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红岛经济区宿流村“渔岛记忆”村史馆建成开馆

  中国山东网青岛4月28日讯(记者 姜婷) 4月26日,渔岛记忆春光明媚,红岛春意盎然,经济红岛经济区宿流村“渔岛记忆”村史馆开馆仪式在宿流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举行。区宿

  “为传承和保护历史文化,流村给后人留下更多的村史成开记忆,在各级的馆建馆大力支持下,村里建起了这个村史馆,渔岛记忆今天正式对外开放。红岛这个是经济咱全区第一个村史馆呢!”谈起村史馆,红岛街道宿流村党总支书记吕光胜一脸的区宿骄傲。村史馆正式对外开放成了宿流社区的流村大事,前来参观的村史成开居民络绎不绝,为红岛经济区文化工作再添新亮点。馆建馆

  宿流村“渔岛记忆”博物馆,渔岛记忆位于红岛街道宿流社区。2016年2月开始筹建,历时一年基本完成。馆内共收集藏品2003件,展陈面积500平方米,库房40平方米。馆内展出展品639件,挂件193件,照片80副。藏品全部来自于社区收集和居民捐赠。

  各式的渔业用具、渔船模型,手摇式纺车、斑驳的木制风箱、满布生活印迹的古老器具,从村史馆策划建设伊始,村里就开始积极搜集以前的老物件,整理各类资料图片,形成展陈资料10万余字……一件件物品承载着历史,一幅幅图片记录了进程,一处处实景浓缩着记忆。四个展区,以宿流先民的由来为切入点,系统还原宿流村世代以“渔”为生的奋斗历程,通过“新石器的余晖、古木渔船的发展诗画、百年渔民生活、唤醒渔岛捕鱼长歌”四大板块,配以实物、文字、图片、模拟场景等载体,全面展示村庄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不同时期的发展面貌。“像顺风凳、太平斧这些古老的渔民用具,我还知道,下一代年轻人就不知道了。这些东西展出来以后,在这里能了解祖辈的劳动生产和生活,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参观现场,宿流“渔岛记忆”博物馆馆长李知林告诉记者。“我们还聘请了几位专家,分了组,有分管实物的,有分管资料的,统筹协调,压茬进行,倒排工期,历时一年完成策划、建设、布展等全部任务。”宿流社区党总支书记吕光胜介绍。今后村史馆还将继续征集反映区域历史、民俗文化以及渔盐文明的各种实物展品,不断丰富其展馆内容。

  记住乡愁,故土情深,铭记历史,不忘初心,培育家国情怀,传承传统文化,发扬先民智慧,是该馆建设的核心和追求。通过宿流村渔岛记忆博物馆,能够让大家了解宿流、红岛、胶州湾乃至青岛的历史沿革、渔岛文化的演进历程,能够产生共鸣,能够增强中华民族复兴的文化自信,让您在参观展览的同时回忆旧时光,找到老味道,感受世世代代红岛人的心灵印记,体验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

  据了解,为让我们及后代记住这浓浓乡情、感受民俗之美、传承文化魅力,留住属于所有河套、红岛百姓的乡村记忆,2016年以来,红岛经济区启动了“文化寻根”工作,在35个社区全面开展文史资料征集、民间技艺挖掘及社区村史馆建设等工作。这不仅是为了留住历史根脉,发展和传承传统文化,也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近距离的了解、关注、支持、推动红岛经济区的建设与发展。今年,红岛经济区还将结合全域村庄改造做抓好全区社区村史展室建设工作,届时还将举办“村史展解说员大赛”,让更多群众参与村史保护、传承,动员全社会投身传统文化保护工作。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