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失戀心理學:分手後如何照顧自己?(下)

這篇文章承接分手後如何照顧自己(上),失戀手後繼續以「悲傷五階段」探討分手後的心理學分心理狀態。如未看上篇,何照可於上述連結瀏覽。顧自

沮喪 Depression

情緒過山車迎來了谷底,己下我們會難過,失戀手後極度哀傷甚至對一切都感到絕望。心理學分這些感受都是何照十分正常的,畢竟剛失去了一個人。顧自很多人很討厭這個階段,己下因為憂鬱常常無緣無故突然來襲,失戀手後而且揮之不去。心理學分有時甚至自己都不太清楚到底在傷心甚麼,何照只知道有股龐大的顧自情緒像巨石般壓在心頭,食慾、己下睡眠質素和生產力大幅下降。每個人都想好起來,但有時卻矛盾地任由自己沉浸在哀傷之中,以痛苦來逃避痛苦,例如聽失戀歌、翻舊相簿。這不代表你不成熟或抗壓力低。

有心理學家認為,人能夠控制自己的行為,人們選擇讓自己抑鬱,是因為可以帶來好處(Glasser,1999)。甚至從演化角度來看,抑鬱對群居的人類有着重要的作用,因為這是一個讓你的同伴知道你需要幫忙的方法。不過憂鬱不代表沉淪,如果說憂鬱的狀態就像一首船有破洞進了水,你的傷心是為了抒發情緒,把海水倒回海中,還是為了逃避自己,任由破洞繼續進水呢?

這時人很脆弱,感性常常控制理性。從前的經濟學說人是理性的,如果人能在任何情況下保持理性思考,那麼世間很多問題都不會出現。但人之所以是人,是因為人有感情,會感情用事。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就是問題所在,如果你都不承認自己真的傷心,那何來好起來?而現實是船有破洞,你受傷了,放着不管的話終有天船會沉掉。與其違反人性般強迫自己理性思考,倒不如接受自己真的不開心,然後再想怎樣讓自己好起來吧!

shutterstock_1689989122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接受 Acceptance

每個人都知道要接受現實,但怎麼才算是接受?不哭?開始新戀情?「悲傷五階段」作者的解釋,接受不是指「狀態良好」或感覺良好,而是認知到事情已成歷史,不能回到過去。在此借用「接受與承諾治療」(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中對「接受」二字的看法來進一步解釋其意。Hayes et. al.(1999)指出接受包含主動的改變和認知上的理解。改變可以包括捨棄令你功能失調的習慣,甚至已經建立了單身的生活和習慣;認知上的理解是指明白回憶是回憶,不是正在發生的事;過去是過去,不是現在此刻。

換句話說,接受分手可以理解成:從被分手打亂的生活節奏中回復過來,而且已經把分手一事或前度視為回憶,而不是正在發生的事。例如剛分手時你會形容自己的感情狀況為「剛剛失戀」,而當這個形容詞變成「現在單身」時,或許就是真正的接受了。

要注意的是,每一個人在應對失去時的感覺都不一樣,而終點也不一定是接受。誠言,所謂的「悲傷五階段」是庫伯勒.羅斯用以總括他的絕症病人在被告知其將會死亡後的常見反應。只是後來發現同一理論也能描述其他種類的失去的感受。過往有研究質疑「悲傷五階段」的準確性,因為他們發現不是每一個人都會經歷這五階段,而且有時會在階段之間轉換,並不順序進行 (Friedman & James, 2008)。面對失戀,每個人的反應因人而異,理論只是一些參考資料,幫助我們了解一些可能出現在我們身上的情況。庫伯勒.羅斯在其著作《On Grief and Grieving: Finding the Meaning of Grief Through the Five Stages of Loss》中亦指出「悲傷五階段」在現世後被曲解了很多年。他澄清世界上並沒有正常的哀悼反應,一切哀悼、傷痛是很個人的事。而這個理論可視為一個工具,讓我們學習如何在失去後重新上路。

縱使不是每個人都會經歷這些感受,但我明白分手之痛在於孤獨感。希望這個理論或許會讓你明白,即使再痛,世界也有很多人明白你的。

參考文獻:

  • Corr, C. A. (2019). Elisabeth Kübler-Ross and the “Five Stages” Model in a sampling of recent textbooks published in 10 countries outside the United States. OMEGA-Journal of Death and Dying, 0030222819840476.
  • Friedman, R., & James, J. W. (2008). The myth of the stages of dying, death and grief. Skeptic (Altadena, CA), 14(2), 37-42.
  • Glasser, W. (1999). Choice theory: A new psychology of personal freedom. HarperPerennial.
  • Hayes, S. C., Bissett, R. T., Korn, Z., Zettle, R. D., Rosenfarb, I. S., Cooper, L. D., & Grundt, A. M. (1999). The impact of acceptance versus control rationales on pain tolerance. The psychological record, 49(1), 33-47.

本文獲樹洞- TreeholeHK授權轉載,題目由編輯稍作修改,原文請看此。

相關文章:

責任編輯:Alex
核稿編輯:Alvin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