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工作初见成效 我国近海常能见到海马身影
“近几年,保护我国通过禁捕立法、工作国近宣传等,初见成效大力推进对海龙科鱼类的海常保护工作,生物资源群体恢复效果初见成效。到海目前在我国的马身深圳湾、北部湾、保护海南岛等附近海域,工作国近常能见到海龙科鱼类的初见成效身影。”5月18日,海常在广州举行的到海第四届世界海龙科生物学大会上,大会主席、马身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所林强研究员表示,保护希望通过此次会议,工作国近进一步明确国际海龙科鱼类研究与保护所面临的初见成效核心问题,强化国际同行之间的深入交流与合作。 世界海龙科鱼类大会以海龙、海马及其近缘物种为主要研究对象,旨在促进海龙科鱼类研究、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自2011年起,大会分别在葡萄牙、瑞典和美国等地举办,此次是首次在中国举行。来自全球24个国家的逾200名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参加了会议。 海马是研究海洋保护问题的旗舰物种,但海马在全球遭到过度捕捞,被用做传统医学中的药材、水族馆里的珍品或制作成纪念品。目前全世界大约有42种海马,已全部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相比其他国家,我国已在法律上明确规定海龙科生物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明确立法保护海龙科生物、禁止捕捞的国家。我国在海龙科生物资源多样性保护、养殖等方面的研究,已走在世界前列。”林强说。 我国近海具有丰富的海龙科鱼类资源。“海马有它自身的特殊性,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如果人类能把海马保护好,对其他海洋物种的保护也就能做好,这对保持我国南海生物多样性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林强呼吁,希望未来3—5年,在我国设立海马保护区,确保海马生物种群以及栖息地的生态健康。(记者 叶青 实习生 孙耀雄)保护工作初见成效 我国近海常能见到海马身影
编辑:汤晓雪 来源:科技日报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1-05-25 08:25:02 【字体:小 大】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斯洛伐克和歐盟將成立天然氣過境問題工作組 烏克蘭不參與
- 公积金贷款“一件事一次办” 在郑台湾同胞倍感温暖来称赞
- 日銀總裁植田和男的震撼彈仍餘波盪漾中!2方面觀察後續影響|天下雜誌
- 英國防部官員稱英國可能會向紅海派遣航母
- 再舞关税大棒!特朗普将对进口汽车征收25%左右关税_
- 2023,别错过“片尾彩蛋”
- “共绘两岸情一家亲”主题摄影巡展活动在成都茶店子街道举办
- 台湾首个搁浅蓝鲸标本修复三年后对外展出
- 不婚不育不睡觉,韩国人卷到靠打营养针续命?
- 第五届皖台高校科技文化交流论坛在淮南成功举办
- 殡葬专业课表“长这样”是一次科普
- 人民财评: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
- 福建省内旅客列车7月25日全部停运
- 两岸艺术家期待携手打造走向世界的华语舞台剧
- 台企台胞向青海地震灾区捐款捐物献爱心
- “共绘两岸情一家亲”主题摄影巡展活动在成都茶店子街道举办
- 福建厦门:核查处置黑豆豆浆粉等9批次不合格食品
- 台湾“去中国化”课纲被批,“未来可能不知道孙中山是谁”
- 香港时隔5年将再度举办新春花车巡游
- AI眼中的中国|千年古桥,传世名塔,古朴泉州风华正茂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