應的機制

曾有個實驗為了釐清啦啦隊效應,而讓受測者透過照片評估人物的魅力(Walker and Vul,2014)。

這項實驗設定了兩個實驗條件,一個是「團體照條件」,另一個是「獨照條件」,在前者的照片之中,除了有評估對象之外,還有兩位同性的人物,而後者的照片則是從團體照裁剪下來的評估對象獨照。受測者會在這樣的條件之下,評估目標對象的魅力。結果發現,團體照的目標對象比較有魅力。

一般認為,下列三個過程是形成這種現象的機制。

  1. 人類同時看到很多張臉的時候,這些臉孔的特徵會變得扁平。
  2. 對個人五官的認知會趨近平均值。
  3. 趨近平均值的五官比實際的長相更有魅力

每個人在接受大量的視覺刺激之後,會選擇淡化這些特徵,以便統一辨識,而這種傾向稱為整體感知(Ensemble Perception)(Alvarez, 2011)。這通常是在認知圖形之際發生的現象,但在認知多張臉孔時,我們會習慣將這些臉孔的特徵濃縮為一個共通的印象。換言之,不管眼睛上揚還是下垂,這些個人特徵都會變得扁平,變成沒有特徵或特色的大眾臉。一般認為,這個現象是在上述的第一個過程發生的。

進入第二個過程之後,每個人的五官就會往第一個過程算出的平均值修正。

進入最後的第三個過程之後,我們會依照修正之後的五官評估個人魅力。

這裡的重點在於,許多與五官有關的心理學研究都證實,大部分的人覺得由各種五官特徵組成的大眾臉更有魅力。一般認為,人類在不斷進化的過程中,越來越喜歡均衡的事物,而這種傾向也讓我們更喜歡大眾臉。

圖解認知偏誤P236圖Photo Credit: 墨刻出版
待在團體之中比較有魅力:(上)個體的魅力度 →(下)待在團體之中的魅力度

啦啦隊效應的性別差異

有趣的是,有研究指出,啦啦隊效應會因性別而出現顯著的差異(服部等,2019)。

女性評估男性五官的時候,啦啦隊效應比評估女性五官的時候更加顯著,但男性不管評估的對象是男是女,啦啦隊效應都沒有顯著的差異。

有研究指出,比起女性的五官,女性更不容易記住男性的五官(Herlitz and Loven,2013)。

團體中的個別的視覺刺激,會被整體感知修正(這過程稱為階層編碼化),此時越是模稜兩可或含有多項誤差的刺激,越是比那些差異鮮明的刺激來得更容易強化啦啦隊效應。

所以女性受測者往往無法記住男性五官的細節,所以五官的修正幅度更大,啦啦隊效應也顯得更加強烈。換言之,女性受測者通常會覺得男性團體之中的男性比較帥。

除了男性偶像團體或藝人之外,女性有可能會覺得在街上擦肩而過的學生團體或是上班族團體,比個別的男性來得更帥。

可惜的是,一旦變成一對一的戀愛關係,這個魔法就會消失,所以若想讓彼此的關係更緊密,不接觸就無從體會的個人魅力也顯得相當重要。

相關書摘 ►《圖解認知偏誤!避開99%思考陷阱》:從答對率只有一成的「沃森選擇題」,思考如何擺脫「確認偏誤」?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圖解認知偏誤!避開99%思考陷阱:人類並不理性!打破慣性偏見,建立強大思維》,墨刻出版

作者:情報文化研究所(山﨑紗紀子、宮代こずゑ、菊池由希子)
監修:高橋昌一郎
譯者:許郁文

  • momo網路書店
  • Readmoo讀墨電子書
  •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在這個資訊超載的時代,
陰謀論和假新聞層出不窮,
你,是否選擇了正確的訊息?

「自己周圍的常識」=「世界的常識」?
為什麼很多學者和民選政治人物,有時也會引發失言風波?
其中一個原因是認知上的扭曲,
認為「自己周圍的常識 」=「世界的常識」。
在資訊快速流通的現代,我們身邊充斥著可自行解讀意思的訊息,
每個人都有「只看得到想看的資訊」這種傾向,
有許多不值得相信的資訊來源,會被包裝成值得信任的假象,
儘管我們每天都被迫接受大量的資訊,卻以為自己能判斷假新聞。

越是自信,就越該讀這本書
你會驚訝於扭曲我們認知的現象無所不在,
並意識到我們接受訊息的方式有多麼偏頗。
但這正是正確看待訊息的第一步,
因為如果不知道自己的認知偏誤,就很難知道自己有這些偏見。

「也許我正在犯一個可怕的錯誤。」
「我一直在收集特定的訊息,以至於忽略了對我來說很重要的其他東西。」
「我可能因為自己的無心意見而嚴重傷害他人。」

如果多少有這些不安的感覺,
那麼你應該了解一下被稱為認知偏誤的不可思議心理行為,
它將幫助你看清事物本質,重新審視自我與這個世界。

本書特色

  • 從3個研究領域來解說「60個思考習慣」。
  • 獲得謬誤相關知識,了解「認知偏誤」的全貌。
  • 由淺入深,引領讀者走進專業領域的世界。

有數百個心理學用語可以被歸類為認知偏誤,但它們的含義和用法往往是模糊或重疊的。本書嚴選60個在邏輯學、認知科學和社會心理學這3個專業領域中必不可少的術語,並結合生活化的例子和趣味插圖、實驗圖表加以解說。

本書的特徵在於由淺入深撰寫各部內容,引領各位讀者一步步走進專業領域的世界。讀者若能依序閱讀第I部(邏輯學)、第II部(認知科學)、第III部(社會心理學),就能在讀完本書的時候,了解「認知偏誤」的全貌。當然,不按照順序挑選一些感興趣的項目閱讀也沒問題。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