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读减分录取政策尤需公平合理
录取政策关系众多中考生及其家庭的中考政策切身利益,尤需科学合理。复读 中考将至,减分各地陆续出台了2024年中考招生政策。尤需有媒体注意到,公平不少地方的合理中考招生文件列明,非应届初中毕业生报考普通高中,中考政策中考成绩扣减一定分数后再参加录取。复读 比如,减分江苏淮安减10分、尤需常州减30分,公平北京减5分,合理福建厦门减40分等。中考政策有地方规定非应届考生不得填报省、复读市示范高中志愿,减分有地方则禁止中考非应届生复读。 对非应届初中毕业生扣减分数再进行录取,或进行其他限制,有人觉得是对非应届初中毕业生的一种教育不公,有人却认为反倒是一种教育公平,舆论场存在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 非应届毕业生再次进行中考,多是因为没能考上高中,而他们或自己不想、或在家长要求下,也未就读职业类学校,最后选择复读,再次参加中考。但他们比应届毕业生多了一年学习时间,相比之下更有竞争优势。而一些地方的高中教育资源有限,甚至紧缺,如果不对复读有所限制,对应届毕业生来说,就不够公平。 所以,相比完全禁止非应届生复读或参加中考,中考复读减分录取显然更为合理与公平,既能够让两届考生在相对公平的基础上竞争,附加录取条件也有利于引导非应届生流向职业类学校。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坚持职普比例大体相当,适度扩大中职招生规模。但仍有很多学生并不愿意就读职校,一些没能考上普通高中的学生为此选择复读。这无疑加剧了中考竞争,让中考变得越来越卷。 因此,中考非应届生报考普通高中减分录取的做法并没问题。问题在于,各地在减多少分问题上并不统一,比如北京减5分、福建厦门减40分,就差别甚大。 这就难免让人有所疑问:各地制定减分政策的依据为何?具体减这么多分的合理性何在? 对此,各地宜有相应的解释说明。毕竟,录取政策关系众多中考生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各地制定减分政策,也有必要广泛征求民意,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开门问计、科学决策,让科学合理的减分政策更好地平衡与安放两届考生的权益。 而要鼓励更多初中毕业生选择职校,避免扎堆去普通高中,关键还要破除唯分数、唯学历的评价体系,逐渐改变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偏见与歧视,让职业教育不再“低人一等”。 如果能让广大学子不管是选择职业教育还是普通教育,都有光明的前途,初中毕业生扎堆复读考高中的问题,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过氧化氢溶液标准物质:高纯度校准,氧化反应实验必备
- 工信部:警惕利用“携号转网”诈骗
- “抗菌内衣裤”真的有效吗?我们测评了50个品牌告诉你
- 一纸合同下的“暗礁”——未成年人校外培训如何避“坑”维权?
- 2024国考补录5月8日起可报名,计划招录3911人
- 安徽破获销售额近5亿元特大网络传销案
- 隐形眼镜及其护理产品消费警示
- 关于取消旅行社经营出境旅游业务、注销旅行社业务的公告
- 考研初试命题应兼顾公平与特色
- 非法销售假包获利5万雷霆攻势下投案自首
- 我国拟建立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
- 民政部等部门联合揭露涉老诈骗四大套路
- 浙江温岭开展“小小食安体验官•暑期食安研学半日营”活动
- 水管破裂,万元水费难住业主
- 21岁女导游诈骗游客100多万
- 租赁长租公寓警惕消费贷陷阱
- 俄媒:扎波羅熱核電站遭烏軍無人機襲擊
- 海关总署关于进口埃塞俄比亚绿豆检验检疫要求的公告
- 我国拟建立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
- 对违规APP不能止于下架整改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