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寶可夢奇想生物學:寶可夢原始世界觀,與林奈《自然系統》三大分界其實相當雷同

文:胡哲明

我在台灣大學開設演化生物學課程超過10年,寶可寶上課時我會讓學生練習製作系譜樹。夢奇夢原一般的想生相當做法是選幾種常見生物(例如青蛙、老鼠、物學魚),始世根據其外形特徵來建構演化關係。界觀不過在學生多年求學的與林過程中,他們的奈自腦海裡多半已經烙印了鮮明的分類階級架構,不必使用分析方法也能畫出正確的然系系譜樹,導致學生寫作業時常會遺漏一些分析步驟。分界有感於此,其實大約10年前,雷同我開始想用一些另類的寶可寶方法來教學。

過去我在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就讀博士班時,夢奇夢原演化生物學老師用的想生相當教學方法是拿一盒舊螺絲釘,讓學生抽幾根釘子來觀察並進行分類分析,效果相當不錯,我們對釘子不會有先入為主的生物分類觀念,更能專注於練習譜系分析方法本身。

雖然每根螺絲釘各有特色,是學生實際演練的好材料,但當我在思索上課素材時,還是希望能找到更貼近生物的物件,於是我想到了長久以來相當受歡迎的動畫「寶可夢」(Pokemon,或譯為神奇寶貝、精靈寶可夢)。當時寶可夢已經有300種以上,如果讓整班學生隨機抽選,每人分四種都還綽綽有餘,且寶可夢多變複雜的外形需要學生審慎推敲,正好適合用來練習製作系譜樹。

有趣的是,寶可夢的物種豐富度隱隱和地球生物相呼應,許多寶可夢的特性與真實生物的生理、生態甚至演化概念也相當類似。在好奇心驅使下,我開始爬梳、蒐集許多關於寶可夢的資料,並與生物學知識互相印證。

我也發現像我這樣的狂熱份子其實不少,來自世界各地的「寶迷」認真整理了各種相關資料,甚至成立了百科全書式的網站,例如神奇寶貝百科(Bulbapedia)、The World of Pokemon,把每一種寶可夢都仔細歸納、加註說明,並且蒐集不同媒體上的相關報導。

寶可夢的原始世界觀

寶可夢最早是在1996年由日本任天堂公司在Game Boy平台上發行的一款遊戲,在該公司大力推動下,不管是電玩遊戲本身,還是衍生出的動漫、系列電影以及周邊商品等,一直深受大眾喜愛,並翻譯成多國語言,風行於全球數十個國家,是許多人的童年共同記憶。

寶可夢故事的構思源起,和作品創始人田尻智的童年生活有很大的關係。田尻智小時候常常到處搜集昆蟲,也會和朋友們交換不同的物種,長大後他在城市工作,總希望都市的小朋友也能享有這類樂趣,因而著手開發寶可夢。

最初遊戲所設定的四大要素:「蒐集」、「育成」、「對戰」、「交換」,也漸漸成為往後一些系列作品的主軸,玩家可以在遊戲或動畫世界裡蒐集各種寶可夢,並加以培育。2016年推出的手機遊戲Pokemon GO更是風靡全球,在各地形成千人追寶的社會奇景。

從第一代到第八代,寶可夢的種類已超過800種,分別存在於不同的世界。這些寶可夢大多發想自地球上的生物,包括動物、植物、真菌等,例如「古空棘魚」發想自腔棘魚、「烏波」發想自墨西哥鈍口螈。

但同時也有一些憑空想像出的生物,例如岩石類型、磁鐵類型,或者是具有「神性」的寶可夢;神性寶可夢的能力超越了我們一般對生物的認知,例如第四代出現造物主「阿爾宙斯」,也首次出現能控制時間的「帝牙盧卡」和能控制空間的「帕路奇亞」。

接著出現和思想意識相關的「亞克諾姆」(代表意志)、「由克希」(代表知識)以及「艾姆利多」(代表情感)等具有神性的角色。此外,目前也有超過20種「化石寶可夢」,其中許多發想自地球上已知的化石生物,包括類似奇蝦的「太古羽蟲」、類似菊石的「菊石獸」等。

綜觀寶可夢世界的這些基本設定,我們其實可以把此故事的宇宙觀視為一種類似神導創造論或演化創造論(theistic evolutionism)的說法:雖然有演化的事實,但是所有物種皆起始於單一「造物主」。

寶可夢的多樣性和分類大抵參照地球上的生物,不過在數量比例上有很大的差距。以前五代寶可夢為例,我針對340種寶可夢進行統計分析,有185種寶可夢歸類為脊索動物,其中哺乳動物佔了104種,其次為爬行動物,共有29種。

相對而言,真菌類寶可夢僅有兩種,植物類也只有16種。明顯地,哺乳動物的比例高於其他生物,這個情形某種程度上反映了真實世界中大多數人對生物的了解通常始於大型動物,或是和人類生活關係密切的貓、狗、齧齒類、鳥類等。

1Photo Credit: 胡哲明

有趣的是,寶可夢的基本分類架構和1735年瑞典學者林奈的著作《自然系統》(Systema Naturae)中的三大分界:動物界、植物界、礦物界,相當雷同。這本書是生物學名二名法的起點,書中列出動物界的六個綱:哺乳、鳥、兩生、魚、昆蟲、蠕蟲,幾乎都可以在寶可夢世界中找到相對應的分類群。換言之,寶可夢的多樣性和分類或多或少反映了人類對自然界生物最初的認知,其知識體系建構的脈絡有跡可循。

寶可夢「演化」vs. 生物學「演化」

由於寶可夢時常可在地球生物中找到對應,許多生物學上的性質或現象也會出現在故事裡,有些具有明顯的背景設定,有些則隱藏在角色本身的設計之中。

在寶可夢故事和遊戲中不斷出現「演化」或「進化」的設計,是寶可夢發展歷程上很重要的一環,但也容易造成知識的混淆。這個設計讓寶可夢的形態有更複雜的變化,同時強化了寶可夢與生俱來的能力,甚至賦予其新技能。然而這和我們所認知的生物演化(evolution)意涵並不同,絕不能混為一談。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