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成功修練》:看似傻瓜的《經濟學人》訂閱方案,讓顧客緊咬誘餌還覺得賺到

文:陳偉航

誘餌效應

在做決策的成功過程,人們都認為自己是修練理性的,其實人類的傻瓜思考和行為往往是不理性的。這種不理性,經得賺並不是濟學緊咬任何隨意的錯誤,相反的人訂人們的行為有可預測的模式,人們往往被自己的閱方誘餌直覺和衝動所誤導而不自知,而且會一再犯錯。案讓

行為經濟學家丹.艾瑞利(Dan Ariely)在《誰說人是顧客理性的》(Predictably Irrational)的書中提到一個例子如下:

某天他在上網瀏覽時,偶然間在《經濟學人》的還覺網站上看到一份《經濟學人》的訂閱方案廣告。第一個訂閱方案是成功網路版,訂價59美元,修練看來很合理。傻瓜第二個訂閱方案是經得賺雜誌版,訂價125美元,濟學緊咬看起來有點貴,不過也算合理。但是,第三個訂閱方案是雜誌版加網路版,也是訂價125美元。他讀了兩遍感到納悶,既然網路版加雜誌版的價格和雜誌版的一樣,有誰想要只訂雜誌版?

剛開始他以為雜誌版訂閱方案可能是個排版錯誤,但他繼而一想,他發現《經濟學人》倫敦總部的那些聰明人其實是想左右人們的選擇,因為一般人會選擇較便宜的網路版訂閱方案,但如何讓人選擇較貴的網路版加雜誌版訂閱方案呢?他們要如何左右人們的選擇?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讓人以為賺到了!網路版加雜誌版的價格和雜誌版的一樣,表示網路版是免費的,那讀者就賺到了59美元,因此一般人都會選擇合訂版。

艾瑞利指出人類的思考和行為有一個特點:人類必須透過「比較」才能做決定。因為人們內在並沒有一把價值量尺,告訴人們事物的價值為何。人們了解的是事物之間的「相對優勢」,並以此來估計價值。譬如,我們不知道一部六汽缸的汽車要多少錢,但是我們假設它比四汽缸的汽車來得貴。另外,艾瑞利也發現為何要把三樣東西放一起,而不是只有二樣東西做比較?因為二樣東西做比較,一眼就分出高下。聰明的商人會把三樣東西擺在一起讓人做比較,而其中一樣東西是誘餌。作為誘餌的商品並不打算銷售,而是拿來促進其他商品的銷售,譬如它比其他幾乎相同的商品價格高得多,因此顯得其他商品相對便宜。

以《經濟學人》的訂閱方案來説,如果只拿網路版訂價59美元和雜誌版加網路版訂價125美元來比較,一般人大多選網路版,因為便宜很多。但是加上雜誌版訂價125美元作誘餌,大多數人會轉向選合訂版,因為感覺更為划算。

同時當有三樣商品、三種價位做選擇時,一般人會傾向選擇次高價的商品,因為會認為品質不差而價格實惠。譬如一家餐廳能靠著推出昂貴菜色,誘使顧客點次貴的菜餚。電器廠商推出三種訂價的不同品牌電視機,結果中價位的最好賣。艾瑞利的結論中指出,人們不但傾向拿事物來互相比較,也傾向於注意容易相互比較的事物,而避開不容易比較的事物,因此人們的思考和行為其實是不理性的。

人們不理性的思考和行為,除了上述因比較而掉入誘餌效應的陷阱外還有很多,在《誰說人是理性的》書中還提出了一些人們常見的不理性狀況:

  • 先入為主的觀念,讓我們失去客觀的思考

黑珍珠並沒有那麼值錢,鯊魚軟骨素並沒有那麼神奇的功能,我們的認知受到宣傳的影響,產生先入為主的觀念。我們看到事物的第一印象就會烙印在我們心裡成為定錨,定錨會影響我們對事物的判斷。平時人們覺得名牌化妝品很貴,因此當名牌化妝品在母親節打9折時就會造成搶購。

  • 無法拒絕免費的誘惑,因為免費,結果花了更多錢

不要錢的最貴!你原來不需要買東西,收到了500元生日免費劵,結果買了超過2500元的一堆東西。又譬如在網上訂購商品,2000元以上免運費,結果為了湊滿2000元,又多買了一些原本沒有計畫要買的東西。免費看起來沒有風險,也不會因失去而惋惜,因此免費使人們失去戒心,讓人們因免費而花了更多錢。

  • 太執著擁有,讓人失去理智

人們喜歡擁有,一旦擁有就捨不得失去。譬如杜克大學有一個受歡迎的體育項目,但門票有限,根據艾瑞利調查,買到門票的人平均不願意以低於2400美元的價格出讓,但沒有門票的人平均只願意支付170美元購買。因此,艾瑞利得出的結論是,我們擁有的東西對我們來說比對其他人更有價值。喜歡收藏東西的人,有時候會太執著擁有,不計一切代價的收購自己想要的東西。

  • 為了更多的選擇,浪費更多成本

人們恨不得有更多選擇,譬如買汽車時要附加更多的額外配備和功能,讓孩子們參加一些並不一定是讓他們感興趣的課外活動。追逐毫無價值的選擇是不合理的,也是代價高昂的,因為每項選擇都需要花費成本:時間、金錢、精神、精力……等等。

  • 預期心理會改變我們對事物的的評價

譬如在試飲中把品牌遮掉,盲測結果百事可樂比可口可樂好喝,但是當消費者看到他們喝的是那一種品牌時,則認為可口可樂比百事可樂好喝。這是因為品牌的偏好讓我們認為某品牌的品質應該會優於另個品牌,因此預期心理就會影響人們產生錯誤的判斷。

當我們理解人們的思考和行為其實是不理性的,因此我們可以提高警覺來約束或協助自己,從非理性的決策當中,建立一個相對理性的決策,以提高決策的品質。

相關書摘 ▶《成功修練》:幫助你做出重大決定的「PrOACT」決策方法

書籍介紹

《成功修練:一輩子要學會的8堂人生必修課》,時報文化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聯合勸募。

作者:陳偉航

成功需要靠不斷的修練!人生是一條漫長的路,你想擁有什麼樣的生活,決定於在年輕時你對自己的期許和要求。

投資、創業、領導、管理、決策、行銷、廣告、銷售8堂課,在學校裡大多沒有教,在人生的道路上缺一不可。你必須為未來的生涯發展打算,及早修練獲得成功的能力和途徑!

getImagePhoto Credit: 時報文化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