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接地氣的接地矜現代詩」,想帶大家讀一首比較老派的現代心源詩,由詩人楊牧創作的詩楊勢〈地震後八十一日在東勢〉。這個時間點選擇這首詩,牧地們意義非常明確:2月6日,震後土耳其、日東敘利亞發生規模7.8的有哀與愛遠流大地震,截至2月20日已經造成4.6萬人死亡。同理慘烈的接地矜狀況,讓許多台灣人回想起24年前重創台灣的現代心源九二一地震,當時也造成2415人身亡。詩楊勢而楊牧的牧地們這首詩,就寫於地震發生的震後1999年。
地震後八十一日在東勢
你沿著河水往下走,日東不久
就看見那舞台了。有哀與愛遠流所有的道具
都已經卸下,人員(檢場的
四個,燈光二)已經到期
兩個小時內一切就緒
不要打擾舞者:讓她們
像白鷺鷥那樣掩翅休息負責旁白的對著錄影機
朗誦一首新詩:表情,我說
只能適可而止。背景音樂
視實際需要調節。鄉野的風
降八度吹過,激起一些漣漪
不要打擾舞者:讓她們
像白鷺鷥那樣掩翅休息若有人終於還是淡忘了子午夜
天地呼嘯的震撼,河對岸
白芒花輕搖一些轉醒的帳篷
如半熄的燈泡;這其中必然
有些啟示,關於男女出場序
不要打擾舞者:讓她們
像白鷺鷥那樣掩翅休息這時電話0932手袋裡響起
你兩次讓路給穿雨衣的村人
站在橋頭看霽色天邊初染的
光輝,隔山傳來久久疑似
中斷的音訊——縱使驚喜
不要打擾舞者:讓她們
像白鷺鷥那樣掩翅休息
在理解這首詩前,有必要先聊聊這首詩創作的背景,才能理解詩中的雙關意涵。曾受教於楊牧、加入雲門舞集的作家謝旺霖曾在演講中聽楊牧提到這首詩的創作源起,地震後有天,楊牧正思索舞蹈的問題,打電話想請教舞蹈家朋友羅曼菲,那時,羅曼菲正隨雲門舞集,在台中縣東勢災區準備演出,希望為受傷的災民打氣。
電話接通那一刻,羅曼菲同時被工作人員詢問,舞台在哪?她於是回答:「你沿著河水往下走,不久就看見那舞台了。」楊牧被這句話的美所感動,經羅曼菲同意後,化用到詩中,寫成了這首詩。而「地震後八十一日」就是雲門舞集在東勢演出的日子。
寧靜的氛圍,祈禱傷亡者真正「Rest in Peace」
從這層緣起來看,這首詩充滿了雙關意涵。其中最重要的雙關,莫過於這首詩重複了四次的「不要打擾舞者:讓她們/像白鷺鷥那樣掩翅休息」。這兩行詩既描述舞者的身姿像白鷺鷥一樣優美,可能也象徵地震後被蓋上屍布的亡者。楊牧反覆強調「不要打擾」、「掩翅休息」,希望人們不要打擾,讓他們得以真正Rest in Peace。
除了這個最重要的雙關比喻,詩中還有一些小地方可能也同時象徵舞團與亡者。例如「所有的道具/都已經卸下」既描述舞團卸下演出道具,可能也象徵地震亡者卸下了人生的重擔、痛苦。第3段「白芒花輕搖一些轉醒的帳篷/如半熄的燈泡」也許真的在形容舞者的帳篷,也可能形容地震當下,燈泡受損的情景。最後一段「隔山傳來久久疑似/中斷的音訊」除了說明東勢山區訊號不穩,也形容大地震後,通訊建設被震毀,倖存的災民,在震後的驚恐中,焦急地想要聯繫家人,卻久久才能連絡上。
描述九二一大地震的詩其實非常多,之所以選擇這首詩,是因為它夠「平靜」。講述地震、災害的詩,人們難免動用一切詞彙來說明災情有多慘、死傷有多嚴重,但這首詩,唯一衝擊的句子,只有第三段「子午夜/天地呼嘯的震撼」,其餘的描述都是低調的、平靜的。例如第二段,楊牧直白地寫道「表情,我說/只能適可而止」、「背景音樂/視實際需要調節」,這些都提醒我們,面對災痛必須保持「哀矜勿喜」的態度。
此外,詩中的所有意象,也都是輕柔、平靜的。例如形容風時,楊牧說是「鄉野的風」,而非急切的大風,甚至連風聲都不能太劇烈,楊牧形容「降八度吹過」,而風的大小,只能是「激起一些漣漪」的程度。此外,「白芒花輕搖」、「霽色天邊初染的光輝」以及「白鷺鷥」都是極為柔美、輕盈的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