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绘科普插画:传说中的“七下八上”是个啥?
进入8月,这几个名词大家经常听到七下八上、手绘副热带高压、科普台风……这不,插画传说我们请了几位“灵魂画手”为你一一解读 进入八月,个啥雨带北抬至华北至黄淮一带,七下八上黄河流域降雨明显增多,手绘这意味着在做好南方防汛工作的科普同时,北方地区也迎来了“七下八上”防汛最为关键的插画传说阶段。 七下八上 说起“七下八上”,个啥其实是七下八上指每年7月下旬到8月上旬,是手绘我国华北、东北地区降水最为集中的科普一段时期。按照雨季防汛标准,插画传说也可以将这个时间段延伸为7月中旬后半段至8月中旬前半段,个啥大约一个月左右。一般来说适用于我国的北方地区,如华北、黄淮地区,东北以及位于黄土高原的陕、甘、宁部分地区。 事实上,与南方相比,北方地区的雨季和汛情颇有特点,总结来说有两个:“饥渴型”降雨: 短短一个月,雨量可达全年的三成 北方汛期降雨分配集中,暴雨强度大,来势汹汹。在“七下八上”时间段,北方地区达到降雨的最大峰值。短短一个月左右时间,北方地区降雨量会占到一年雨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与南方相比,北方雨季看似跨度二十多天,但并不是那种整天“拖泥带水”的降雨。南方虽然雨水多,但分布在数个多雨时段当中。而北方是平时“饥渴难耐”,一年终于等到雨季能吃“饱饭”。需要注意的是,北方对于暴雨的承载能力比南方稍弱。 与南方分布在数个多雨时段的降雨相比,北方降雨更像一个平时“饥渴难耐”,直到“七下八上”才能吃饱饭的亚健康小胖子。 在“七下八上”期间,我国北方特别是华北及东北地区降水天气明显增多,容易出现洪涝及次生灾害,如城市内涝、山洪、山体滑坡、泥石流等。“七下八上”也成为北方洪涝灾害发生最集中的时间段,如2012年“7·21”北京特大暴雨、2016年7月河北省严重暴雨洪涝灾害等,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都是发生在这个时间段内。 北方地区降雨由于全年分布不均,因此也更容易出现洪涝及次生灾害。 地形作用: 相比长江中下游,山脉对华北降雨更显“威力”7月下旬前后,夏季风的北边缘推进到了华北地区,同时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北抬至北纬30°以北区域,副高西侧的西南气流或偏东气流把洋面上的水汽源源不断地向北输送,为华北地区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这些暖湿气流一旦与东移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就容易形成强降水。 进入“七下八上”,副高、暖湿气流逐渐向北方地区移动,一旦与南下的冷空气相遇,便容易给北方地区带来降雨。 由于华北地处中纬度温带季风区,暴雨季节集中在夏季,加上特殊地形(太行山脉、吕梁山脉)影响,华北暴雨有着时间集中、强度大、灾害重等特点。 而太行山脉呈南北走向横亘于华北中部,是东部地区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天然分界线,对华北天气系统特别是暴雨有着重要影响。比如北京2016年7月19日至21日的暴雨,就与太行山脉对水汽、暖湿气流的强迫抬升有关。 相比长江中下游,山脉对水汽、暖湿气流的强迫抬升对华北降雨的影响更为明显。 根据气候预测,今年“七下八上”期间,东北、华北南部、黄淮、江淮、西北东部、西南东北部及华南南部等地降水偏多,需加强淮河流域北部、黄河中下游、海河流域、辽河流域和松花江流域防汛工作。 气象专家提醒 相比南方流域,北方流域降雨集中、强度大,防汛设施及经验较南方缺乏,更需密切关注。要及时关注预报、预警信息,有出行计划的公众,尤其是选择自驾车出游的,要注意防范道路积水,在野外游玩的游客要特别注意防范雷电。尤其需要注意,在山洪地质灾害多发时段,应尽量避免去山区。(作者 王玫珏)手绘科普插画:传说中的七下八上“七下八上”是个啥?
编辑:高方勇 来源:新华网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0-08-06 10:10:27 【字体:小 大】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京城黄金热!消费者排队2小时,只为8.65折抢购!
- 以体育人 秀出“青年范儿”
- 市工信局检查组来汉阴开展民爆行业复工复产安全检查
- 大雅至美的生态 发展振兴的本钱
- 五一小长假临近 今天起铁路12306开售4月30日的车票
- AI加速药物发现,前景尚需实践检验
- 5分钟内双方进3球 球员上演帽子戏法
- 中国古代地理学具有多样社会功能
- 尿素氮溶液标准物质:精准评估肾功能健康
- 窮人吃的菜比有錢人貴|天下雜誌
- 方向、经费、考核、晋升……“青稞”如何抓住“黄金十年”—新闻—科学网
- 宿州残疾运动员陈家龙摘得首金
- “国潮”引领端午旅游市场新风尚
- 我市社会福利机构实施临时封闭管理
- 围观张同学:一个返乡青年用短视频建构的家乡
- 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計劃全球裁員2600人
- 溴甲酚紫指示液:化学实验中的变色神器
- 星系中心高速外流在百光年尺度上“加速”—新闻—科学网
- 助农增收显担当 以工代赈暖民心
- MLB/張育成返美努力調時差 預告明凌晨將替補上陣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