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又有新动向!首批4所疏解高校雄安校区全部开工建设|快讯
摘要:11月28日,雄安新区新动向首雄安校区首批疏解高校雄安校区集中开工动员会在河北雄安新区召开,疏解北京交通大学、高校北京科技大学、全部北京林业大学、开工快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4所高校雄安校区全部开工建设。建设 文/刘昱汝 11月28日,高校首批疏解高校雄安校区集中开工动员会在河北雄安新区召开,全部北京交通大学、开工快讯北京科技大学、建设北京林业大学、雄安新区新动向首雄安校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4所高校雄安校区全部开工建设。疏解 据悉,高校4所高校雄安校区开工建设,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的重要成果。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2年10月,首都教育官微发布消息称,雄安新区把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摆在重要位置,着力推进高校、医院等疏解项目落地。首批4所到雄安建立新校区的在京高校分别是: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北京林业大学。 据了解,4所高校均为教育部直属、“双一流”建设高校,其雄安校区主要位于雄安新区起步区第五组团北部,雄安校区的建设将显著提升学校办学条件,为学校在更高起点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据河北媒体今年3月报道,这四所进驻雄安新区的高校预计2025年完成一期工程,并于当年秋季对外招生,到2035年全部搬迁完毕。 事实上,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和高校办学用地不足的双重考虑下,越来越多的高校将目光投向雄安。 10月28日,雄安新区举办的“百所高校雄安行”活动上,为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创业,搭建高校与雄安新区企事业单位合作桥梁,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等150所高校与雄安新区签署共建引才工作站合作意向书,23个校企、校地产学研项目集中签约。 据中国雄安官网介绍,10月15日,清华大学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邱勇一行也赴雄安新区调研,并与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共同签署项目合作协议,携手推动校地合作协同创新,为雄安新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打造创新发展新引擎。 今年9月,雄安高校协同创新联盟成立大会在雄安新区举行。该联盟就是由首批4所疏解高校发起,邀请与四校特色优势紧密相关的30家企业、科研院所及河北部分高校参与。 据介绍,4所高校在雄安扎根,将为雄安新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发展提供高水平教育科技人才支撑。 编辑:徐芸茜
- 最近发表
-
- 消费环境高质量发展大会暨《反不正当竞争法》知识竞赛总决赛在深圳举行
- 澤倫斯基將二戰「勝利日」改為「歐洲日」,跳脫共產主義、納粹主義二選一的悲情歷史
- 【關鍵專訪】中研院研究員呂俊毅:「必要基因」可在演化中快速改變,打破過往學界認知
- 《MBTI 我,和我的使用說明書》:你從哪裡獲得能量?如何接收資訊?如何做決定與執行?
- 汕尾粉签、甘薯盆栽……“百变”陆丰甘薯受追捧
- 【罪行海洋 EP1】10分鐘海上殺戮影片瘋傳,當中的涉事船隻「屏新101號」船旗國是台灣
- 《愛爾蘭時報》刊登讀者投書AI生成文章,總編刪文道歉並示警人工智慧已對新聞產業構成挑戰
- 《驅動未來經濟的發明》:對A片的渴望,協助推動了對更快連線速度的追求
- 城建执笔 勾勒宜居新画卷_
- 完整指令教學:讓ChatGPT
- 随机阅读
-
- 进出口总额3302.4亿美元,中国如何成为阿拉伯国家最大贸易伙伴?
- 美國共和黨首場2024年總統大選辯論會:即使川普遭定罪,若獲提名多數對手仍將支持
- 《越自然越抗癌 清除癌細胞》:印度古儒吉淨化呼吸,四十天後必有奇蹟
- G7廣島峰會倒數,二戰後復興象徵「御好燒」成話題
- “零糖社交”渐成时尚 “Z世代”热衷把“糖”留给自己
- 【關鍵眼中盯】藍綠副手該選誰:「侯管配」破壞黨內團結?賴清德會打「美麗牌」嗎?
- 國民黨郭侯兩派角力,柯文哲:郭台銘對被徵召總統參選人有8成自信
- 《流水落花》深情中的留白美學,10個你可能沒注意的細節
- 北京市高招体检3月10日启动
- 朱家安:《人選之人》裡的性騷擾——為什麼戰犯是簡成力?
- 【小說】《SEVEN》選摘:我想著那美麗的妻子自慰,並與那英俊的丈夫交歡
- Google IO 2023懶人包:Pixel Fold折疊手機、Pixel Tablet平板、Pixel 7a、AI自創桌布,還有哪些厲害亮點?
- 螺旋藻银杏运动饮料研制及抗氧化性研究(三)
- 《越自然越抗癌 清除癌細胞》:我在學校當教授,未來竟然走靈療?
- 基輔稱一夜擊落俄羅斯6枚極音速飛彈,美援「愛國者防空系統」建功?
- 多倫多鐵路問題多:爆炸才上新聞、成為與多倫多陌生人聊天話題?
- 安徽黄山风景区接待游客创历史新高
- 【美劇】Netflix《怒嗆人生》:冤冤相報的「憤怒」,在發現「你和我是如此相像」後而救贖
- 柯秉逸「世界花式撞球大師賽」奪冠,台灣選手首度封王締造紀錄
- 俄烏戰爭+極端氣候,全球稻米產量面臨20年來最大短缺,衝擊全球35億主食為米飯的人口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