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我們都在吃、喝、吸著塑膠料,連嬰兒最安全的胎盤也發現「塑膠微粒」

上個月看到一篇科學研究,們都科學家第一次在人類的吃喝胎盤內,發現了塑膠微粒(micro plastics),吸著現塑我嚇到了!塑膠連嬰兒最安全的料連粒胎盤也出現了「塑膠料」,非常令人憂心。嬰兒也發

來自義大利(港稱「意大利」)的最安研究人員,首次在人類胎盤中發現「塑膠微粒」,胎盤在這篇研究。膠微參與的們都六位女性受試者,有四位的吃喝胎盤(包括母體側、胎兒側和絨毛膜)檢測到塑膠微粒。吸著現塑經過進一步成分分析,塑膠這些塑膠微粒來源可自我們生活中的料連粒用品,例如包裝材料、嬰兒也發手提袋、地毯或人造塗料。

早期的塑膠微粒研究

我之前才在閱讀人類的糞便裡找到塑膠微粒的研究,已經感到困擾。這是早在2018年,維也納大學的研究團隊在人類的糞便樣本中,發現了塑膠微粒。

研究人員進一步在歐洲和亞洲國家中找到8位志願者,這些志願者,得詳細報告了自己一周內的飲食狀況。結果他們每個人的糞便樣本內,都發現了塑膠微粒,證明人類吃的「塑膠料」,確實會進入人體的消化腸道,才能夠透過糞便一起排泄出來。

研究人員發現能夠排出體外糞便的塑膠微粒,其顆粒比較大顆,而小一點的顆粒,就能夠穿過肺和腸的上皮屏障。顆粒直徑越小,吸收效率就越高。小於10μm的塑膠微粒可以從腸道系統,進入淋巴和循環系統,造成全身暴露的影響;而更小的塑膠微粒(<0.1μm)甚至可以進入大腦。

存留在人體內的塑膠微粒,可能引起多種方面的生物學效應,包括氧化應激、細胞因子分泌增多、細胞損傷、炎症和免疫反應、DNA損傷以及神經毒性。還有不能忽略這些塑膠微顆粒,可能攜帶化學毒性物質。

我們都在吃、喝、吸著塑膠原料

古代人類都因水源、食鹽而打仗,我今天就單純整理日常生活中的吃喝開始吧。

  • 吃下的塑膠料

由於我們地球上的海洋早就被塑膠材質污染了,隨著海洋污染日漸嚴重,海鹽也被增添了不少「塑膠佐料」。當然鹽不只有海洋有,還有來自湖泊、地下水的湖鹽或井鹽、岩鹽,其實處處都有塑膠料。

研究人員曾經發現平均每千克的海鹽中,含有550-681粒塑膠纖維、碎片或顆粒,海鹽的塑膠微粒濃度是湖鹽的3倍,更是岩鹽、井鹽的7倍。

在所有鹽份樣品中,找到的塑膠微粒直徑在45μm-4.3mm之間,體積大多<200μm,這些是我們肉眼完全不能發現的汙染。我們將這些塑膠碎片,跟隨著食鹽一起吃下,大顆粒的就從冀便排出體外,小顆粒的就進入血管和細胞內。

  • 喝下的塑膠料

我們中國人喜歡喝茶,茶包的發明,也讓現代人喝茶變得更加方便。而泡茶當然需要用熱水,高溫熱水下,一些製作成茶包的食品級塑膠料,有可能因此泡出有害物質,這當中當然包括了塑膠微粒。

研究人員將沒有經過熱水沖泡的塑膠材料的茶包放大3000倍,可以看到光滑的纖維表面上,附著了很多形狀不規則的微小顆粒。

但是將茶包在攝氏95℃熱水中浸泡五分鐘之後,附著的不規則小顆粒已經盡數消失,纖維表面卻出現了很多凹陷和刮痕。

es9b02540_0004圖片來源:Plastic Teabags Release Billions of Microparticles and Nanoparticles into Tea

數以萬計的塑膠碎片,和熱水融為一體。一杯熱茶裡不僅有茶多酚和蛋白質,還有多了大約116億個直徑100nm-5mm塑膠微粒,和31億個直徑 ≤ 100nm的奈米塑膠微粒。

研究人員進一步估算,每杯茶中混有塑膠微粒重量大約為16μg。如果依成人每天飲用2-5杯茶、若有有1.59億飲茶人口來計算,那麼每年由泡茶產生的塑膠微粒就有1.9至4.6噸。

  • 吸入的塑膠料

英國研究評估四個城市的地方居民,吸收空氣中傾洩而下的塑膠微粒污染物的量,記錄到塑膠微粒沉積最嚴重的城市是英國倫敦。

這篇硏究刊登於《國際環境》(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期刊。研究人員在倫敦市中心,一棟九層樓的建物屋頂蒐集飄落的塑膠微粒,在全部8個樣本裡都有發現。沉積率從每天每平方公尺575顆粒,到1008顆粒不等,且從中確認出15種不同的塑膠料。

大部分的塑膠料是壓克力纖維,極可能都來自人們的衣服。倫敦的塑膠微粒沉積率是中國法國巴黎的七倍、德國漢堡的三倍。

在倫敦採集到的塑膠微粒介於0.02毫米至0.5毫米之間,這些微粒大到在吸入時會停留在呼吸道,並順著唾液被吞入。更小的粒子會被吸入肺部和血液,對健康造成最大的潛在危害。

癌症,哪可能會消失?

到了2025年,將有三公噸魚吃下了一噸塑膠微粒,而我們人類繼續吃下海鮮。我們中國字「癌」,就是告知我們大家:「吃」一張口,「喝」一張口,「吸」又一口,三個「口」堆積如「山」則成「癌」病。

常常被病人問:不抽煙、不喝酒、無不良習慣,怎麼可能得癌?我們所謂的專家學者喜歡推給「基因」。常常被病人問:科技愈進步,醫療愈先進,癌症怎麼不是愈來愈少,反而愈來愈多?我們很聰明的,又再次推給「基因」。

你説,人類真的是萬物之靈嗎?我們的飲用水裡愈來愈容易發現塑膠微粒,全球可說是沒有一個地方,未被塑膠污染。這是人類喪鐘前夕,我們都拿什麼來照顧我們的下一代?

除了餵食我們的子女塑膠材料長大,然後繼續罹癌人數又增加n倍,我們耗損有限的醫療資源,在我們未有行動解決塑膠問題之前,這樣的悲劇反覆的發生。你說,人類真的是萬物之靈嗎?

參考資料

  • Plastic Teabags Release Billions of Microparticles and Nanoparticles into Tea(ACS Publications)
  • Revealed: microplastic pollution is raining down on city dwellers(The Guardian)
  • A Detailed Review Study on Potential Effects of Microplastics and Additives of Concern on Human Health
  • Environmental exposure to microplastics: An overview on possible human health effects - PubMed
  • Airborne microplastics: Consequences to human health? - PubMed
  • Plasticenta: First evidence of microplastics in human placenta - PubMed
  • Detection of Various Microplastics in Human Stool: A Prospective Case Series - PubMed

本文經黃軒醫師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