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临时设施安全 这些“黑科技”保驾护航
北京冬奥会中,黑科技观众看台、冬奥转播塔、设施桥架、安全LED大屏、保驾厕所、护航临时用房等赛事保障基础设施大多是黑科技临时设施,而且处于严寒、冬奥山地、设施强风条件下,安全设施安全如何保障?保驾近日,科技日报记者走进重庆大学结构实验室,护航揭秘重庆大学“科技冬奥”团队为冬奥会大量的黑科技临时设施安全保驾护航的“黑科技”。 重庆大学“科技冬奥”团队负责人杨庆山教授介绍,冬奥重庆大学发挥学科优势,设施此次牵头承担了“科技冬奥”重点专项中“严寒山地地基处理及大面积高容量临时设施安全运维关键技术”等多项课题和任务,确保冬奥会临时设施安全。 在现场,一架无人机盘旋着,围绕临时设施飞一圈,脚手架关键部位的“插销”是否安装到位已经一目了然。冬奥会架体类临时设施关键部位由插销来实现固定和连接,确定插销是否安装到位是确保安全的基础,仅仅在延庆赛区,这样的小插销就多达10万枚,这么多插销如果靠人工检测既费时,准确率也难保证。对此,该校土木工程学院研制出的一套基于无人机快速检测的设备,随着无人机的飞行可以对整个脚手架进行快速扫描。由于每一片插销预先被涂上了特有的反光材料,一旦有安装不到位的情况,就能够被无人机识别,立刻在显示屏中看到反馈。 在冬奥会进行期间,临时设施的安全如何掌握? “我们研发了严寒山区复杂地形下大面积高容量临时设施安全运维监测系统。”重庆大学“科技冬奥”团队成员、土木工程学院刘纲教授介绍,通过在临时设施上安装温度、湿度等环境传感器,以及振动、倾角、应变等结构响应传感器,实时监测临时看台的状态,随时把脉其“健康”状况。 “正常走动是不会触发报警的,像这样几个人一起跳动才能报警。”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孙瑞介绍,这套系统能够精准地分辨临时设施遇到的各种状况。团队在崇礼和延庆赛区,一共安装了30套设备对临时设施安全进行监测,所有的监测数据都会实时发给现场的运维人员,对临时设施架体进行及时维护。 “冬奥会举行的地方气候严寒,冻土深度可达0.85米以上,地基受温度变化很有可能出现滑坡、塌陷等地基变形情况。”土木工程学院杨忠平教授介绍,冬奥赛场需要在山区复杂坡地地形上建设大量大面积、高容量的高柔临时构筑物,如临时看台、临时转播塔、临时用房等,如果出现地基变形,他们研发的适用于严寒山区大面积复杂结构荷载的抗冻融循环冻土地基快速处理专利技术就能派上用场,及时维护设施安全。 据了解,这项技术研发的新型桩除可显著提高承载力外,最大特点在于桩身深入冻土地层段采用隔离套设计,将中心承载钢管与周围冻土隔离,消除了地基土冻胀融沉的影响。特别是桩身采用螺旋叶片式设计,便于机械旋螺钻进施工,从而到达实现快速、弱扰动施工,单桩施工仅需10几分钟,而且可以反向旋拧回收再利用。这项技术具有消除冻土影响、施工高效、绿色可回收等特点,可作为保障临时设施安全运行的地基处置措施,也可作为应急处置措施。 ◎记者 雍 黎 实习生 单倩澜冬奥临时设施安全 这些“黑科技”保驾护航
编辑:汤晓雪 来源:科技日报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2-01-07 08:41:47 【字体:小 大】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喜报丨热烈祝贺伟业计量成功申报国家二级标准物质
- 我市新增院士工作站两家
- Omicron衝擊 經濟學人:全球經濟3大風險加劇|天下雜誌
- 滑雪登山: 熟悉又陌生的百年奥运新项目
- 聚甲氧基二甲醚合成工艺研究(二)
- 舐犊情深 泉州一91岁老人照顾患儿68年
- 中国积极开展国际探月合作—新闻—科学网
- 美国正与G7讨论用被冻结的俄资产收益援乌
- 长三角三省一市联合印发指导意见 6种情形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
- 抓好秋初茶尺蠖的防治
- 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开展“重温红色经典,传承革命精神”主题党日活动
- 谢家集区 夯实主导产业 推动转型升级
- 吉林四平:开展社区普法宣传 构建药品安全防线
- 集思广益勤交流 群策群力促发展
- 汉阴:强化专项监督 剑指乡村振兴“微腐败”
- 汉阴经开区代表团到德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考察
- 积石山爱情故事:震区婚礼重启在板房内外
- 中国人民警察节:进警营感受最美“警”色 体验“守护力量”
- 天下晨間新聞 道瓊大漲646點,Omicron陰霾一掃而空?|天下雜誌
- 拚10億用戶、可能裁員! 馬斯克首次與8000名推特員工對談|天下雜誌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