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嬰兒為什麼會對你咯咯笑?研究:可能是年幼靈長類動物的「梳毛」行為

文:Yi-ching Kuai

會講話以前就會笑:科學家研究是嬰兒研究什麼讓嬰兒發笑

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聲音比嬰兒的笑聲更甜美。事實證明,為什物要讓嬰兒咯咯笑,麼會不一定需要跟引人注目的對咯玩具或是多好笑的笑話,根據每天都在研究「嬰幼兒為什麼笑」的咯笑英國研究員卡斯帕・阿迪曼(Caspar Addyman)所說,嬰兒的年幼笑點其實單純而深刻。

嬰兒在學會說話之前就先會笑,靈長類動因此,梳毛笑聲是行為探究人類如何體驗各種事情最早的線索。倫敦大學金匠學院發展心理學講師、嬰兒研究金匠學院嬰兒實驗室主任阿迪曼對此深感興趣。為什物他想研究嬰兒如何學習,麼會但與研究成人不同:「你不能問嬰兒問題、對咯要他們回答或按按鈕。咯笑」

嬰兒通常會在九到十二個月大時說出第一個字,年幼但研究發現孩子開始笑的時間比說話要早得多——三個月大就會發出笑聲了。阿迪曼雖然自己沒有孩子,但他受到了姐姐和外甥女開玩笑、母女倆樂呵呵的景象啟發,想要知道「有沒有可能透過笑聲了解嬰兒在想什麼」,因為如果不是因為嬰幼兒理解了什麼,他們就不可能笑。

「躲貓貓」笑果驚人

首先,阿迪曼收集了父母對嬰兒笑聲的觀察(研究範圍定為兩歲半以下的兒童),詢問以下問題:寶寶第一次笑是什麼時候?他們覺得什麼最有趣?什麼玩具和遊戲最能讓他們發笑?

來自全球62個國家(包括菲律賓、尚比亞、烏拉圭和澳洲)約1500位母親和父親響應,其中有些人還寄了短片。家長的回覆證實,嬰兒確實是在三個月左右時開始會發出笑聲,讓艾迪曼放下心中一塊大石。

最能讓嬰兒發笑的遊戲包括發出奇怪的聲音和玩玩偶,但有一種遊戲在全球嬰兒遊戲中,「笑果」獨冠群雄,讓世界各國的嬰兒都笑得美叮美噹,那就是——躲貓貓。一種成人用雙手遮住臉,然後打開雙手露出臉,也許露臉的同時配上誇張表情或聲音的簡單遊戲。阿迪曼對這個現象很感興趣。他認為這個遊戲影響力之大,並不僅僅在於驚喜的效果而已。

因為,雖然年紀小的嬰兒可能會認為對方躲在手後面時就是「變不見了」,所以對方再次出現時會被嚇得咯咯笑個不停;但對年齡較大的嬰兒——比如兩歲的孩子來說,他們沒有被騙到,卻還是覺得這個遊戲超好笑。

透過對學齡前兒童的實驗研究發現,激發人類如此早期就開始笑的關鍵因素在於「分享」。實驗中,阿迪曼觀察了兩歲半至四歲的兒童單獨、與另一個孩子一起,以及和一群人一起看搞笑卡通時的反應,結果兒童在與別的孩子一起看卡通時,笑聲是自己一個人看時的八倍,雖然孩子們表示卡通片本身在兩種情況下一樣好笑。

艾迪曼曾預估,孩子的笑聲會隨著更多人一起觀看而增加,但有趣的是,事實並非如此,孩子們在一群人中笑得和兩個人一起看時一樣多,表示笑不只是有感染力的反應,更是「向在場其他人發出的訊號」。他說:「他們笑的主要原因是為了傳達他們覺得這很好笑。」例如,當學齡前兒童獨自看卡通時,他們有時會環顧四周,並試圖在好笑的時刻確認研究人員的眼神。

shutterstock_1294052557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搔癢只適用於熟人

阿迪曼推測,用笑聲交流的需求,可能在我們作為一個物種的發展中深及根本。

進化生物學表明,人類會與其他人分享,因而產生歸屬感。雖然阿迪曼仍在企圖梳理,為什麼孩子會有對旁人展現自己看卡通看得很開心的需求,但他認為這可能跟牛津大學人類學家和靈長類動物學家羅賓・鄧巴(Robin Dunbar)提出的想法有關,即笑聲可能是用來代替年幼靈長類動物為彼此梳毛的行為。

「梳毛是一對一,一心一意地把時間都投資在別人身上。」他解釋梳毛讓團體成員間產生信任,同時創造社群意識。笑聲同樣難以造假,雖然不能同時為一群人梳毛,但可以一起笑、一起開心。

「這是你覺得環境輕鬆舒適時,真心發出的訊號。」阿迪曼說,從這個角度來看,一起開心既可以作為社交線索,也可以是社會凝聚力:笑聲讓人覺得有歸屬感。對成年人來說,笑聲是一種重要的社交互動,那麼「對嬰兒來說,笑聲的重要性會加倍,因為他們沒有那麼多其他的連結方式。」

如果躲貓貓失敗的話,還可以嘗試搔癢,但僅限於對認識的嬰兒。在搔癢的案例再次應證了歸屬感的重要性。阿迪曼的調查裡「什麼肯定會讓寶寶笑」這題,最常出現的答案就是搔癢。

雖然身體刺激是重要因素,但搔癢這個動作的社會背景更是如此。阿迪曼引用了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的研究,達爾文是最早研究兒童笑聲的科學家之一,他在1872年的著作《人和動物的情緒表達》(The Expression of the Emotions in Man and Animals)中寫道:「年幼的孩子,如果被一個陌生的男人搔癢,會害怕得尖叫。」

艾迪曼開玩笑說:「你可以想像達爾文出門,在維多利亞時代的公園裡證明自己的論點。一個留著鬍鬚的大個子奇怪的男人向你走來,不會是什麼令人愉快地體驗。」因為搔癢只對「嬰兒非常熟悉的人」適用。

用笑聲社交、獎勵成人的關注

那麼,究竟是什麼讓寶寶笑了呢?艾迪曼說:「一個字的回答是『人』。如果你想用一個詞來說,那就是『成人關注』或『人與人的連結』。」

以躲貓貓為例,與其他遊戲相比,躲貓貓是「純粹的社交互動——實際上重點在於眼神交流和與寶寶的連結。」 每個玩過躲貓貓的人都知道,如阿迪曼所說,這個遊戲的關鍵時刻是「你再次與他們四目相對、繼續進行遊戲,這件事本身即令人愉快,讓他們樂得發笑。」

笑聲是嬰兒分享和獎勵你長時間關注他們的方式。「他們是在和你談話。」嬰兒必須學習了解的核心事物是「他人」,而一起笑有助於他們了解你。最好的例子就是躲貓貓,嬰兒就算還不會說話也能理解、參與和享受對話。

新聞來源

  • Why babies laugh | Caspar Addyman | TEDxBratislava
  • Why I Study Laughing Babies(Psychology Today)
  • Meet a scientist with a most delightful job: He studies baby laughter(TED)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