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鐘穎(愛智者書窩版主、深度說那射為時又心理學作家)
《說文解字》說:「人所歸為鬼。心理學觀從人,鬼怪鬼像鬼頭。與傳鬼陰氣賊害。被投不自」從榮格的既自己同己觀點來說,這不啻意味著鬼象徵著我們的深度說那射為時又陰影。它屬於我們(人所歸為鬼,心理學觀從人),鬼怪鬼但卻是與傳我們陌生的那一面(像鬼頭),因此我們認為它對自己有害(鬼陰氣賊害)。被投不自
精神分析則認為,既自己同己所謂的深度說那射為時又鬼不是別的,是心理學觀我們內心情結的投射。情結是鬼怪鬼心理能量的聚集,它被某種原因切斷了,從而使它與自我失去了聯繫。
因此一旦旁人無心的話語觸動了我們內心的情結(例如金錢、手足、權力等等不一而足),我們就會覺得別人講話帶刺,感到被觸怒、被羞辱。當它在夜晚以夢境或幻象的形式出現時,我們就會覺得自己遇鬼了。
也就是說,鬼神是心理學議題,而不是宗教議題。之所以能「平時不做虧心事,夜半不怕鬼敲門」,正是因為這樣的人情結較少的緣故。
傳說故事裡充斥著與鬼相遇的場景。我們的陰影藏了什麼東西,鬼就以什麼形態現身。窮書生總是遇見美艷的女鬼,甚至能透過她獲得財寶。這當中就透露出男主角本人有未解的女性議題與金錢議題。
書生與女鬼的相遇,可以被我們理解為人與陰影的相遇,藉由女鬼的現身,前者因此開啟了個體化之旅。鬼怪故事之所以迷人有趣,越可怕越想聽,原因正是如此。
因為人人都有追求完整的願望,而這類故事正是前人為我們留下的個體化記錄。女鬼的還魂是書生內在女性面抬升到意識的證據,兩人的婚姻則意味著對立兩極的結合。
在《傳說裡的心理學》中,我大量分析了源於《聊齋誌異》與《搜神記》裡的鬼怪故事,當中的結論便是,鬼怪的出現並非偶然,而是某個人,或某個時代出現了亟需改正的生活態度的緣故。
就以讀者們比較熟悉的寧采臣為例吧,他放下生病的妻子獨自遠遊,將家務都交給母親打理,因此他才在金華城外遇見了女鬼聶小倩。在這裡,生病的妻子象徵著夫妻關係的失和,當中甚至也包含了某些難解的親子議題牽扯其中(所以他才把家務丟給母親遠遊)。
直到他正確地拒絕了聶小倩的引誘,才能讓這未解的女性議題隨他返鄉,兩人的朝夕相處終於使他更加地認識了內在的女性面向。我們知道,人一旦能更好地親近乃至整合內心的異性面,他就會連同改善真實的情感關係。
異言之,夫妻失和有時常是妻子與內在的男性面(榮格的術語稱為阿尼姆斯/animus),或丈夫與內在的女性面(榮格的術語稱為阿尼瑪/anima)失和所導致的結果。
許多人不明白此點,就會把他未處理好的內在關係投射到第三者身上,從而造成進一步的感情衝突。我在狐仙系列的故事分析中就反覆提及了這一點。關係中的人其實是既內且外的,我們在與一個真人互動的同時,也在與自己內在的「他人」互動。能把握這樣的微妙之處,我認為就把握了關係的鑰匙。
雖如此,我在民間故事採集的過程中,也發現有某一類鬼故事無法歸類於個人的情結或陰影。這類故事通常都與亡者回來與家人溝通(觀落陰、頭七)以及鬧鬼這兩類故事有關。
在這樣的故事群中,有必要進一步以更深的心理學知識來理解,而這就觸及了心靈與物質的邊界。換言之,心理學與物理學的交界。在那交界處,或許還存在著我們迄今掌握不深的「類心靈」(psychoid)。請注意,我用或許,意思是這個概念還是一個假設,請讀者暫時把它當成有趣的異聞來看待就好。
類心靈是半心靈半物質的存在,強烈的情緒可能會使它斷裂,從而可讓人同時經驗到亡者的記憶與情感,又在外界引發各種物理事件(例如東西掉落、家具飛起等等)。預知夢就是這樣的例子。
觀落陰與鬧鬼這樣的事件也可能是「類心靈」斷裂所造成的作用。同樣地,這樣的作用也是既內且外的。如果外在沒有一個類似的情結能與之對應,鬼就不會現身。這是為何有些人到所謂的陰宅或鬧鬼處特別有感,有些人卻什麼也感應不到的原因。
所以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到底有沒有鬼呢?答案是:有,也沒有。
無論如何,我們的宗教儀式及民俗活動中都已經發展出對應鬧鬼冤魂的手段了,中部地區的送肉粽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藉由這樣的儀式,生者內在的情結(離如對亡者的愧對之情或恐懼之心)得到釋放,亡者憤懣情緒所帶來的類心靈斷裂因此找不到可以誘發的對象。
真正重要的,是大家都能好好地對待自己的生命,在民俗的鬼月裡,思考和整理前人留給我們的遺產(這邊尤指精神上與生活習慣上的),梳理個人的陰影和情結,這才是鬼神傳說能給我們的最大益處。
本文經人本教育札記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原標題:民俗月談鬼:深度心理學觀點的鬼怪與傳說
延伸閱讀
- 韓國人為何把鬼壓床稱為「被剪刀壓」?
- 《沉睡兩百年的文豪與鬼故事》:馬克吐溫對超自然「騙局」沒什麼耐性,這篇〈鬼故事〉就是證據
- 關鍵醫學院(八):驚醒後為何動彈不得?「鬼壓床」背後的腦科學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溫偉軒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