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休闲

台灣疫情致死率高是因為簽署DNR比率偏高?醫師駁斥:放棄急救不等於放棄治療

據《聯合新聞網》報導,台灣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認為逾三成六死亡確診個案簽署DNR,疫情因為比率偏高,致死治療可能是率高率偏導致台灣致死率高的原因之一。然而,簽署棄急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向《TVBS新聞網》表示,高醫DNR比例高低應該跟死亡人數沒有那麼大的師駁相關性,主要還是斥放跟年齡與有無打完整疫苗有關。

DNR:Do-Not-Resuscitate,等於拒絕心肺復甦術或維生醫療。放棄指揮中心死亡個案說明圖卡中,台灣淺藍色字體DNR標記於死亡個案的疫情因為備註欄。

去(2021)年7月指揮中心公布,致死治療死亡個案中有17.8%簽署DNR;《聯合新聞網》自行統計,率高率偏今(2022)年5月6日至7月30日,簽署棄急總計8023名死亡個案,2919人簽署DNR,占比已提高至36.4%。

共病纏身者、機構住民簽署DNR占比高

《聯合新聞網》進一步分析簽署DNR的死亡個案,僅22名簽署DNR的死者無任何慢性病或其他共病,占比0.7%,其餘九成九以上簽署DNR的死者共病纏身。包括癌症、慢性腎病、神經系統疾病,而年長者也常患有中風、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肝硬化等疾病。

去年7月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一句「有些人其實是可以救得回來的」引發爭議,但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仍向《聯合新聞網》表示,三成六的死亡確診個案簽署DNR比率偏高,這可能是導致台灣致死率高的原因之一。

《聯合新聞網》報導,前疾管局局長蘇益仁補充,養護中心住民染疫致死率偏高,另一個主因為許多住民在住進機構時,就簽署了DNR同意書,比率高達四五成,也就是一旦病情危急,就拒絕緊急處置,在染疫後,即使病危,只能「在地收治」,不會轉送大型醫院緊急搶救。

住院簽署DNR,宛如將確診者硬推向鬼門關

《聯合新聞網》報導,90多歲確診阿嬤住院時簽署DNR同意書,沒多久發燒、呼吸衰竭,醫師採「無為而治」,認為擺著就好,不用給退燒藥,不用插管,一切簡單就好,幾天後,阿嬤變成指揮中心資料庫裡死亡個案中的代號數字。

台北市聯合醫院和平院區專責病房資深護理師透露,每個確診者入院都會被問「如果病情惡化時,是否放棄插管?」,雖按程序醫師、病患須進行30分鐘的「醫療溝通會議」,但疫情嚴峻時連搶救病患的時間都不夠,遑論召開醫療溝通會議;因此,部分護理師只能作假,提早跑流程,確診者常得在5至10分鐘內決定是否簽下「生死狀」。

該護理師認為,去年台北市聯醫重症死亡率偏高,應與院方積極推廣DNR有關。患者簽署DNR,等同簽下了放棄活下去的契約,醫療團隊當然可以消極作為;如又遇到「安寧好走」這派別的醫師,存活機率更低。

DNR不是放棄治療,探討死亡率應回歸年齡與疫苗接種率

《TVBS新聞網》報導,台北市聯醫中興院區醫生姜冠宇認為,若將確診死亡率歸因於DNR,反而會導致台灣對於高齡照護與安寧緩和醫療的觀念倒退10年。他強調,「DNR不是放棄治療聲明,僅是放棄急救聲明」,必要的治療仍然會給藥,只是需要插管暢通呼吸道當然會插管。

DNR必須要有兩名專科醫生判定這病患已經走到生命最後階段。姜冠宇認為,就算因為疫情醫病之間溝通時間變短,兩名以上醫生都說要考慮放棄急救治療,表示病人可能狀況不好,或就算救回來狀況也不好。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表示,DNR只是一個過程,如果要探討Omicron致死率,還是要回歸年齡與疫苗接種完整率。他剖析,國內長者疫苗注射率沒有像紐西蘭、南韓高,但是在死亡率部分表現仍相當接近,顯示在醫院醫療處置及醫護盡力挽救生命上,還是值得鼓勵。

新聞來源

  • 疫情8千死 36%簽DNR 恐是致死率高原因之一(聯合新聞網)
  • DNR恐是致死率高原因之一? 第一線醫點「兩理由」駁斥(TVBS新聞網)
  • 疫情DNR 1/36.4%死亡案例簽DNR 放棄急救紅線在哪?(聯合新聞網)
  • 疫情DNR 7/疫情大爆發推廣安寧緩和 醫護:匪夷所思(聯合新聞網)

延伸閱讀

  • 張上淳稱染疫死者「當時插管救得回來」,醫師籲別為家屬扣上放棄急救的大帽子
  • 父母想簽署「放棄急救同意書」之前,先問他們這五個問題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劉亭妤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