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桃花源記》到底在寫什麼?(上):陶淵明認真講了鬼故事,而底色是無垠的絕望

今天聊聊國文課本裡沒教的桃花陶淵《桃花源記》。

歡迎蒞臨頒獎典禮,源記請各位用熱情的到底底色的絕掌聲歡迎今晚的得獎者《桃花源記》。它是麼上明認被國文課本長期包養的寵兒,古文榮譽代表,真講蟬聯入圍數十年,鬼故有幸成為台灣人的無垠望共同PTSD。伴隨而來的桃花陶淵桃花源症候群,不管性別年齡職業體重學歷長相和血型,源記沒有一個人可以免疫。到底底色的絕走到街上隨便抓個路人來問問,麼上明認你出上聯:「初極狹,真講纔通人」,鬼故馬上就有人能夠把下聯給你對上來:「復行數十步,無垠望豁然開朗」。桃花陶淵連綿傳唱,唾金咳玉,信手拈來的模樣,堪稱詞州盛宴,文章之邦。中華民國,好一塊古文樂土。

至於為什麼要讀《桃花源記》,甚至還得默寫,除了國文賞析上的標準答案,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好似忽然意識到打噴涕一定要閉眼睛一樣,從來都是如此的事,有什麼好質疑的呢?老師說要背下來,那就只能背下來嘍。

問題是這種背誦,背後的原理和ChatGPT別無二致,不過都是沒有意識的文本生成。親愛的,這不是品讀,更不是思想。好不容易背完《桃花源記》,考完試,喜提高分,然後呢?然後是把這些句子打入冷宮,如同對待失寵的妃嬪,皇上不愛了。除了條件反射一般的對句能力,桃花落紅芳菲盡,《桃花源記》喪失了一切存在的意義,在維根斯坦之海裡載浮載沉,墓前只剩下羅蘭巴特上星期帶來的鮮花。

應該說,《桃花源記》確實有它的獨到之處,也有入圍的資格,只悲評審小兒們麻瓜,讓站在頒獎台上聽著講評的陶淵明一臉尷尬。《桃花源記》真正最出色的地方,在於它很有可能是中華文明史上第一篇成熟的《聊齋》。陶淵明能夠把鬼故事講到讓人看不出來,可見功力之恐怖。

簡單來說,《桃花源記》是一個捕魚人誤打誤撞進到墳墓裡的故事。這座墳墓,代表的是先秦文明,埋葬的是陶淵明等魏晉知識份子對秩序禮制的懷念與對和平穩定的嚮往。仔細閱讀原文,光「初極狹,纔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一句,就能夠讓考古隊直呼內行。山有小口,爬進去,數十步的距離,正好是秦漢古墓裡甬道通往主墓室的距離,一般在十五至二十公尺左右。如果前者邏輯成立,那麼漁人之後「豁然開朗」的原因便不言自明:他走到主墓室了。相對甬道,主墓室自是「豁然開朗」。至於他在裡面遇到黃髮垂髫、佁然自樂的村民是從哪裡來的,各位可以自行發揮想像力。

關於講鬼故事,陶淵明是認真的

《桃花源記》從一開始就在給暗示。一個漁人,緣溪行,忽逢桃花林,而那座村莊就在桃花林盡頭的山裡。《淮南子・詮言》曾記載:「羿死於桃棓」。在這句話的旁邊,東漢許慎注曰:「棓,大杖,以桃木為之,以擊殺羿,由是以來鬼畏桃也」。由此可知,早在東漢,人們就已經有桃木可以避邪的概念了。

多元觀點 等你解鎖
付費加入TNL+會員, 獨家評論分析、資訊圖表立刻看 首月一元插圖149 元 / 月1490 元 / 年送 2 個月到期自動續訂,可隨時取消,詳情請見訂閱方案 查看訂閱方案 已是會員? 登入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