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聚碳酸酯副产物氯化钠中双酚A和苯酚
聚碳酸酯(PC)是高效一种高性能透明工程塑料,是液相国家鼓励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广泛用于医疗器械、色谱双酚电子电器、法测轨道交通、定聚航空航天等领域。碳酸目前,酯副聚碳酸酯的产物生产工艺主要分为三种:界面缩聚光气法(又称光气法)、熔融酯交换缩聚法和非光气熔融酯交换缩聚法。氯化以双酚A、钠中氢氧化钠、苯酚二氯甲烷为主要原料,高效采用光气法、液相熔融酯交换缩聚法生产聚碳酸酯的色谱双酚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有双酚A或苯酚的法测高盐废水,后经多级处理工序(分离、蒸发浓缩、干燥、灼烧等)得到副产物固体氯化钠或氯化钠废水,虽然双酚A和苯酚在水中溶解度比较小,但两种有机物仍然会以双酚A或苯酚或其钠盐形式微量残留。 双酚A和苯酚均属于有毒有害物质,会对植物的生长、人类和动物的神经系统、呼吸、肾脏、肝脏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因此食品或食品接触材料、环境水质、防水涂料、皮革及皮革制品、酚醛树脂等中双酚A或苯酚的检测尤为重要。许多国家颁布了双酚A限量使用的政策法规,欧盟玩具安全指令修订案(EU)2017/774中新增了限制物质——苯酚的限值。测定双酚A或苯酚的方法有印记聚合物法、液相色谱-质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电化学法、荧光法、气相色谱-质谱法、气相色谱法等。气相色谱-质谱法操作简便,易气化不完全、重现性差;液相-质谱法灵敏度高、分离效果好,但仪器价格昂贵不易在工业生产中推广应用;荧光法操作步骤复杂、耗时长达8h。这些检测方法难以满足聚碳酸酯副产物氯化钠生产企业对原料残留、生产过程监控检测及产品质量控制的检测需求。固体盐或盐水中的双酚A和苯酚同时检测未见有文献报道,笔者通过试验条件优化,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聚碳酸酯副产物氯化钠中双酚A和苯酚含量的分析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可靠,快速高效。 液相色谱仪:Agilent1120型,美国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电子天平:AL204型,感量值为0.01mg,瑞士梅特勒-托利多公司。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TU-1810型,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双酚A:纯度不小于99.9%,韩国LG集团。苯酚:纯度为不小于99.9%,北京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甲醇:色谱纯,德国默克公司。乙腈:色谱纯,德国默克公司。实验用水为超纯水。 色谱柱:EclipsePlusC18型(250mm×4.6mm,5μm,美国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柱温:40℃;进样体积:20μL;流动相:乙腈-甲醇、水(体积比为54:6:40);流量:1.0mL/min;检测器:UV;检测波长:278nm。 双酚A标准储备溶液:1000mg/L,称取0.25g双酚A,置于50mL烧杯中,加入少量乙腈-甲醇溶液(9:1)溶解,全部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混匀,再用乙腈-甲醇溶液(9:1)定容至标线,摇匀。 苯酚标准储备溶液:1000mg/L,称取0.25g苯酚,置于50mL烧杯中,加入少量乙腈-甲醇溶液(9:1)溶解,全部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混匀后,再用乙腈-甲醇溶液定容至标线,摇匀。 系列标准工作溶液:分别取双酚A和苯酚标准储备溶液各10mL,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乙腈-甲醇溶液定容至标线,配制成100mg/L的混合标准工作溶液。再依次分别移取0,1.0,2.0,3.0,4.0,5.0,8.0mL的上述100mg/L的混合标准工作溶液,置于7个100mL容量瓶中,用乙腈-甲醇溶液定容至标线,配制成质量浓度均为0,1.0,2.0,3.0,4.0,5.0,8.0mg/L的系列混合标准工作溶液,需现用现配。 称取聚碳酸酯副产物氯化钠样品溶液10~15g(精确至0.0001g)于50mL烧杯中,加入少量水溶解,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经0.45μm有机膜过滤后,待测。 双酚A和苯酚在紫外光谱区域均有较强的吸收,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200~400nm区域内,分别对质量浓度为10mg/L的双酚A和苯酚标准溶液进行光谱扫描分析。