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台中捷運通車週年反思(上):只有開通綠線根本就是觀光列車,誰會想搭?

文:楊先驊(逢甲大學都市計畫與空間資訊學系三年級生、台中通車通綠部落客「老楊」主理人)

今年4月,捷運台中捷運通車屆滿周年——大眾運輸導向發展(TOD,週年 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開始納入台中空間規劃的範疇,台中終於開始進入捷運時代,反思是有開另一個運輸模式、規劃邏輯的線根開始。

三年前我剛來到台中,本觀面對中捷綠線這條綠色巨龍成形於文心路上時,光列某位退休教授的車誰一句話令我印象深刻,他說:「只有開通綠線根本就是會想觀光列車,好看而已啦!台中通車通綠」事實證明——台中捷運公司自從開通以來年年虧損,捷運今年底累積虧損上看新台幣22億,週年疫情恐造成虧損更加擴大,反思台中捷運的有開虧損責任在誰似乎也成為了大家關注的焦點,但是在虧損的背後又隱含了多少都市隱憂呢?

中捷綠線歷經了11年的風風雨雨,如果迎來的只是一個面子建設,而無法為城市帶來質量上的改變,那麼究竟是喜是悲?我們又要如何看待,甚至在未來要如何盼望改變。

一波三折的歷史與公路系統的競合關係

台中的捷運規劃肇始於1990年代,當時恰逢台灣公共建設預算互相擠壓、鐵路建設戒急用忍的風氣及金融衰退等原因使進度不斷推遲。

然而,同時期規劃的高雄捷運早已於2008年通車,台中捷運卻於2009年才牛步施工。2010年以來台中市經濟快速成長,卻在同年因為捷運自償率過低,被交通部否決了捷運藍線規劃案。重點標註:「綠線過了,藍線卡住了。」雙十路網無法成型,似乎注定了台中人空等11年捷運時代來臨的悲慘命運,台灣大道依然塞著、綠線運量持續慘著。

2017年3月22日,台中捷運公司第一任董事長蔡岡廷於議會進行專案報告。針對蔡岡廷學經歷及專業背景,議員黃馨慧質疑:

「市府借調不具有軌道交通專業的景觀休憩學者擔任董事長,議座認為將重要千億工程,交給沒有交通專業的董事長執行,質疑其專業性。」

看完上述歷史資料我不禁反問:捷運不只是交通建設吧?台中捷運整整蓋了11年,難道大家單純地認為綠線開通就能解決所有問題嗎?拜託,捷運不是萬靈丹!一整串的配套措施才能改變交通習慣,需要的是更加重視整體規劃邏輯,而不是僅靠一項公共建設,就想改變台中人的交通習慣、解決都市交通課題。

台中市汽、機車數量分居全台第一、第三,設籍於台中市的汽車共110萬輛、機車共有178萬輛,換算平均每戶就有1.1輛汽車及1.76輛機車。台中「陽光明媚不常下雨,經常無視颱風登陸」的地理特性,及高快速道路系統的加持下,使公路的便利性高下立判;反觀公車路網繞行範圍廣、耗費用時長、班次不夠密集、加上「豪爽」的行車風格,總是令人望而卻步。

pic作者提供
台中公車kuso梗圖

誰來貢獻運大眾運輸運量?上車後要坐去哪?

台北捷運的成功絕對不是一朝一夕而成,而是依靠便捷的大眾運輸系統加持,以及習慣的養成與氣候的使然。

試問如果今天看到天氣預報下雨,在台北你會選擇騎車還是捷運呢?倘若轉運順暢、旅行時間相距不遠,我們才會有使用大眾運輸系統的動機;但是在台中,文心路不僅途經學校稀少,更不是台中人的主要通勤幹道,僅仰賴高鐵族與假日遊客,自然運量低迷。大眾運輸應該落實在市民生活的每一天,要以在地居民為主體,並且完善都市機能,才是其精隨所在。

pic_jpg作者繪製提供
中捷綠線及台鐵捷運化場站周圍500公尺與學校位置關係

見上圖,透過分析可以發現中捷綠線行經的高中職以上學校包括:「明道中學、中山醫大、興大附農二校區、文華高中」然後呢?啪!沒了!就這四間——約8000人的明道中學、7000人的中山醫大、本校區在後站的興大附農、2000人的文華高中,最樂觀估計搭乘捷運的學生人數也就頂多17000人,不能再多。

轉乘機制牛步上線,如何營造友善轉乘?

接下來我們要想第二個問題:上了捷運後,他們要去哪?

如果是補習班的話,補習班最高的聚集地在一中街,就跟興大附農二校區與本校區的關係一樣——根本用不到中捷綠線!就算上述學生有17000千人,又有多少學生會使用中捷通勤?又有哪些原因導致搭乘意願不高?

在2020年的新聞報導,標題寫著「烏日明道中學校長號召搭捷運 學生盼快設iBike站」。明道中學上下學時最多達147輛校車同時進出,導致空氣汙染及交通擁擠,但距離學校最近的九德捷運站,步行也需700公尺,用時約9分鐘,雖已在通車後設置好iBike2.0,但台中的交通環境對於非汽車使用者而言,始終令人不敢恭維。

提供低碳運具在都市通行的優先權與安全保障,絕對是未來重要的市政目標。前述曾提到台中擁有全國第一的汽車數,以及全國第三的機車數——其中機車既是慢車、也是快車,自行車與機車間的複雜關係始終在台中得不到釐清,因此自行車專用道也註定很難落實。

台中市自行車道目前共83條,長度為651.04公里,休閒型自行車道共計65條,長度為604.34公里,台中市iBike2.0系統站點也在3月底突破1000站,現已達1054站。

但讀到這你發現了嗎?台中市區除文心路外,幾乎未再增設自行車道,台中市的自行車道有93%都是休閒型,言下之意即是台中市區內雖增加了一堆自行車租借點,但自行車道遠在千里之外,想騎自行車道嗎?請遠離市區!在市區請乖乖與汽機車爭道、或是騎在人行道、騎樓與行人爭道,見下圖更可一目了然台中市區可憐的自行車道分布。

捷運絕對不只是交通建設,更是全盤的空間規劃

以往我們在台北搭乘捷運的經驗是這樣的——出了站之後就是商圈、地下街,再不然也能透過轉乘公車、U-Bike,抑或是步行前往目的地,因此捷運場站的聯合開發,與周圍的空間設計成為了重要的課題項目之一。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