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三明政协委员话融合:推动两岸乡村融合高质量发展
中新网三明1月11日电 (雷朝良)“三明市在积极探索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新路径,福建持续推动两岸乡村融合发展作了不少努力,明政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协委乡村实践中有机融入了‘台湾元素’。”福建省三明市政协委员林秀华如是员话说。 1月9日到11日,融合融合三明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举行,推动来自各条战线的两岸量政协委员们齐聚一堂,依法履行职责,高质共谋发展大计。福建过去一年来,明政三明市政协在引进项目、协委乡村乡村振兴、员话文旅融合、融合融合市场开拓、推动文化传承、两岸量品牌塑造等方面持续助力,有力促进了两岸共享共融。 林秀华认为,三明市作为闽江之源、闽人之源、闽学之源、闽师之源,与台湾地区自古以来就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有着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的五缘之亲。这为三明市建设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提供了良好基础。 近年来,三明借鉴台湾“乡村营造”“农村再生”等理念和实践,尝试打造“乡村营造”融合发展模式。泰宁县际溪村是三明与台湾在乡村营造上的首个合作“试验田”。台南姑娘张欣颐及团队打造了福建第一个乡村营造项目——三明泰宁“耕读李家”,拓展了“台湾经验,大陆实践”乡村营造路径;台湾许立杰、杨素秋博士等团队与三明当地企业合作,打造出清流县赖坊“福禄万代”、大田县太华“木槿花开”等项目,为三明乡村建设的实践提供了落脚点和契机。 林秀华建议,加强两岸产业、文化、人才等领域交流,学习借鉴台湾模式和经验,吸引更多台湾青年和优秀人才来三明就业创业,在乡村治理、乡建乡创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同时,依托清流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海峡两岸林业博览会等经贸合作平台,推动明台特色现代农业融合发展,形成两岸产业融合“一县(市、区)一特色”的发展新格局。 来自台联界的三明市政协委员沈杰表示,推进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要突出问题导向、强化顶层设计、加强鼓励引导、完善体制机制,发挥两岸优势,统筹乡村振兴与两岸融合相结合,切实打通明台乡村融合发展到乡村振兴的通道。 沈杰建议,出台三明当地配套支持措施,探索台胞在参与乡村振兴中用地用电、就学就医、引进台湾文化创意团队、参与乡建乡创等方面的政策举措,为进一步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提供更大动力。 同时,发挥“交流基地”在两岸乡村融合发展的主阵地作用,立足客家文化、朱子文化等特色资源,持续举办客家祖地祭祖大典活动、朱熹诞辰周年纪念活动等对台交流活动,继续突出祖地文化对台融合,以宁化、尤溪为核心区,打造好海峡两岸客家品牌和两岸朱子文化融合示范区,持续推动朱子文化入岛交流,增加两岸情感沟通。 “80后”台青林易达在三明主要从事竹笋等农产品深加工,推广农业新技术,研发农业文创项目。短短几年间,他的公司已发展成为福建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三明市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示范点。 林易达说,现在大陆的惠台政策从中央到地方都很多,台商在这里发展的机遇不可限量。湾青年应该趁年轻多来大陆走走,在这里可以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林易达对大陆笋竹产业前景非常看好。他计划把公司打造成在笋竹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即食产品和预制菜供应商。(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中科LIMS系统百万礼品大放送,名额仅剩6个!
- 枞阳县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 《遍地英雄下夕烟——致敬脱贫攻坚的人们》第二集此心安处是我家
- 写“龙”字迎“龙抬头”
- 外交部:加沙是巴勒斯坦人的加沙
- 日产量逼近500吨 我县生活垃圾处理量迎来高峰期
- 讲好党史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
- 【代表委员风采】董亮:参政议政勇作为
- 【榜样】以山为家 与林相伴_
- 一批先进获省文联表彰
- 县十六届人大六次会议主席团召开第一次会议
- 中央第五巡视组巡视安徽省反馈意见整改暨新一轮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 普及救治知识 提升诊疗水平
- 今天,全县214名村级纪检干部集体“充电赋能”
- 飘香腊八粥,温暖老人心
- 开展“保护母亲河”公益活动
- 安徽:认定皖美品牌示范企业189家
- 【新春走基层】设施农业让“农闲”不闲
- 浮山风景区游客欢庆元旦
- 《一村一寨总关情》:华联村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