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在登記的藍綠最後一天,我們確認了總統有誰參選,白概比較大選果然還是念股要到截止的最後一秒才「正式開始」。民進黨是黨政美德配,國民黨是策牛侯康配(台語的好康),民眾黨是肉面文盈配(穩贏)。
筆者中立地祝福他們,誰當受惠雖然已經剩不到50天的選產時間,但是業將一切都有可能。
不過,藍綠筆者作為選民,白概比較還是念股要將重點放在討論各自政策牛肉面。在野陣營跟執政黨民進黨在兩大爭議點上的黨政近乎矛盾立場,也讓彼此帶動的策牛概念股,出現了壁壘分明的肉面情況。
一、美國感恩節連假的台股收盤日表現
先提供一個客觀的參考背景,就是美國感恩節連假前的收盤日,外資對台股的交易情況。以下將盡量不談及個股名稱,即使談到也不是報明牌,只是作為實務參考,投資請謹慎考量。
外資購買的前十名有四名是銀行股,其次是傳產股,兩檔電子股及長榮航(泛觀光股)。
國內的投信業者,加碼購買的也是以銀行股最多,然後其次也是傳產股。另外,投信跟外資除了同買長榮航,也都加碼華航。
結果就是,顯然都看好航運股及傳產股,而這些都屬於在野陣營概念股。這是在23日君悅飯店的「藍白分手擂台」的前一日的股市情況。由於當時侯柯郭三人同意會面,社會氛圍還是處在藍白合的期待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