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關鍵專訪】高美館館長李玉玲談《泛・南・島藝術祭》:藝術文化似水延綿,在相遇與碰撞之後和解、復甦

來自海洋的關鍵高美館館召喚,在海上相遇

「一片汪洋大海裡:既然有我們所知道的專訪之後最巨大的哺乳類動物,說不定也有碩大無比的長李軟體動物和看起來叫人害怕的甲殼動物,如一百米長的玉玲藝術遇與大蝦,或二百噸重的談泛螃蟹! 為什麼不能有呢?」

——19世紀法國著名小說家、・南劇作家及詩人儒勒・凡爾納《海底兩萬里》

海洋的・島寬容與大度,具有包容萬千的祭藝堅韌,也有的術文水延浪捲四方的波瀾壯闊,自古以來是化似和解詩人、文學家、綿相藝術家,碰撞甚至是復甦許多云云眾生心裡靜謐的、沈穩的關鍵高美館館、或是專訪之後激昂的秘密之所。海洋的千姿百態幻化成紙張上自在優游的詞彙,或是畫框裡、鏡框下的永恆瞬間。

然而海水是湧動不止的,流動在時間此等看似虛幻卻十分真實的事物之中,宛如普魯斯特筆下的似水年華,也在文化與文化之間川流不息,成為相遇與碰撞的場所。

「河流永遠在流動,從《靜河流深》到這次的《泛・南・島藝術祭》,因為海洋的連結才會有這麼多異文化的相遇。文化相遇本是美好,可是因為奇風異俗帶來不理解,因此才有所謂的文化衝突,但是最終,我們希望能夠找到可以真正重啟對話的可能性,並以一種趨近的價值共存。而不是我了解你,我也尊重你的不同,但是我們繼續過著各自的生活」高美館館長暨展覽總策劃人李玉玲,以海水的流動,比喻館方期盼藉由《泛・南・島藝術祭》為社群帶來的意義。

李玉玲談高美館行政法人化後優勢Photo Credit: 中央社
李玉玲(左)

「我們提出了一個新的視角來關照所謂的現代性。而不是像後現代,也就是所謂的眾聲喧嘩,只有cacophony(雜音),但沒有symphony(和音)。當然大家都知道因為過往過度symphony(和音)產生了問題,但是過度的cacophony(雜音)也會產生另外的問題,就是那種只是(呈現各自的)差異性而已。」

透過《泛・南・島藝術祭》,高美館館方嘗試從海洋的視角,透過三個不同的主題將這些差異串起,促使來自不同文化的藝術家、藝術作品在海洋的召喚下再次相遇。

而高雄作為海港之都,成為凝聚眾人之力的場所,在海洋即是生活的狀態下讓藝術家與來館民眾用各種方式進行對話,激發共鳴。「我在帶導覽的時候,進一步跟觀眾描述作品細節時,大家就會開始回想海洋的流動,或是人乘著船遇到什麼樣的事情等,像是張致中的作品也會去訴諸搭船的身體感,或是去談太平洋不是一個很固著的概念……我覺得大家的共鳴是很強的。」展覽策展群成員之一,同時也是本展展務統籌的徐柏涵如是說。

在相遇與碰撞之後和解、復甦

貼合展覽的中心概念,《泛・南・島藝術祭》分成三個主題,即「從已知到未知」、「暗黑島嶼」以及「生生流轉」,強調的是三個人類文化上所經歷的過程:「相遇」、「碰撞」與「和解」。

展覽以日本藝術家杉本博司的作品《海景系列》作為開端,展示萬物初始的狀態下海洋的真實風貌。藝術家張致中的《海不平面》也在幽暗的展場燈光下,被投射在不同的大型布幕。

從天花板上垂吊而下的布幕,隨著展覽現場的流動隱約來回擺動,其所具備的不穩定性以及隨著人流而擺動的特性,促使觀眾透過身體感,在欣賞作品時感受那種「海看似是平的,但仍舊會來回震動」的狀態。

