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逆旅》:謝雪紅是個形而上的名詞,直到我尋得《我的半生記》、《我的回憶》

文:詹傑

創作自述:關於劇本的逆旅創作旅程

選擇以爭議人物謝雪紅作為劇本題材,某個程度來說,謝雪形而尋也是紅個對我自己發起挑戰。

作為修習三年的上的生記研究所課程尾聲,畢業劇本有時就是名詞人生最後一個劇本,其後為討生計,逆旅無數的謝雪形而尋舞台劇編劇就踏上了不同生涯。因為可能是紅個最後一個劇本,我花了非常長時間思考並尋找題材,上的生記想要寫關於我們身處土地的名詞故事,此時我看到了公共電視拍攝的逆旅紀錄短片《台灣百年人物誌【第貳季】謝雪紅、楊逵、謝雪形而尋吳三連》。紅個

非常耐人尋味的上的生記是,幾乎所有人都對謝雪紅頗有微詞,名詞而他們陳述的話語,卻又反過來映照著他們自身的思考立場,左派、右派、男性本位主義,然而神祕的謝雪紅究竟是誰呢?

帶著這樣的好奇心,我開始埋首研讀所有可以找到資料,然而半年過去,謝雪紅依舊是個形而上的名詞,而非具有真實血肉的人物,直到我尋得出版歷程如此曲折的《我的半生記》、《我的回憶》。

在生命尾端,謝雪紅一字一句告訴身邊楊克煌關於自己的故事,那些說與不說的取捨,那些隱藏在話語裡的心情,讓我首次有機會探得謝雪紅的內在,還有做為一個革命份子之外,作為人的軟弱和渴求。

  • 寫一個關於台灣土地的故事

蝸居淡水一整年的時間,我每天都散步,走很長的路,只有自己和這個故事。我探問自己,我應該不是只想把謝雪紅的真實人生寫成劇本,一如回憶錄書中寫到「人生應是不斷探求真理的旅程」。我所閱讀、拼湊,並且受到吸引的謝雪紅形象,亦如一場旅程般,問著,那你想往何處去?

為了回應此一提問,我創造了角色Vivi、張士允、曹海安、曹海寧、梁國威、張崇煇,他們都因一本謝雪紅傳記有了交集,並且去到了不同生命境地,有人軟弱、有人放棄、有人追尋、有人痛苦,也有人失去一切卻又重新找到自己。謝雪紅作為一種精神旅程,跨越了三個世代,展示了三種自我追尋的女人樣貌,她們都在自己的旅途上。

在劇本的書寫形式上,我參照了喜愛的英國導演史蒂芬・戴爾卓(Stephen Daldry)影像作品《時時刻刻》(The Hours,二○○二),得到更進一步啟發。

改編自麥可・ 康寧漢(Michael Cunningham)同名小說,藉由作家維吉尼亞・吳爾芙(Virginia Woolf)的創作《戴洛維夫人》(Mrs. Dalloway),連結三個不同時代的女人,一人寫、一人讀,另一人宛如戴洛維夫人般,汲汲營營地籌備一場盛宴,彼此產生了神祕感應與跨越時空的內心對話。我將此手法運用到劇本故事裡,發展出三個女人的生命回溯旅程,同時擁有相互承繼的關係。

劇本中曹海安的角色原型與現實情節故事場景,取材自兩年多前我偶然買下的一本攝影集《死前活一次》。貝雅特・ 拉蔻塔(Beate Lakotta)與華特・ 謝爾斯(Walter Schels)將長年在臨終關懷醫院的攝影計畫出版成書,他們拍攝病人剛入院與離世的兩種樣貌,真實反映病人進入醫院與離開之間的諸多故事。

那彷彿凝聚了生命僅存的點點滴滴,化作攝影集中生死並列兩張面容,在無聲靜默的黑白照片間,記錄了他們衰頹微渺的最後時光,恍如對人世的臨終一瞥。

我在攝影集中捕捉到一張美麗臉龐,擁有那張臉容的女人,即名為曹海安。真實世界裡的曹海安女士,死時五十二歲,因為越共戰亂輾轉逃亡到德國,當她踏上異鄉的土地時已一無所有,不明白何以生命給予她如此龐大的孤獨。

我在真實曹海安的人物形象建立起虛構角色,並安排攝影師士允一角,記錄並陪伴她的最後時刻,同時透過所拍攝的兩張照片,將整個尋找故事含藏其中。

故而,劇中角色士允對攝影有如此定義:「我幫每個病人都拍兩張照片,他們進來醫院的時候,他們離開醫院的時候。⋯⋯第一張照片隱藏話語。第二張,說出一切。」隱隱呼應著整個劇本的形式架構。

  • 從劇本到舞台,排練場的二次書寫

原以為是人生最後一個劇本的《逆旅:一個關於謝雪紅的單人旅行》,在二○一一年有幸獲得台灣文學獎劇本創作金典獎,並透過評審之一的周慧玲老師介紹,得以讓創作社劇團製作此戲。

從紙本故事到舞台正式演出,在排練場裡的二次書寫,是讓此劇本邁向更成熟模樣的重要一步。感謝彼時創作社的負責人李慧娜,以及周慧玲老師,替我尋得導演徐堰鈴,以及謝瓊煖、呂曼茵、張詩盈、雷煦光、李明哲一班實力堅強的演員。

身為編劇,我待在排練室的時間很多,透過和導演、演員的工作,我修改了一定幅度的劇本,同時透過演員目光,重新修訂了角色的話語和諸多反應。

這樣二次工作劇本的模式,帶給我創作上很大啟發,尤其是針對從文字到舞台的搬演性,有了實際的操演,還有桃園、台北兩次的完整演出,觀眾給予的回饋,都讓《逆旅:一個關於謝雪紅的單人旅行》更加完整。

在時報出版此劇本的二○二一年當下,回望這個十一年前創作的劇本,即便還是可以感受到很多青澀之處,但我仍能清楚記得那段淡水的創作時光,無比奢侈,單一而專注的日子。

而今,重讀謝雪紅的故事,依然可以感受來自她的提問,我是否依然走在追尋的路上?感謝我還留在劇場裡,還在繼續創作。

相關書摘 ►《逆旅》:謝雪紅發現對待自己最狠毒的,竟是她視為夥伴的共產黨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逆旅:一個關於謝雪紅的單人旅行》,時報出版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