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休闲

《心智化》:自我如何發展出「能夠想像自我與他人心智狀態」的能力?

文:彼得・馮納吉(Peter Fonagy),心智想像 喬治・葛瑞蓋(György Gergely), 艾略特・朱里斯特(Elliot Jurist), 瑪莉・漢普沃斯(Mary Hepworth)

【第一章】依附與反思功能在自我組織中的角色

這一章主要介紹的是依附歷程,以及自我是化自何發如何發展出「能夠想像自我與他人心智狀態」的能力,還有這個能力與前述所提及的展出自與智狀心智化(或反思能力)這三者間的關係。在全書中,夠能力我們不斷強調,人心心智化能力是心智想像自我組織與情緒調節的關鍵,而這樣的化自何發能力是兒童透過早年的人際關係脈絡所習得。我們的展出自與智狀假設是,反思能力是夠能力在嬰兒─照顧者的互動脈絡當中發展而成,而「依附關係的人心品質」則會影響到母嬰關係中的反思能力。最後,心智想像我們將會把這些資料與推論合併至心智理論(theory-of-mind)發展的化自何發當代模型中。

反思功能或心智化的展出自與智狀歷史脈絡

在哲學與心理學史上,與情感和自我相關的夠能力概念與見解一直是相當豐富的。撇開歷史脈絡不談,人心自我與其相關的概念也是社會科學家與發展學家在近代特別感興趣的話題(例如Bracken 1996; Cicchetti & Toth 1994)。心理學在提及自我時,通常都會追溯到詹姆斯(1890, 1892)將自我區分的兩個面向:主格我「I」 (自我為主體),與受格我「me」 (自我為客體)。主格我是一個主動的主體,負責建構出受格我的自我概念。

用認知神經學的話來說,受格我就是自我的心理表徵,而主格我做為主體,體現這些自我表徵的心智歷程或是功能(Mandler 1985)。主格我組織並轉譯經驗,使經驗能夠連貫,並創造出自由或自主的感受,讓一個人能感受到自己是獨特的個體(見第五章)。而當代發展心理學帶領我們更詳盡地理解組構了自我經驗表徵的心理歷程。

在過去的十年中,發展心理學家注意到,幾乎所有的孩子都能藉由歸因心智狀態,來解釋自己與他人的行為(見第三章與第四章)。這就是所謂的「反思功能」,以發展心理學的角度而言,也就是所謂的「心智理論」。心智理論是藉由發展而習得的能力,讓孩子不只能回應他人的行為,更能讓孩子理解他人的信念、感受、態度、欲求、期待、知識、想像、假裝、欺騙、意圖、計畫等等。

反思功能,或者說心智化的能力,就是使孩子能「解讀」他人的心意(Baron-Cohen 1995; Baron-Cohen, Tager-Flusberg, & Cohen 1993; Morton & Frith 1995),他人的行為也因此變得有意義而且可以預測。與他人相處的早期經驗讓孩子建構與組織了一套多重的自我─他人表徵。當他們更加了解他人的行為時,就能更有彈性地從這個多重系統中選擇要運用的表徵,並在特定的人際情境中做出最適當的回應。

反思功能(reflective function,簡稱RF)是一種能夠把心理歷程操作化的能力,這是個體學習「心智化」的必備能力──精神分析學派(Fonagy 1989; Fonagy, Edgcumbe, Moran, Kennedy, & Target 1993)與認知學派(例如Morton & Frith 1995)都有提到這樣的概念。反思功能或心智化是一種心理能力的展現,與自我表徵有著密切的關係(Fonagy & Target 1995, 1996; Target & Fonagy 1996),它同時涉及到自我反思與人際的部分,理想上能讓個體擁有發展良好的能力,得以區分出自己的內在感覺與外在現實,如此一來,個體就能藉由「假扮」的方式去應對心智功能中「現實」的部分,並在人際互動中擁有自己的心理與情感歷程。

在心理學當中還有另一種自我理論,也在論述這種人與人之間相互依賴且相互理解他人與自己的能力。庫利(Cooley 1912)指出:「那些使我們感到驕傲或羞恥的事,並不是出自於我們自身,而是因為我們能想像他人心中的情感,才會造成這些感受。」(p.153)因此從發展上來看,兒童在早期就具備了一種心理能力,能從他人的心理狀態中,得到自己狀態的回饋。孩子探索他人行為的意義,也可以說是試著標籤、尋找自己心理經驗意義的前兆。

自我組織是由情緒調節、衝動控制、自我監控,以及經驗到自我做為行動主體(self-agency)這些功能,如同積木一樣組合起來的,而理解他人與自己的能力可說是這些功能的根基。本書也將試圖追溯,個體究竟是在哪些階段學到反思或心智化的能力?這種能力是如何扎根於依附關係當中?與自我組織發展的關係又是什麼?還有它在情緒經驗當中的重要地位。在最後一章談到具有心智化的情感體會時,我們會再更詳細地討論此事。

shutterstock_1681317496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反思功能的概念出自於丹尼特(Dennett 1978, 1987, 1988)的論文,他認為人能運用三種位置(stances)來預測別人的行為,分別是:身體位置、構思位置與意圖位置。丹尼特以電腦與人類下棋的對弈程式來舉例:身體位置就是電腦設備本身的狀況;而構思位置是指這台電腦所擁有的知識,像是對弈程式的設計。當電腦開始下棋時,我們能推論電腦下一步的棋路,因為我們從中可看出電腦的信念(belief)與欲求(desire),而這就是意圖位置。丹尼特認為,這些預測電腦的方法同樣也可以預測人類行為──我們也可以像猜想電腦那樣,猜想他人在想些什麼。這便是一般心理學中「心智理論」的概念(Churchland 1986; Fodor 1987; Mele 1992)。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