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临时设施安全 这些“黑科技”保驾护航
北京冬奥会中,黑科技观众看台、冬奥转播塔、设施桥架、安全LED大屏、保驾厕所、护航临时用房等赛事保障基础设施大多是黑科技临时设施,而且处于严寒、冬奥山地、设施强风条件下,安全设施安全如何保障?保驾近日,科技日报记者走进重庆大学结构实验室,护航揭秘重庆大学“科技冬奥”团队为冬奥会大量的黑科技临时设施安全保驾护航的“黑科技”。 重庆大学“科技冬奥”团队负责人杨庆山教授介绍,冬奥重庆大学发挥学科优势,设施此次牵头承担了“科技冬奥”重点专项中“严寒山地地基处理及大面积高容量临时设施安全运维关键技术”等多项课题和任务,确保冬奥会临时设施安全。 在现场,一架无人机盘旋着,围绕临时设施飞一圈,脚手架关键部位的“插销”是否安装到位已经一目了然。冬奥会架体类临时设施关键部位由插销来实现固定和连接,确定插销是否安装到位是确保安全的基础,仅仅在延庆赛区,这样的小插销就多达10万枚,这么多插销如果靠人工检测既费时,准确率也难保证。对此,该校土木工程学院研制出的一套基于无人机快速检测的设备,随着无人机的飞行可以对整个脚手架进行快速扫描。由于每一片插销预先被涂上了特有的反光材料,一旦有安装不到位的情况,就能够被无人机识别,立刻在显示屏中看到反馈。 在冬奥会进行期间,临时设施的安全如何掌握? “我们研发了严寒山区复杂地形下大面积高容量临时设施安全运维监测系统。”重庆大学“科技冬奥”团队成员、土木工程学院刘纲教授介绍,通过在临时设施上安装温度、湿度等环境传感器,以及振动、倾角、应变等结构响应传感器,实时监测临时看台的状态,随时把脉其“健康”状况。 “正常走动是不会触发报警的,像这样几个人一起跳动才能报警。”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孙瑞介绍,这套系统能够精准地分辨临时设施遇到的各种状况。团队在崇礼和延庆赛区,一共安装了30套设备对临时设施安全进行监测,所有的监测数据都会实时发给现场的运维人员,对临时设施架体进行及时维护。 “冬奥会举行的地方气候严寒,冻土深度可达0.85米以上,地基受温度变化很有可能出现滑坡、塌陷等地基变形情况。”土木工程学院杨忠平教授介绍,冬奥赛场需要在山区复杂坡地地形上建设大量大面积、高容量的高柔临时构筑物,如临时看台、临时转播塔、临时用房等,如果出现地基变形,他们研发的适用于严寒山区大面积复杂结构荷载的抗冻融循环冻土地基快速处理专利技术就能派上用场,及时维护设施安全。 据了解,这项技术研发的新型桩除可显著提高承载力外,最大特点在于桩身深入冻土地层段采用隔离套设计,将中心承载钢管与周围冻土隔离,消除了地基土冻胀融沉的影响。特别是桩身采用螺旋叶片式设计,便于机械旋螺钻进施工,从而到达实现快速、弱扰动施工,单桩施工仅需10几分钟,而且可以反向旋拧回收再利用。这项技术具有消除冻土影响、施工高效、绿色可回收等特点,可作为保障临时设施安全运行的地基处置措施,也可作为应急处置措施。 ◎记者 雍 黎 实习生 单倩澜冬奥临时设施安全 这些“黑科技”保驾护航
编辑:汤晓雪 来源:科技日报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2-01-07 08:41:47 【字体:小 大】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我市全力守护春季开学“第一餐”_
- 晋江大桥成网红地 市民赏景勿忘安全
- 数百件精选档案 带您走近“丝路信使”
- 全国高校外贸单证岗位技能大赛在泉举行
- 北京石景山:对首钢滑雪大跳台进行安全专项检查
- 南音新作《潮涌晋江》将角逐中国曲艺牡丹奖
- 泉州再出住房公积金新政 首套房首付款比例降至20%
- 第七届国际木偶展演开幕式《小金刚传奇》将亮相
- 来兰花小镇走花路、探村趣!四会兰花嘉年华定向体验报名中!
- 泉州:打造青年人才创新创业首选地
- 《从“瓷”出发——泉州宋元瓷器展》今日开展
- “宋元中国 海丝泉州”第十一届泉州古城讲解员培训启动
- 中高协创新推出系列主题活动
- 暑期迎来学车热 “学生军”成主力 驾校开设绿色通道
- 今年起至2025年 每年扶持500名残疾人就业创业
- 全国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 泉州站增加办客车次2趟
- 黄福传:用陶瓷美化乡村,打造广东版“景德镇”
- “世遗泉州”馆获评海创会多个奖项
- 今年1—10月泉州经济平稳增长 主要指标亮点频现
- 泉州中心城区第6个出入境接待大厅启用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