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瑞秋・赫茲博士(Rachel Herz,嗅覺效 Ph.D.)
歐洲人的濃厚體味來自清潔劑效能不佳
十九世紀期間,科學家興致勃勃地將所有事物分門別類,歐洲包括按照性別、濃厚年齡、體味種族、來自甚至髮色來歸納人體氣味。於清當時認為,潔劑黑褐色頭髮的不佳人體味濃烈,而金髮人體味似麝香。嗅覺效根據目前的歐洲文獻,沒有任何內容記載髮色與體味之間的濃厚關聯性,但有確實的體味證據指出,年齡、來自性別及種族與體味的於清某些一般特質有關。
比方說,潔劑亞洲人所具有的頂漿腺總數遠低於白種人,體毛也比較少。在這兩種因素的共同影響下,亞洲人的體味顯然就比歐洲人淡得多。
日本人類學家安達(Adachi)在其一九○三年出版的書籍諷刺寫道:「黃種人身上根本聞不到什麼!」另一方面,安達寫道,歐洲人的體味總是相當明顯,即使沐浴後也一樣,白種人的氣味簡直其臭無比。連知名的梵文性愛手冊《印度愛經》,也提及毛茸茸白種人的惡臭令人反胃。得知自己與生俱來的氣味讓人覺得作嘔,總是讓白種歐洲人大吃一驚,尤其他們如此習以為常於用體味證明自己的優越性。
在聲稱黑人與白人無法合作邁向文明世界的諸多主張中,歷久不衰的一個看法。
就是,黑人有種氣味讓白人聞了不舒服……白人一般認為,這個論點就是黑白兩族間不可能親近的決定性終極證據。
上文引自一九三七年出版的一本書,但這段論述忽略了上一世紀早就存在的,無法忍受體味的迂腐短見。即便今日,種族主義者仍厚顏無恥地利用人種的體味特質做為辯護藉口。前法國總理賈克・席哈克(Jacques Chirac)在企圖贏得「反移民」族群的選票時曾公開宣布,他與法國勞工們一致同感:「可不願忍受隔壁移民家庭的噪音及臭味,還不勞而獲社會福利。」對氣味的陌生伴隨著對「外來者」的陌生,而成為根深柢固的種族歧視及仇外情結。
不同種族群體之所以聞起來有所差異,許多原因其實與人種、基因、體毛或汗腺沒有任何干係。稍早在外分泌腺部分曾討論過,汗液會透露你的飲食,而偏好某些香料的料理文化也會在皮膚上洩底。
文化除了會暗藏各式各樣的食物氣味在汗液中,也會影響排除汗液的態度及技巧,這與個人衛生或社會階級的關係微乎其微。我曾在法國航空飛往巴黎的航程中,對機艙內飄來的一陣空氣大感震驚。那是一群富有的乘客,穿著華貴服飾,抹著名牌香水,卻臭氣薰天,有一股沒洗澡的濃厚氣味。
當我之後向一位體味化學家論及此事時,他解釋道,那並非缺乏沐浴,更不是一種時尚表現,而是法國清潔劑效能不佳,無法將汗液中的脂肪酸殘留物徹底從衣物消除。歐洲許多衣物清潔劑的組成成分,不能有效溶解脂肪酸的化學物質,而脂肪酸正是汗液中的氣味化學分子。
這代表的是,歐洲人即使在剛沖完澡後穿著洗好的衣服,仍可讓人聞到濃厚的體味。既然人會對自己的氣味習以為常,大多數人很可能就沒有察覺自己的這種「體味」。相較於歐洲社會,北美洲比較重視衣物除臭,當察覺不乾淨的氣味時也比較無法包涵。
氣味成了區分窮人與富人的標誌
除了為種族主義的偏執辯解外,體味始終被利用來合理化社會階級的分野。歐洲自中世紀以來一直到前不久為止,其實都將沐浴視為有礙健康。浸入水中會導致疾病的恐懼之所以如此根深柢固,是因為西歐在黑死病期間嚴禁沐浴。
一般認為將身體淋濕及沾滿肥皂是冒險的行徑,這會讓體表柔軟及潮濕,以致於無法抵抗四處瀰漫的不健康「臭氣」,而這種氣味被認為就是致病原因。當時大多數人能夠清洗自己的範圍,幾乎僅限於手、臉,以及偶爾能洗洗衣服而已。
但到了十九世紀初,這種態度開始轉變,尤其是在新世界。一八六○年人口達十七萬七千八百四十的波士頓,擁有三千九百一十個攜帶式澡盆,多半不具自來水和煤氣設備,卻已相當令人讚嘆,尤其對照當時紐約州首都奧巴尼只有十九個這種澡盆。
澡盆除了罕見外還不便宜,因此在同一時期,個人沐浴被視為財富的象徵,與貧窮無緣,也因此惡臭與芳香就成為區分窮人與富人的標誌了。從前阿西西的聖法蘭西斯(St. Francis of Assisi)宣稱泥土是神聖象徵的年代已逝,當時的倫理次序已經逆轉,如今無論什麼氣味,只要越明顯便被認為越低俗。
於二十世紀交替之際,窮人「聞起來不乾淨」的原因,除了勞力工作及無法負擔私人浴室外,他們狹窄的生活空間也意味著,擁擠住所內廚房、臥室及廁所的氣味容易混雜為一體。因此,氣味顯露出人的社會階級,並成為合理化某些最惡劣的階級主義偏見的藉口。
喬治・歐威爾在他一九三○年代晚期的著作中,就言簡意賅地指出:「西方階級區隔的實情,其實用六個醜陋的字就能歸結……下層階級發臭。」歐威爾接著解釋,這種氣味區隔是階級歧視下合理且無可避免的產物,雖然所謂的「發臭」明顯受文化背景及文化意涵的影響。歐威爾明白表示,令人厭惡的「下層階級氣味」並不必定是個人衛生不良所導致,因為即使最乾淨最使勁刷洗自己的佣人仍會發臭。
二十世紀初期鄙視的除了體味外,口氣也加入行列,成為社會階級區隔的可能原因,口腔除臭的商機也順勢而上。一八七○ 年代上市的李施德霖(Listerine),起初當成家用及醫療用的一般抗菌劑在銷售。但發明李施德霖的蘭伯特製藥公司(Lambert Pharmaceutical Company)於一九二○年嗅到新商機,因此將李施德霖重新研發成漱口水。
事實上,蘭伯特製藥公司在一九二一年還創造「口臭」(halitosis)這個新辭彙,做為口氣不佳的醫學定義。於此轉折之際,李施德霖不再重視醫療層面,開始將廣告主力放在嚇唬年輕及單身族群上,目的是逐漸洗腦,讓人們深陷妄想,以為沒有清新口氣的話就會招致悲慘的社交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