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中研張影座望EHT公布銀河系中心黑洞影像,院參與E銀河遠鏡為人類史上看到的聯盟量黑第二個黑洞
中研院昨(12)日晚間舉行全球同步記者會,公布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的公布共同第一張影像,這也是系中心超像費人類史上看到的第二個黑洞。上一次看見黑洞影像,大質洞首是時年在2019年4月公布的M87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
中研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下稱天文所)參與了「事件視界望遠鏡(Event Horizon Telescope,全球 EHT)」國際合作計畫,透過全球8座電波望遠鏡連線,完成形成一個跟地球一樣大的中研張影座望虛擬望遠鏡,達到前所未有的院參與E銀河遠鏡高解析度。
EHT聯盟於2017年創立,聯盟量黑由包含中研院天文所、公布共同亞利桑那大學、系中心超像費芝加哥大學、大質洞首東亞天文台、法蘭克福歌德大學等13個主要機構組成。
中研院院長廖俊智表示,此成果是繼EHT於2019年發布首張黑洞影像後,台灣團隊再次扮演關鍵推手,展現全球頂尖的天文觀測實力。
銀河系中心是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區域,過去十多年來,科學家已經觀測到裡面有一個看不見的超大質量緻密天體,名為人馬座A星(簡寫為Sgr A*)。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德國科學家根策爾(Reinhard Genzel)、美國科學家吉茲(Andrea Ghez)長期追蹤研究銀河系中心恆星軌道運動,間接證實人馬座A星就是一個超大質量黑洞而獲獎。
而中研院與EHT昨日晚間公布的影像,成為揭開銀河系中心黑洞存在的「第一個直接觀測證據」。
費時5年、全球8座望遠鏡共同完成成像
紀柏特(Britton Jeter)博士比喻,「拍攝人馬座A星的過程,就像將一部電影總結為一張影像!」這些收集到的龐大觀測訊號必須透過世界各地的超級電腦運算,包含美國、加拿大、歐洲及台灣,打造一個前所未有的黑洞模擬資料庫,與觀測結果作比對。最後透過多次模擬、調校,費時5年才得以成像,成功解開人馬座A星的黑洞謎團,讓世人真正看到這個「潛伏在銀河系中心的巨獸」。
研究員兼夏威夷運轉副所長陳明堂表示,本次公布的黑洞影像由全球8座望遠鏡共同完成,其中由中研院負責運轉或參與建造的望遠鏡就有3座:次毫米波陣列望遠鏡(SMA)、馬克斯威次毫米波望遠鏡(JCMT),及阿塔卡瑪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陣列(ALMA),皆成為解開本世紀科學之謎的重要工具。
本次EHT黑洞影像觀測成果,集結全球上百個研究機構、超過300名研究人員共同參與。論文亦已於今(2022)年5月12日刊登在《天文物理期刊通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新聞來源
- 補充資料〉EHT國際合作計畫及我國參與情形(中研院新聞稿)
- 中央研究院及科技部聯合記者會新聞資料(中研院新聞稿)
延伸閱讀
- 終極黑洞:人類怎樣開始思考黑洞,今天又對它有何認識?
- 黑洞電梯:我們可能利用太空電梯來擷取黑洞釋出的幅射嗎?
- 獲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台裔天文學家馬中珮:若外星人進攻,人類勢必合作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