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Gene
非洲是胖胖人類祖先的原鄉,可是樹利對我們來說,在心理上似乎比其他大陸更遙遠和陌生,未亞物西物都甚至還有不少偏見、禮迭香歧視和誤解。瓜迷高粱
讀了「胖胖樹」王瑞閔這本台灣熱帶植物五部曲的葫蘆非洲篇——《利未亞的禮物:生活中的非洲植物誌:給大人的植物學,來自非洲大陸的咖啡植物學啟蒙》,才豁然開朗地發覺,⋯⋯原來各種各樣源自非洲的原來花草樹木,如西瓜、這植洲來迷迭香、從非茴香、胖胖月桂、樹利葫蘆、未亞物西物都咖啡、禮迭香高粱等等,早就生活在我們周遭,有些甚至已是我們老祖宗自古就很熟悉的——彷彿它們就原生於歐亞大陸。
《利未亞的禮物》是「胖胖樹」的第五本書,他的處女作《看不見的雨林:福爾摩沙雨林植物誌》就大受好評。之後第二本書《舌尖上的東協:東南亞美食與蔬果植物誌》與第三本書《悉達多的花園:佛系熱帶植物誌》分別於2019年與2020年出版。2021出版第四本著作《被遺忘的拉美:福爾摩沙懷舊植物誌:農村、童玩、青草巷,我從亞馬遜森林回來,追憶台灣鄉土植物的時光》。書名中的「利未亞」是明清時期華人認識世界的教科書《職方外紀》中對非洲的稱呼,而「禮物」指的是植物。
「胖胖樹」在《利未亞的禮物》中,融合植物學、生態學、歷史人文等知識,並且生動地引用了電影、小說、歌曲等大眾文化,讓我們對非洲植物有更全面的認識,連封面字體都參考非洲的藝術來設計。他在介紹非洲植物的多樣性時,不僅從植物的分類、形態、生理等角度進行介紹,還從非洲的氣候、地理等因素進行討論。以下就來談談這本好書中,記憶中印象最深的非洲植物吧。
西瓜(Citrullus lanatus)在許多文化中,與夏天緊密相連,西瓜含有豐富的水分和維生素,是夏季健康飲食的絕佳選擇,象徵著清涼和消暑,常常出現在夏季聚會和節日慶典中。許多阿宅的童年回憶中包括與家人一起享用西瓜的時光,這種經歷經常與家庭的溫馨和愉快的暑假時光相關聯。雖然西瓜起源於非洲,但它已經在全球範圍內廣泛種植和消費,成為了世界各地夏季飲食的一部分。
我在馬來西亞的舊家院子就種有西瓜,最近有個網路迷因圖把西瓜PS到樹上,可是種過西瓜的朋友都知道,西瓜是長在地上的,但我卻有朋友相信了那張圖。只不過,我們舊家院子的土質可能不太適合種植西瓜吧,那些西瓜不管我們在上面撒再多童子尿,再怎麼偎大邊都長不太好,只能當玩具玩,所以平時吃的,大多是從菜市場買的。
西瓜子常被用作家庭聚會和社交活動中的共享食物,象徵著團聚和歡樂。老實說,我是讀了《利未亞的禮物》,才知道原來春節期間常見的瓜子,是西瓜的種子。原來「胖胖樹」家和西瓜子有很深的淵源,瓜子的各種知識是信手拈來。其實,我一點也不喜歡嗑瓜子,因為總是不知道該怎麼適當地用力把殻裡頭的瓜子肉咬山來,不是一口把整顆瓜子咬爆,就是咬半天都咬不開,愈咬愈上火。
迷迭香(Salvia rosmarinus)也是另一種我誤會是來自歐洲的,因為迷迭香在西餐中是種廣泛使用的香草,用於增添肉類和蔬菜菜餚的風味。迷迭香自古以來在多種文化中被用作藥草和香料,在地中海地區特別受到重視,與該地區的烹飪和傳統緊密相連。在不同文化中,迷迭香象徵著記憶、愛情和忠誠。在某些傳統中,它被用於婚禮和葬禮,象徵著紀念和敬意。
我過去見過的迷迭香,是種在花盆中一小株的。我嘗試在台灣家中種過兩盆迷迭香,它們現在還在,只是都成了乾草在盆中屹立不搖。我到了美國加州戴維斯市念博士班時,發現我們校園中,有不少圍籬植物是迷迭香,才知道原來迷迭香是種灌木,可以長高到超過一公尺,做菜的時候在路邊就有無限量供應的迷迭香可用,可能是加州氣候和土壤太好了?在散步時和迷迭香圍籬擦身而過,全身都沾滿迷迭香的香氣,肚子餓的時候差點想把自己作成菜吃掉。
茴香(Foeniculum vulgare)和蒔蘿(Anethum graveolens)是另外廣泛用於烹飪的香草,各有獨特的香味和烹飪用途,我也原本以為它們來自歐洲,原來又是誤會。茴香味道稍微甜一些,常用於魚類和肉類料理;蒔蘿則味道清新,適合用於沙拉和湯料理。因為我口味頗重,很愛茴香的香味。大學時看了幾部法國電影,看到南法的阿宅到酒吧會點一種茴香酒來喝,覺得那是種很有法式品味的生活方式,就到來自法國的家樂福買了幾瓶回來當餐後酒喝。除了法國,地中海地區和一些歐洲國家如希臘、義大利、土耳其,也有製作和享用茴香酒的傳統。除了茴香,有些茴香酒中還可能包括其他香料和草藥,如茴香籽、薄荷、迷迭香等,以增強其風味,收集各地的茴香酒也是我的興趣愛好之一。
還有一個很希臘的植物是月桂樹(Laurus nobilis)。據傳古希臘神話中的太陽神阿波羅(Απόλλων,Apollō)愛上了美麗的女神達芙妮(Δάφνη,Dáphnē),但她拒絕了他的求愛並化作一棵月桂樹來逃避。心碎的阿波羅把月桂葉編織成冠戴在自己頭上,後來代表著榮耀和勝利。在古希臘,勝利者和詩人常被授予月桂冠,作為榮譽和成就的象徵,桂冠於是成了榮譽的代名詞。因此,我也一直以為月桂源自歐洲。月桂葉在台灣的烹飪中被用作香料,尤其是在燉煮肉類和湯類時,增添獨特的香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