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收件地址寫「來不及村清真寺附近」,巴基斯坦郵差竟然不會送錯人!

很多人好奇筆者跟那個來自「以身殉火的收件斯坦送錯家族」之拉納阿敏的姻緣,認真說起來,地址還得感謝一封家書。寫來

20年前的不及巴基不會巴基斯坦還非常落後,別說網際網路了,村清就連電話也並不普及;拉納阿敏村子裡的真寺人如果想打電話聯絡在外的親人,都得到五公里路程外的附近小鎮去。

小鎮街上到處都是郵差民營的「公共電話所」。兩坪大的收件斯坦送錯斗室,擺上一支電話,地址就可以做起生意。寫來只要將所要撥打的不及巴基不會號碼寫給看守電話的人,他就會直接幫你播通;如果是村清國際電話,說出國家名字,真寺他也會幫你查出國碼。附近通常都是以秒計費,話機上會自動顯示秒數,講完電話、算好話費,當場付錢就可以走人。

撥打國際電話的鄉民,很多是女人,她們主要都是打給在國外工作的男性親人。這些被迫留在家鄉守候男人的婦女們,可能是想念兒子的母親,也可能是思念丈夫的少婦,有時候,甚至只是想要向兄弟撒嬌的姐妹們。

因為只有城鎮裡才有公共電話所的服務,鎮郊附近所有村莊的人們都必須坐著馬車或是三輪嘟嘟車,才能到鎮上撥打電話。所以,這些公共電話所的生意還頗興旺,經常都得排隊呢!

在筆者第一次來到這個旁遮普鄉間時,拉納阿敏也偶爾必須騎著野狼125特地載筆者到鎮上去,讓筆者打電話向台灣的母親報平安。

不過,拉納阿敏有一位住在鄰村的表舅,家境還算不錯,在那麼落後的20年前的巴基斯坦旁遮普鄉間,家裡就已經有電話了。

拉納阿敏是個既孝順又戀家的兒子,在筆者與他結婚之前,他因為不捨家裡的女人們顛簸跋涉到鎮上、花家裡的錢打電話,所以,全家約好了都由他打電話回巴基斯坦。

每星期固定有那麼幾天,拉納阿敏會先打到有電話的那位表舅家裡,然後住在兩公里外的表舅,就會騎著摩托車到拉納阿敏的村落去捎訊;聽到牽腸掛肚的心愛兒子打電話來了,迫不及待地,拉納阿敏的母親也會立刻帶著家人們,走上兩村之間的田埂,抄直徑飛奔到表舅家去守候。

在許多第三世界國家裡,生活步調緩慢、無所事事的女眷們,例如:兒女都已長成、無需負擔家用的母親們,或者結婚不久、丈夫就出國賺錢的少婦們,她們一整天或一整個星期乃至一整個月,唯一的生活期盼,就是等著男人們的這一通國際電話。

已經通知過表舅的拉納阿敏,在台灣這邊,會算好大約半小時之後,再打電話過去。只要電話線一接上,圍繞在電話旁的家眷們,除了在城外工作不一定都剛好在家的父親外,從母親到五個姊妹,以及當時還只有10歲的弟弟,就像印度寶萊塢電影《倫敦你好》(Namastay London)一樣,每一個人都團團守候在電話機旁,每一個都要輪番和遠在異國他鄉的拉納阿敏打招呼。

「願真主賜給你平安。」(Assalamu’alaikum)

「我也願真主賜給你平安。」(Walaikum’salam)

這是全世界穆斯林的「通關密語」,任何時候,見面打招呼一定從這兩句對話開始,即使打電話亦然。

「你好嗎?一切都好嗎?」

「我很好,一切都很好,你呢?」

「我這裡也一切都好。」

每一個家人都要講過一輪電話,每一個人的台詞都一樣;筆者只要聽到同樣的開場問候詞又重複了,便知道那廂已經又換人聽電話、訴相思了。如果台灣這邊臨時有事必須提早掛電話而不小心漏掉誰,下一次的電話裡,就會聽到拉納阿敏的母親哀訴:誰因為沒有跟你講到電話而哭著鬧著,難過了好久。

異鄉遊子對家人的想念是沒有止盡的,而拉納阿敏又是謹守長兄如父的傳統孝子,所以結婚初期,筆者經常因為看不慣每次國際電話都是不斷講著重複的閒話而和拉納阿敏鬧脾氣,偏偏,總是耐心等了半小時後,卻還在聽著同樣的開場問候詞,也就是,巴基斯坦的家人還沒有一個個打完招呼。

原以為隨著拉納阿敏在台定居的時間越久,家鄉對他的依賴越少,講電話的時間與頻率應該會越少;沒想,事實卻是往反方向發展的。隨著科技的進步、通話的方便,拉納阿敏與巴基斯坦家人之間的熱線不但越來越頻繁、熱線的時間也越來越晚,不管家鄉發生任何大小事,巴基斯坦隨時都會來電徵詢拉納阿敏意見。每天到了台灣晚上11點,那是拉納阿敏的下班時間,來自巴基斯坦的電話,更是猶如清真寺召喚穆斯林禮拜的喚拜聲一樣,準時響起。

FB_IMG_1634704934801
大城小鎮,擡頭均可看到該地的清真寺地標|Photo Credit: 亞瑟蘭 提供

再回到當年。

一天到晚打電話麻煩表舅也不好意思,所以不打電話的時候,拉納阿敏就用寫信來表達他對家人的思念。而他的室友,甚至是用錄音帶錄下自己的聲音,寄回去巴基斯坦。

很難想像的畫面,卻是真實發生在筆者身上。

就有那麼一天,當拉納阿敏又寫好一封家書想要寄出時,正巧在清真寺遇到那時與他有數面之緣的筆者。

拉納阿敏喊住筆者、打過招呼後,從口袋拿出兩個銅板,用腔調非常濃厚的印巴式英語,請筆者幫他買郵票、把那封家書寄出,並說如果郵票錢不夠再跟他要。

筆者瞄了一下那兩個銅板,記得好像是15元吧?

因為從來沒有寄過巴基斯坦的航空郵件,拿到兩個銅板的瞬間,腦海浮現的是:「寄信到那麼遠的國家,郵票至少要貼40、50塊錢吧?15元怎麼夠?」

「跟他又不熟,就算真的不夠,一定也不好意思再跟他要的。」筆者心裡琢磨著。

「算了,反正是不夠的,乾脆好人幫到底,就直接幫他寄吧!」

於是,儘管拉納阿敏「盧」了好幾次,筆者最後還是沒有拿他的兩個銅板,自己到郵局買了郵票,幫他寄出那封家書。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