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解讀拜習會:相較於解決問題,這場對話在「預防美中衝突」上更有效果

太平洋彼岸的解讀較於解決拜習會結束,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稱該會談「有實質進展」,拜習再加上拜習會中的會相台灣部分,拜登態度態度較溫和,問題導致許多評論認為美中關係將朝友好發展,這場擔憂台美關係恐下降,對話甚至造成台灣國際重要性下降。預防有效

筆者認為美中與台美關係雖有一定的美中連動性,但也不全然完全直接影響。衝突針對前者,上更緩和不等於美中友好,解讀較於解決較和緩的拜習美中關係與區域穩定,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台灣經貿發展;相較而言,會相美中友好確實可能導致投資機會向中國回流對台灣較不利,問題然而筆者不認為美中正朝向友好方向邁進,這場也難朝友好邁進。

至於後者,拜登的對台政策有待進一步觀察,待以另一篇文章分析。本篇,筆者將基於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國際關係教授凱強(Charles Kupchan)的重要著作《化敵為友:穩定和平的源頭》(How Enemies Become Friends: The Sources of Stable Peace),解釋為何美中難以朝向友好邁進。

美中缺乏建立和平友好關係要素

《化敵為友》一書分析國際關係上重大「化敵為友」的成功與失敗案例,歸納關係轉化的必要條件。作者凱強點出建立穩定和平的順序進程為:(一)單方面遷就(Unilateral Accommodation)、(二)相互約束(Reciprocal Restraint)、(三)社會融合(Societal Integration)、(四)論述產生(Narrative Generation)。

在這些條件進程中,並非有一就有二,而是有賴重要領導人的推動、雙向持續的誠意展現,更重要的是,在當下的國際環境中,選擇建立友好關係必須符合兩國的國家利益。若從以上進程觀看美中關係可以發現,兩國不僅連第一關「單方面遷就」都尚未觸及,在重要領導人、誠意、國際環境與國家利益等周邊條件上,也並未形塑。

所謂的「單方面遷就」可理解為其中一方特意放低姿態遞出橄欖枝。在此次的拜習會前,美國已長期尋求與中國對話、降低風險的機會,尤其是軍事層級對話。然而外交對話先是在今(2023)年2月因間諜氣球泡湯,隨後美國國防部長奧斯丁(Lloyd Austin)6月在香格里拉會議前尋求與中國防長李尚福對話又遭回絕。

雖後續有美國商務部長、財政部長以及國務卿相繼訪中,美中航班也公告增加,中國外交前部長王毅更赴美為拜習會鋪路,但過程中都可以看到許多中方「小動作」,包括降低接待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的官員層級,或是在白宮證實拜習會後,遲遲不確認習近平是否訪美。在經過一連串的小動作與等待後,可以觀察到美國各界漸漸失去耐性,美國智庫與學界有更多聲音反對美國積極尋求與中國對話,並多有評論指出「中國比美國需要這場會談」,建議美國不要貼中國冷屁股。

多元觀點 等你解鎖
付費加入TNL+會員, 獨家評論分析、資訊圖表立刻看 首月一元插圖149 元 / 月1490 元 / 年送 2 個月到期自動續訂,可隨時取消,詳情請見訂閱方案 查看訂閱方案 已是會員? 登入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