杉本博司〈海景系列〉Photo Credit: 王世邦攝影
杉本博司《海景系列》
張致中〈海不平面〉Photo Credit: 王世邦攝影
張致中《海不平面》

而在「暗黑島嶼」的主題之下,藝術家邱杰森、莫珊嵐創作的《雅加達事件簿》運用實際存在的物件與人物:《東印度水路誌》與荷蘭籍繪測員創造出一個充滿戲謔感的虛實世界。他們幾乎還原了當初殖民者抵達殖民地的狀態,然後透過反轉地球儀的陸地與海洋區域,來凸顯人們對海洋的依賴與刻板印象。

邱杰森_莫珊嵐〈雅加達事件簿〉(1)Photo Credit: 王世邦攝影
邱杰森&莫珊嵐《雅加達事件簿》

藝術家東冬・侯溫的作品《Hagay》也透過展現男性與女性、當代與傳統之間的對立,來辯證這個源自於太魯閣族族語的「hagay」與身分認同的關係。

本次展覽另一主題「生生流轉」中還有一件戶外作品,也就是建築師盧建銘的水系生態復甦計劃《南島原生與復甦行動》與藝術家劉哲安竹編作品《Tuturu ki Pusul》的結合。

致力於推廣原住民生活文化的盧建銘建築師,自李俊賢前館長時期就為高美館打造以海漂植物為標的的南島園區。在李玉玲館長的邀請之下,盧建銘建築師帶領原專班學生在高美館園區重新梳理後,恢復園區植物生態的多元性。藝術家劉哲安,則是將竹編等傳統手工技藝融入當代生活,創造出充滿延續性卻又不失創新的編制作品。

(鄭景陽提供)Photo Credit: 鄭景陽提供
盧建銘

「美術館與兩位老師合作也是因為在當初討論時,館長提出以『有機地景』的全新概念,透過植栽,重新為美術館園區導入文化生活與教育課程。」負責執行戶外展區的策展人員蔡佳文對「生生流轉」的含義進行更深層的註解。兩件作品不僅是傳統技法展現了全新的意象,更是象徵了大自然綿綿不絕的生命循環與生機盎然。

除了李玉玲館長以及館內策展團隊之外,館方也邀請了兩位來自紐西蘭的國際策展顧問,為展覽提供展示方面的建議。策展人們最終討論並邀請了23組藝術家,成為《泛・南・島藝術祭》的展覽內容。為了更好地呈現作品的樣貌以及作品所蘊含的複數意義,策展團隊在有限的場地空間裡,強化三大主題之間彼此的連結,同時兼顧作品的對話空間。

推廣活動-盧建銘說明鱧腸功用(高美館提供)Photo Credit: 高美館提供
推廣活動:盧建銘說明鱧腸功用。

在動盪不安之下,展覽如何再現風華?

從2019年開始,高美館的策展團隊便開始籌劃《泛・南・島藝術祭》的內容。他們以相關主題的論壇與工作坊作為起點,開始擬定執行的方向與展覽內容,並在之後陸續與參展藝術家接接洽,甚至是協助創作。而到了2020年,他們完成了前導概念本,也因爭取到中央補助而有機會進行戶外作品的籌備工作。

對於戶外園區的工作期程,執行人蔡佳文表示:「我們因為申請到中央補助而能夠開始整理戶外環境,在工程進行一個段落時,館長在裸土上仍舊有發現入侵種小苗,所以開始跟團隊一起討論,邀請藝術家前來進行環境營造的可能性,同時也希望這樣的創作模式能夠成為美術教育的一環,從美術館這邊擴散出去。因此館方在最後與擁有豐富經驗的盧建銘老師取得聯繫。」也就是說,戶外的園區工作先由盧老師開始,再進一步邀請劉哲安藝術家進行創作。

覆瓦狀莎草(攝影/李建霖)Photo Credit: 李建霖攝影
覆瓦狀莎草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