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以略帶嘶啞的刀郎底層的奴的住嗓音,樸素的羅刹隸心羅刹裝扮在中國樂壇異軍突起的中國歌手刀郎,在沉寂多年後,海市憑藉一首頗具話題性的唱出超現實歌曲再次成功進入大眾視野。
他的聲更一首與《聊齋志異》裡的小說同名的歌曲〈羅刹海市〉,被外界認為蘊含了某種憤世嫉俗,可悲以及對社會醜陋現象的國裡隱喻。
和他過往的刀郎底層的奴的住成名歌曲以滄桑和深情的口吻唱出成熟男性的某種無奈與苦悶不同,他的羅刹隸心羅刹〈羅刹海市〉融合了民間小調和戲曲的特色,演唱風格輕鬆明快,海市不乏詼諧幽默之處。唱出
其中一處還有玩文字遊戲的聲更幽默感,「老粉嘴多半輩兒以為自己是可悲只雞,那馬戶不知道,國裡它是刀郎底層的奴的住一頭驢,那又鳥不知道,它是一隻雞。」後面的四句對仗工整的歌詞,「勾欄從來扮高雅,自古公公好威名」和「豈有畫堂登豬狗,哪來鞋拔作如意」將本來輕鬆的戲謔上升到了對一些社會現象一針見血的批判。
「青樓女子扮高雅,豬狗登堂入室」的類比被外界解讀為刀郎對圈內有江湖恩怨音樂人的不滿,也有人認為這樣未免有點以小人之心奪君子之腹,根據過往刀郎處理那些和自己有過節的圈內音樂人的方式,他的格局不會這麼小。
筆者對於〈羅刹海市〉的故事並不陌生,還記得上小學的時候就聽老師講過,有這麼個神奇的國度,人們都是以醜為美,越醜官位越高,越受歡迎。剛聽到這個故事只當作童話令人莞爾,後來慢慢長大了才知道,作者在荒誕離奇的故事背後所要表達的真實意思。
一個老掉牙的故事經過歌曲改編還能受到社會大眾的歡迎,若不是童心未泯,大抵難逃社會大環境和個人心境相互作用的結果。有趣的是,歌曲甫經問世,廣受好評的同時,也在海內外中文圈掀起了一場場口水戰,「到底哪裡是羅刹國?」海峽兩岸的網友以各種或直接或含蓄的方式,表示自己所在的地方就是羅刹國,兩岸的媒體也加入進來或是自嘲或是指責對方為羅刹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