发现双酚A在268~285nm区域内有较强的紫外吸收,且在278nm处紫外吸收最强;苯酚在255~280nm区域也有强紫外吸收,在270nm处紫外吸收最强,综合考虑双酚A和苯酚两种组分紫外吸收信号响应值,确定检测波长为278nm。 分别使用EclipsePlusC18、ZORBAXEclipseXDB-C18型色谱柱对被测物质进行分离检测,经比较发现两者均可有效分离双酚A和苯酚,考虑到氯化钠盐水本身呈现弱碱性,故选择更适用于碱性化合物分析的EclipsePlusC18型的色谱柱。 常温下双酚A、苯酚几乎不溶于水,极易溶解于乙腈或甲醇中,另外对UV检测器其来说,乙腈在短波长上吸收最小,检测时产生噪声小;与水混合时乙腈粘滞系数更低,在柱内产生的压力低、对苯酚的洗脱能力比单独使用甲醇强,考虑到乙腈的价格相对较高,故选择乙腈-甲醇混合溶液(9:1)作为流动相。 为筛选出最佳流动相配比,达到较好的分离效果,用乙腈甲醇溶液(9:1)与水分别以70:30、65:35、60:40的体积比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逐渐增加流动相中水的比例,双酚A和苯酚色谱峰面积变化不明显,分离效果显著提高。因此,选择乙腈-甲醇-水的比例为54:6:40,混合标准溶液色谱图见图1。 柱箱温度对保留时间有明显影响,提高温度会使待测组分色谱峰保留时间提前,缩短分析时间;另一方面提高温度可使流动相粘度减小,提高柱效率,减少色谱柱对有机物的吸附作用。分别试验了柱温为25、30、35、40℃时双酚A和苯酚的分离效果,保留时间见表1。结果表明,两种物质的分离度大于均1.5。综合考虑选择40℃柱温条件,实现目标峰的快速有效分离。 1.2色谱条件下测定1.3配制的系列标准工作溶液,以色谱峰面积(y)对双酚A、苯酚的质量浓度(x,mg/L)作标准工作曲线,以仪器基线噪音的3倍信噪比(S/N)所对应的溶液浓度为方法检出限。计算得线性回归方程、线性相关系数,线性范围及检出限见表2。 按照1.4制备样品溶液,在1.2色谱条件下对样品溶液分别平行测定6次,结果列于表3。由表3可知,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48%、1.33%,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密度。 称取样品配制成样品溶液,平均分为两份,测定其中一份,得到结果作为本底值,向另外一份中加入一定量100mg/L的苯酚和双酚A标准溶液,按照所建立方法测定苯酚、双酚A含量,计算加标回收率,结果列于表4。 由表4可知,苯酚、双酚A的加标回收率为99.65%~100.05%,说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满足分析要求。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聚碳酸酯副产氯化钠中微量双酚A和苯酚含量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操作简便,实用性较强,适用于聚碳酸酯副产氯化钠样品或其水溶液等样品中微量双酚A和苯酚的快速检测。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化学分析计量》,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相关链接:双酚A,氯化钠,乙腈,甲醇1 实验部分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1.2 色谱条件
1.3 溶液配制
1.4 样品处理
2 结果与讨论
2.1 波长的选择
2.2 色谱柱的选择
2.3 流动相配比的影响
2.4 柱温的选择
2.5 线性方程、线性范围与检出限
2.6 精密度试验
2.7 加标回收试验
3 结语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一场农业经理人培训创新的探索
- 全市唯一!还是省级!海宁这里有片宝藏湿地!
- 滁州绿色食品产业企业家早餐会举办_
- 本周多雷阵雨天气 温度有所下降
- 江门人社“人力资源讲师团”走进技师学院,帮助学生“勇往职前”
- 三星堆人与现代欧洲人基因相似?
- 泉州多措并举提升农民素质 去年培训高素质农民7238人
- 天下晨間新聞 產油國同意減產,油價怎麼反而大跌?|天下雜誌
- 安徽联动发展区建设取得新进展_
- 理性看待银行利润增速下滑
- 泉州:商品房预售时 购房款须直接存入监管账户
- 坚持平战结合铸就坚不可摧护民之盾
- 消费环境高质量发展大会暨《反不正当竞争法》知识竞赛总决赛在深圳举行
- 屏東羊隻染「人畜共通」布氏桿菌 疾管署匡列4牧場員工
- 热烈祝贺:伟计业量&BNCC第2届牌品巡回招商会郑州站顺利召开!
- 安徽刚刚通报:昨日新增1+48!
- 伊朗總統乘坐直升機殘骸已找到!「沒有發現倖存者」
- 吆喝叫卖声焕发“烟火气”
- 服务期不算教龄,特岗教师难“进城”
- 被“歧视”的清华博士—新闻—科学网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