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时评:合力防范青少年短视频沉迷
近年来,人民短视频受到互联网用户青睐,时评视频青少年上网看短视频也愈发普遍。合力然而,防范由于内容特点、青少算法推荐、年短心理机制等多方面原因,沉迷不少人感觉刷短视频会“上瘾”。人民如何有效防止未成年人陷入短视频沉迷,时评视频成为一道现实课题。合力 《2021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防范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6.8%,青少触网低龄化趋势明显,年短而未成年网民中经常在互联网上看短视频的沉迷比例为47.6%。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发布的人民一份报告显示,在调研的中部省份中,有九成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使用专属手机或者长辈的手机,其中近七成儿童用手机看短视频。短视频沉迷极易造成青少年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后果,一些不良信息还会产生误导,进而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危害不容小觑。防范短视频沉迷,是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题中应有之义。 加强监管,营造清朗的网络视听环境,才能更好守护未成年人成长。在制度上,应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网络平台责任。近年来,从出台《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文件,到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增设“网络保护”专章,渐趋完备的制度体系为青少年设置起“防护网”。下一步仍须与时俱进,以制度刚性建好“防火墙”。在技术上,应进一步向科技借力,推动责任落细落实。监管部门可利用上线审查、应用管控等实现综合监管,短视频平台等也可运用身份识别、大数据分析等,推动“防沉迷系统”“青少年模式”迭代升级。多措并举、精准施策,才能让监管更加有力有效。 帮助未成年人防范沉迷,关键在疏导。应当真正从青少年的视角出发,多供给优质的精神文化产品。就短视频本身而言,平台和创作者有责任瞄准未成年人需求,多发布、传播健康向上的内容。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引导学生过精神充盈的生活。对于农村地区而言,公共服务供给相对不足,应着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让图书、文体设施、社区活动等更可及,为未成年人打开更广阔的精神世界。尤其是对于部分留守儿童,在父母无法陪伴的情况下,如何更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亟待全社会合力破题,给予他们更多关心与关爱。 未成年人是网络建设的重要主体,防止网络沉迷是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从推进专项行动、深化打击针对未成年人的网络违法犯罪,到围绕有关问题进行重点整治、净化未成年人网络环境,一系列务实举措,凝聚起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合力。也应看到,构建良好网络生态难以毕其功于一役,引导未成年人科学健康用网也需“授之以渔”。譬如,防沉迷的治本之策,就是提升青少年网络素养。标本兼治、久久为功,既针对新形式、新问题推出新举措,又着力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和用网能力,才能建设未成年人友好型网络空间,助力他们健康成长。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当前,网络应用深度融入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每个人都是维护网络环境的责任人、受益人。集聚众智、汇聚众力,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生态,确保未成年人健康安全用网,互联网必将更好助力青少年成长进步,让他们的生活更多彩。 崔 妍人民时评:合力防范青少年短视频沉迷
编辑:汤晓雪 来源:人民日报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3-04-14 09:08:06 【字体:小 大】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中国队或退出农心杯 柯洁也可能不参加最强棋士战
- 汉阴县实验小学以常规抓教学,以检查促提升
- 市环委会召开2017年第二次全体会议
- “考古新声”揭示中华文明传承密码
- 全国腰旗橄榄球公开赛落幕
- 春风艳阳日 运动正当时——汉阴县城关一小举办第50届春季团体运动会
- 持港澳台居民居住证可在自助售(取)票机上取票
- 連假尾聲 國道11重點壅塞路段曝
- 市场监管行风建设在行动|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聚民心 浙江杭州积极开展“百姓点检”
- 科学家构筑仿生布利冈结构材料
- 中国天眼FAST新发现76颗暗弱的偶发脉冲星—新闻—科学网
- 中国民谣30年的大浪潮与小浪花
- 陕西首例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完成“行政调解 司法确认”
- 全球首款通用智能人“通通”亮相
- 汉阴县平梁初中开展“爱家乡 促振兴 励志行”徒步远足励志教育活动
- 杨军在市委党校、皖北卫生职业学院、宿州学院调研
- 高层屡屡提及的“大食物观”, 国常会再部署
- 汉阴县城关中心小学三抓三促赋能清廉校园建设
- 国际铅锌大会首次在中国举办 聚焦基础研究与应用—新闻—科学网
- 雙11開跑也救不了中國經濟?10月中國再度陷入通縮|天下雜誌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