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不識岳飛又如何?捨近求遠只會造成認同的悲劇——身在此、心在彼,裡外不是人

文:莊佳穎(臺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副教授)

「堯舜禹湯夏商周……」我可以一路背到民國。

很悲傷地,不識彼裡不只我,岳飛又何我的捨近整個世代、我前面的求遠所有世代和我後面的兩個世代,只要成績還可以的只會造成想要考上好學校的,在歷史的認同人第一堂課就要正確且牢牢地把這些中國朝代的順序熟記。同期搭配歷史科的劇身國文課本裡,還有讓憧憬愛情的此心少女哭得難捨難分、卻夾帶中國國族主義的〈林覺民與妻訣別書〉;地理課本裡,有早已不存在於中國的不識彼裡三十五省會地圖。

台灣在過去百年來被迫在日治時期繞道日本(讀日文、岳飛又何讀日本史)、捨近再在終戰之後繞道中國(讀中文、求遠讀中國史),只會造成幾經掙扎才得以在這些「大國」的夾縫中看到「卑微」的自己。在這個找到/找回自己的過程中,台灣社會歷經民主化,也透過大大小小的社會/政治/文化運動,才得以與自己、與這個世界展開激烈碰撞,逐漸理解那想像的他國畢竟不是自己身處的一切而幡然醒悟。

繞道其他國家學歷史,是捨近求遠的行為

主體性的打造本就是高度政治的過程,誰獲得權力就獲得詮釋權——也是政治學和社會學的ABC。然而重點是,這些被我們裝進腦袋裡的東西,哪個版本更能貼近我們去批判性地理解自身、和自己與這個世界的關係?

很顯然,繞道其他國家的歷史本身,是個捨近求遠的行為,不僅捨近求遠還會造成認同的悲劇——身在此、心在彼,裡外不是人。

過去黨國教育在台灣社會造就了多少這樣的長輩?有第一批才十幾歲便離開父母少妻被帶著來台灣、長眠於此卻在闔眼前還想著反攻大陸的老兵,或是之後那些出社會前只認識三十五省會,卻不知道雲林的下面是嘉義的年輕一點的「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又或是晚近在台灣享受健保,卻從敵國角度貼文謾罵這塊土地的黃安們。

這樣說吧,孫文和岳飛當然該教啊,那麼和中國宋代同一時期的日宋貿易,以及延伸而來的日本的平安時代到鎌倉時代,當然也該一併放入。

孫文_孫逸仙_孫中山_國父Photo Credit: Wei-Te Wong@Flickr CC BY SA 2.0

歷史教育的時間感當然重要,但是時間感不該只依循著中國的時間感,而是面向世界、多軸線的時間感。

但很可悲的,和我一樣老的人們的歷史時間感,可能都是圍繞在中國的時間感,如此單一,錯過了從多元角度看到世界發展的無限可能。

奇怪的歷史時間感:「因為隔壁那個誰誰誰幾歲,所以我今年幾歲」

2019年巴黎聖母院大火發生當時,有台灣記者直接以〈巴黎聖母院南宋就在,大火碎世人心〉為標題進行報導。或許本著體貼的善意,記者提供讀者中國歷史軸線,作為巴黎聖母院與當代時間距離的參照。寫報導的、看報導的台灣人完全無法覺察這理所當然裡的荒謬,正是台灣社會依附著中國歷史建造自身時間感的例證,更是歷史教育改革刻不容緩的證明。

如果你問一個人幾歲,他總是要先說「因為隔壁那個誰誰誰幾歲,所以我今年幾歲」,那你一定會覺得這個人完全沒有自己。

一個國家的歷史時間感,亦然。

希望以後可以越來越少聽到「1895年耶,那就是民國前16年耶」這樣的時間感換算句型。對台灣來說,1895那年,是台灣結束清治、短暫成立民主國、進入日治的變動劇烈的一年,也是(據歷史學家考證)因為法國為專心處理第二次馬達加斯加戰爭爆發,而無暇顧及其東亞利益,所以間接造成台灣民主國沒有任何國際奧援草草收場的一年。

台博館推新展 經典藏品說台灣故事(2)Photo Credit: 中央社

歷史的主軸關乎時間感,那麼,我們該打造屬於自己的時間感;讀歷史的核心精神是多方辯證,那就不要因為找到自己的過程很艱難,需要打破自己被建構起的那一套認識論,或是需要準備很多新的教材,就便宜行事地拿出幾個樣板人物,來評價現在的歷史教育。

老實說,台灣的年輕一代,比我們想像得要睿智多了。長輩們擔心他們不認識這些中國古人,年輕人還擔心長輩們一輩子都不認識自己啊。

延伸閱讀

  • 來自大學教學現場的反思:民主台灣所需的歷史教育?
  • 《課綱中的中國與東亞史》:從元、明、清歷史看「中國」的三重困境
  • 貢獻不輸岳飛的超級戰神:低調的南宋名將孟珙
  • 民進黨與國民黨從沒有如此契合過:英語+華語「雙語國家」背後的身分認同危機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