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從小燈泡事件到屏東挖眼案,推動《精神衛生法》修法是跨出社會正義的第一步

文:劉永聖

「屏東挖眼案」嫌犯於本(11)月4日從醫院出院,從小出社向屏東地院提出聲押,燈泡到屏東挖第步獲得法院裁定羈押。事件於9月26日發生震驚全台的眼案義「屏東挖眼案」,嫌犯用最其兇殘的推動方式徒手「挖掘」超商店員的雙眼,最後差點造成店員雙眼失明,精神引起社會大眾的衛生不安,由於嫌犯列屬為精神疾病患者,法修法跨在判決上可能會有所疑慮。會正

然而,從小出社根據《刑法》第19條第1項,燈泡到屏東挖第步若行為時偶精神障礙或心智欠缺,事件以至於不能辨識控制力道的眼案義強弱,就屬無責任能力而不罰,推動以無罪判決。精神但這樣的判決真的公平嗎?根據法律的規定只能將其嫌犯強制監護,而監護最長時間只能5年,時間一到,治療還沒完全,人又重回到社會之中,大眾的恐懼感反而日益漸增。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這時我們該思考台灣的刑法是否有重新審視並修法的必要?

只要兇嫌有精神疾病,真的就可以不用死刑嗎?

我們在大部分的兇殺社會案件中,在一審判決的過程中,都會進行兇嫌的精神障礙鑑定,藉此判斷兇嫌是否有正常的辨識能力。不過,只要是有精神障礙的疾病就能夠減刑抑或是免刑嗎?精神疾病有很多種分類,或許真正影響的兇嫌犯案的動機不是疾病的緣故,而是兇嫌對這社會有著很大的怨懟,才引發各種人倫慘案的發生。

然而,在大眾媒體和輿論的討論下,以及廢死聯盟和兩公約的綑綁,患有精神障礙不得判死且可以減刑。律師蘇文俊就曾經解釋過:「一般人普遍對於精神障礙等於不能判死刑這個想法就會越來越根深蒂固,所以只要是重大刑事案件,開始就會模仿這樣的辯護手段來為自己辯護」,讓「精神疾病」漸漸有了保護色的效果。

重回五年前「小燈泡」事件,社會正義真正實現了嗎?

追溯於2016年3月28日在內湖發生血腥殺童案,兇嫌當著媽媽的面將年僅4歲的女童殘忍割頭。相同地,在一審過程中,檢方認定兇嫌並無任何精神障礙以致無法辨識其行為違法。大多認為兇嫌的犯案動機是有目的性的,而不是因精神障礙的緣故,且控制能力、辨識能力都與一般人無異。

然而,兇嫌因為有罹患思覺失調症,根據《刑法》第19條規定以及國內法兩公約中,不得對精神障礙者處以死刑。因此,無法判處死刑,在三審宣判處以無期徒刑定讞。這也導致無法落實一命還一命的結局,也無法彌補受害者親人之間的傷痛,更讓社會大眾無法接受這樣的事實。

今日的放縱,明日的案件將會無限上綱重演

「精神疾病(psychosis),又稱精神病,或稱心理疾患(mental disorder),是指可導致病患顯著困擾或功能損害的行為或心理模式」,這是對精神患者字面上的翻譯。而當我們從根源去理解一個嫌犯為何會做出傷天害理的事,多半和他的家庭背景是有相關的。

一個家庭對於一個孩子缺乏關愛,讓孩子對這社會充滿低沉的報負,最後對這社會是毫無期待的。而部分父母發現孩子本身有這些傾向後,不立即的進行治療,反而是以「自然就會好」的古板想法,最後悲劇發生時,也後悔莫及了。

情緒勒索已成常態,更多的是要「關心」

根據衛福部109年的調查,台灣一年中因精神疾病就診高達280萬人。而我尋思著這樣的數字:「這數字是如此的龐大」,內心是如此的震撼。或許我們走在路上看到一個平凡無奇的陌生人,其實他身上是有精神疾病的,而他正努力的控制且定期接受治療。

然而,部分的精神患者會藉由自己的疾病來勒索自己的家人或朋友,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就以死相逼,讓他的家人和朋友活在恐懼之中,然而他們也不知從何處得到幫助。但如果我們去思考其中,這些患者只不過是想獲得一般人的正常生活,但心態扭曲之下,這些都被拋之腦後,而這也是為什麼家庭悲劇總是發生在社會上。

《精神衛生法》推動修法草案,跨出社會正義的第一步

《精神衛生法》的精神在於「保護及照顧失能精神疾病病人,預防及治療精神疾病,並以保障病人權益為主要目的」。近期因為太多社會案件的發生,讓受害者家屬常常求償無門,只因為加害者患有精神障礙而受到法律的庇護。但是,受害者的權益由誰來守護?不少網友認為,對精神障礙的標準界定要有所更動,才能夠讓受害者家屬不被受到侵害。慶幸的是,立委日前推動《精神衛生法》修法草案,針對此法是否有留存的必要性?以及強制就醫的條件是否要放寬,讓精神疾病能夠接受社會的幫助。然而做這些法案的修正,更多的是要讓憾事的發生機率降低。

「不要邊緣化精神病患者!」協助他們重回社會的懷抱

現階段的我們可以為這個社會做些什麼?或許我們可以推動關懷精神患者的公益活動,更多的是要讓他們知道這社會不會因為他們患有疾病而被邊緣化。而我們也可以投入較多的關注在這方面的訊息,我們都是在這座島上的一份子,就該多關心社會上弱勢的族群們。而我認為:「精神病其實不恐怖,恐怖的是沒有接受正當的治療。」協助患者得到適當的幫助,才是遏止社會慘案一再發生的解藥。

延伸閱讀:

  • 媒體影響力足以殺死許多精神病患,如何斷開「思覺失調症」與「殺人案」的不當連結?
  • 台鐵殺警案:「公平世界」的信念被摧毀,我們該如何復原?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