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获得重大成果,首次测得粒子的量子态性质
近日,北京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获得重大成果。正负撞机重其实验装置北京谱仪III合作组,电对首次测得粒子的成果测量子态性质,其质量、首次产生和衰变性质,粒的量态都与人们长久以来寻找的性质胶球特性一致。这一研究成果于今年5月2日作为编辑推荐文章,北京发表在美国《物理评论快报》杂志上。正负撞机重 据了解,电对在粒子物理学的成果测标准模型中,胶子是首次传播强相互作用的基本粒子,就像光子传播电磁相互作用一样。粒的量态但特别的性质是,胶子之间可以相互吸引而形成一个新的北京束缚态粒子—胶球。胶球是标准模型的重要预言,也是自然界中唯一由传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自相互作用及其粒子从未被实验发现,其存在与否是标准模型至关重要的基本检验。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能够大量产生丁肇中先生发现的J/ψ粒子,其衰变是寻找胶球的最佳途径,由此这也一直是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几十年来最重要的物理目标之一。 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2011年,由现任南京大学金山教授(时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博士后黄燕萍合作在北京谱仪III实验上发现了一种新粒子—X(2370)粒子,这是实验上首次观测到与理论计算的赝标量胶球质量、产生和衰变性质一致的粒子。作为判断其是否为赝标量胶球最关键的下一步,就是测定其自旋宇称量子数是否真的是0-+。 近年来,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和北京谱仪III产生并采集了100亿粒子,超过此前最大样本的100倍。利用这些数据,研究人员创新性地研究了几乎无物理本底的X(2370)粒子的衰变模式。得益于北京谱仪III探测器的优良设计,特别是对带电粒子和光子的高精度探测,大大提高了信号噪声比。实验组通过复杂的量子态干涉分析,首次测量了X(2370)粒子的自旋-宇称量子数以及其质量、产额等基本性质。实验结果与人们长期寻找的标准模型理论中最轻赝标量胶球的特性一致,是支持胶球存在的强有力实验证据。 该实验研究成果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黄燕萍研究员和南京大学物理学院金山教授合作并指导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博士生张鹏完成,同时北京谱仪III探测器和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加速器运行维护团队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北京谱仪III离线软件团队和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计算中心在数据分析过程中的工作为本次发现提供了保障。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陈莹研究员团队在理论上对胶球特性做出了系统的研究。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泰国女孩“北漂”创业记:以泰文化“俘获”中国消费者
- 2023年宿州市“招才引智高校行”活动走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汉阴县人民医院召开2024年药事管理与治疗学委员会扩大会议
- ESG將超越EPS?你永續投資了嗎?|天下雜誌
- 大会决定李尚福、刘振立、苗华、张升民为中央军委委员
- 美國田納西州通過法案 允許教師在學校攜帶槍支
- 十二届省运会我市共获63枚奖牌
- 千里姻缘“网络”牵 “云相亲”相助“空巢青年”
- 【学习宣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当好现代化新滁州建设开路先锋_
- 泉州开发区首个慢行系统即将完成 总投资1.35亿元
- 兩大航勤恐齊罷工? 機師工會點出:年終只是最後一根稻草
- 芦山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爱心救助车祸女童
- 持续加强电子书版权保护(人民时评)
- 宿城:旅游热度持续升温 东北海南成热门线路
- 高温来袭 哪些保险得买单?
- 歐盟峰會舉行 歐盟醞釀加強對伊朗制裁
- 四逆散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二)
- 云上艺术课 高雅艺术也能快速“圈粉”
- 圖/長榮航勤「請假潮」持續 董事長第一線搬行李
- 宿州志愿者曹占利赴合肥捐献造血干细胞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