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為避免汙名化有色人種 世衛將猴痘改名為「MPOX」

為了避免汙名化有色人種的為避疑慮,世界衛生組織(WHO)28日宣布,免汙名化名為將猴痘英文名稱由「monkeypox」改為「mpox」,有色並鼓勵大眾採用「mpox」一詞,人種以減少原名稱造成更多負面影響的世衛可能。

猴痘之所以得名,將猴是痘改因為1958年時,在丹麥的為避一隻研究用猴子身上發現這種病毒,故稱之「猴痘」(monkeypox),免汙名化名為不過在許多動物中都能發現這種病毒,有色並不限於猴子,人種最常見於囓齒動物。世衛而在人類方面,將猴猴痘最早出現在1970年的痘改剛果,之後就有人傳人的為避案例,分布在西、中部非洲國家,被認為是地方性流行傳染病。

而自5月初傳出猴痘以來,猴痘病毒迅速擴散,主要在男男性行為間傳播,全世界共有約8萬1107起感染病例和55起死亡案例,也因此讓不少公衛專家、LGBTQ+族群呼籲廢止「monkeypox」一稱。這些人認為,把這種病毒形容為「monkeypox」不精確,且涉及對非洲種族主義、同性性行為的刻板印象,對防疫應對無益。

世衛組織指出,今年稍早爆發猴痘疫情時,發現在網路上對於「monkeypox」一稱有種族主義和汙名化的疑慮,經由世界各地專家商討後,世衛決定以「mpox」作為原名的同義詞,並定位其為首要使用的術語。世衛補充,這兩個名稱會同時使用約1年,原名「monkeypox」會逐漸被淘汰。

責任編輯/王馨郁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