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從行為藝術談中國傳統:人人都過新年,唔通人人都鍾意過新年咩?

文:戈登探長(德尼思化創辦人,從行傳統希望讓文藝更加貼地)

講起新年,為藝唔通真係熱烈地彈琴熱烈地唱!術談樓下看更滿臉笑容,中國終於識幫手開門;阿媽攞起鑊鏟,人人人人蘿蔔糕馬蹄糕年糕,都過都鍾滿足口腹之慾,新年新年逢人都講句新年快樂。意過

聽落好似幾開心,從行傳統每年一度親戚歡聚,為藝唔通但又有多少人,術談真係enjoy過新年?細個逗利是中國好爽,大了先知搞手只為打個和,人人人人更痛苦者,都過都鍾乃親鄰熱情地關心你的新年新年人生。

親族、血緣關係,在以前是群居一地,彼此協助,形成互利、有情的社群。可惜時至今日,真係有幾何得閒飲茶。伴之而來,一年先見一次,那位親戚。

如若你似我,不喜歡笑說新年快樂,行為藝術家張洹能和你的黑暗呼應。《家譜》為題創作,反思親族文化,以頭顱為媒介,簡而有力地迫視我們。

張洹以身體極限的創作成名,反思社會,作品多從關注日常生活,最微小的事開始。如《12平方米》,他赤身坐於戶外公廁長達一小時,塗滿魚油蜂蜜,引來無數蒼蠅,象徵中國低層的生活。

1_VXt-bAP99onsDQZAkQAqhw圖片由作者提供

2000年,張洹邀請了三位書法家要求他們嚴肅地,在其頭顱寫上中文,像成語、人名等,將頭部逐漸寫至全黑,從早到晚,最後皮膚全都被墨水覆蓋。

書法代表中國傳統、民族的文化家譜。他先在前額寫上有名的 「愚公移山」,自比愚公,個體面對如山似的重壓。就像我們希望避年,千方百計的反抗。

無數墨水,初時如中國傳統的面相學,文字像是對未來命運的預測,宿命也。我們拋擲此世,無從決定,承受傳統,那一連串的家譜書寫,覆蓋你我容貌。

觀看行為藝術,不妨代入其時間漫長,一筆一劃需時,有藝術家背後欲呈現的痛楚。家譜所象徵的群體壓力,經年累月,像那些畢業未結婚未生仔未,最後掩沒個人。

中國群體文化,由民國時說禮教吃人,批評存天理滅人欲,使我們失卻自由。延長來說,張洹之作,那漫長的苦,未嘗不可說是對民族文化之觀察。

1_gFGFofd4ga2Gknwd9kkk5A圖片由作者提供

「最後,沒有人知道我是甚麼膚色,就好像我的身分沒有了,這個人消失了。」

中國群體的血緣、禮法,能吃掉你我。張洹那張被筆劃文明,漸漸消失的臉,或許看來誇張,但在新年親戚相聚期間,難道你沒有套上面具,被迫笑臉應酬的時刻嗎?

我們無法選擇出身,就接下文化的重擔,傳統有其好,也有必須反思面對之劣性。否則一不留神,甚至會像洪水似沖走自我。張洹之《家譜》警醒:淹沒在墨海之前,你我是誰。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原文請看作者Medium。

責任編輯:Alex
核稿編輯:Alvin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