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謝維駿
「自由教練收入如何?」、當自「自由教練的由教用時工作內容是什麼?」、「自由教練如何找學生?」、練這「該如何知道自己適不適合當自由教練」、份工「如何成功轉為自由教練?」
這是本質教練近期最常問的五個問題,但有沒有人思考過,間換金錢自由教練是當自否是教練更理想的出路?教練是一種職人行業,與工程師、由教用時廚師、練這技師、份工機師、本質老師等「師」字輩一樣,間換金錢是當自以輸出技能謀生的行業。
職人行業能持續的由教用時賺錢的答案是持續的輸出,OK,練這這就是問題所在:「當你有一天無法輸出時,收入就會遇到問題。」事業應該越做越輕鬆,而不是越做越累。如果你對於自由教練的思考只是「不用被抽成」,那這篇是寫給你的。
為什麼我跑去當自由教練?
「我覺得老闆很雞掰,東抽西抽的,一天也沒看他進幾次公司,好像過得很爽。」
那是我到職的半年後,我提出農曆年後離職的申請,打算換間公司嘗試。我寫卡片給所有的學員,謝謝他們這段時間給我的照顧。其中一位學員包了紅包給我,上面寫著「創業維艱,祝你事業順利!」
我心裡突然震了一下,心中從沒想過創業這條路。我那時幫公司管理運動器材進貨庫存、負責粉絲頁發文、帶公司同事內訓、帶球隊、也有一批學生教得不錯。
「要不,試試?」於是我成為自僱者。
一路好轉的過程
當時還沒有自由教練這個名詞,我們用自由接案、跑case、自僱者來形容,那是九年前。
其實我一開始想做的是職業選手接案+販售週邊器材,會接一對一教練課純粹是過渡期拿來支撐生活開支的手段。當時沒有場租這種東西,都是談出來的:「我一個月可以貢獻你多少的產值,要合作嗎?」
當時的場地多得是自己的教練,根本沒多餘的空間可以租給你。只有貢獻超過健身房產值的最強教練才能當自由教練,而我是透過學長的引介才勉強有個場地能教學。
客源的部分,從有底薪變成無底薪是很大的跳坎,雖然我覺得拉走母公司資源是很可恥的事情,代表我沒能力開發新資源。但我還是默許了幾位客戶跟我出來,因為現實是:「我缺錢。」
後來靠著不斷在痞客邦上放教學乾貨才慢慢找到更多學生的,讓我只吃了白飯+滷汁三個月就開始可以加顆滷蛋了。這段時間我除了堅持每週休一天假以外,其它時間都拿來賺錢。
記得生活最難受的時候,我會花50元去市場旁的白飯無限自助餐一次把一整天的熱量吃完,當然我都沒跟爸媽講,所以那時候滿喜歡回家吃飯的(笑)。
最好的那段日子,手上有國訓中心某隊的體能訓練、兩個國家隊、兩個甲一校隊、兩個乙組校隊、15個左右的一對一學生、運動器材經銷等等,每個月到手上的錢大概是7-15萬之間,那是我25歲,鐵板麵大冰奶50元解決的時代。
每天手上有很多錢,比起同輩人多出2-3倍的收入,日子就一帆風順了嗎?不!
自由教練像是收費比較高的外送。真正的問題不是擔心賺不到錢,而是你開始透過這份收入改善生活時,你卻不能停下腳步。
在某一個騎車跑訓練的日子,我等紅燈被後車按喇叭,理由是我居然睡著了!(母啊,我知道你會看我文章,我人生還Online喔,不好意思嘿!從此以後我工作都坐捷運!除了安全,有專車載也比較像老闆?)
我開始思考這樣的日子,真的就是教練的全部了嗎?我要這樣操到幾歲?到底最後是能過自己想要的生活,還是先進塔的機率高?
自由教練的本質,什麼是自由教練?
對於自由教練,一般的名詞解釋是這樣的:「自由教練是不隸屬、聘雇於任何健身房的自僱者。」但它的本質是什麼?「創業!是創業啊~哥!」
那麼什麼是創業?「是當老闆。」什麼是當老闆?「當老闆是從累得跟狗一樣,然後變成人,當自由教練是累的跟狗一樣,然後隨時間過去是更老的狗。」
那麼為什麼大家還是想轉自由教練?為的是自由彈性跟獨立的工作環境並為自己爭取更好的收入。以上都是假的,課程抽成一樣有,甚至還更多,只是你沒看到。時間不會更彈性,所有公司幫你做的事情,現在都換你自己做。
一般認為自由教練的好處:
收入
- 從被抽成變成沒抽成
- 定價多少自己開
- 從勞基法限制工時變成沒限制(偷偷摸摸超時變正大光明超時也算是哈哈)
時間
- 從規定上班時間到自己決定
- 沒課就閃,不用坐在辦公室打電話
自由
- 公司政策再也跟自己沒關係
- 不用再看到討人厭的主管
但實際上,我有因此變得更有錢嗎?不!我不是比較會賺錢,而是肝還新鮮。行銷、跑點、會計、教學全都自己來,如果你把我的收入換算成時薪,不如去超商打工。
我時間有變得更多嗎?不!我的租屋處從此只剩下睡覺的功能,禮拜天休假基本是廢人狀態。
我有更自由嗎?你覺得呢?我只是仗著自己年輕有體力、不用睡覺也還沒結婚,所以我一路衝衝衝!但是如果我想讓腳步緩下來時呢?請問收入還會是一樣的水準嗎?請問我是在創業,還是成為更老的狗?

自由教練的侷限與風險
自由教練的天花板
自由教練的天花板更精確一點,應該說是「職人工作者的天花板」。隨著年紀漸增,至少有三項變化:
體力逐漸下降
職人工作者的收入來源=鐘點=體力
30歲以後很有感,不論你接不接受,你開始用更多的體力維持同樣的教學品質:更多的體力做一樣的課=單堂課收入降低
可支配時間下降
時間的價值=賺錢與生活的二選一
時間的機會成本隨著年紀增加而變得更貴。
用錢需求增加
年紀漸增,體力跟時間都更少,但用錢需求增加。
身心面想休息+現實面不能休息=老鼠迴圈
自由教練的風險
收現金的風險
退休金在哪?你出來做的馬上有感收入變高是因為以往公司很大部分的抽成是勞保勞退健保的成本。很多人出來自己做除了高興自己收入秒提高以外,根本沒幫自己投保勞保勞退健保,那麼你的退休金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