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三種和多種自體》:佛洛伊德認為,人們信仰宗教是一種「幻覺的滿足」

文:劉慧卿

Ⅷ、種和自體宗教種幻宗教:幻覺的多種滿足?

綜合上述的段落,佛洛伊德對宗教的佛洛態度,於是伊德一向被人認為是負面的,他其實也直接提到,認為人們宗教是信仰一種「幻覺」,而人們信仰宗教是滿足一種「幻覺的滿足」:

⋯⋯我們還沒有提到,在一個文明社會的種和自體宗教種幻精神產品中,什麼才是多種最重要的。在最廣博的佛洛意義上說,這種精神產品在於它的伊德宗教觀念之中——換言之,存在於它的認為人們幻覺之中。

雖然從文字中,信仰我們讀到佛洛伊德確實把宗教類比於幻覺,滿足但是種和自體宗教種幻,要注意這段文字的背景是指文明社會。人類在原始社會中,飽嚐了自然的迫害,文明世界的發展,目的是為了讓人類免於再受自然的傷害,但是在文明發展的過程中,人類也必須同時犧牲本能和自戀這二種東西,這是兩難的抉擇,人類想掙脫生命和自然宇宙所給予的恐怖感,但是又憤恨著文明所剝奪的自戀和本能的滿足,但如果將文明社會的禁律解除,又無法得到終極的幸福,文明的道德禁律還是得存在:

⋯⋯我們已經提到過,對文明的敵意,是由文明所施加的壓力引起的,還曾提及文明所要求的本能克制。如果一個人想把文明社會的禁律解除——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可以隨心所欲地把任何女人作為他的性對象,可以毫不猶豫的殺掉他的情敵,或者殺掉任何擋道礙事的人,如果一個人也能不問一聲,就隨便拿走屬於別人的東西——那該多好啊!人類的生活該是多麼令人愜意啊!

但是,人們不久便遇到了第一個難題:每一個人都有和我完全一樣的願望,也都和我對待他們一樣,毫無顧忌地對待我。因此,通過對文明禁律的這種解除,實際上只有一個人才能獲得這種肆無忌憚的幸福,他是一個攫取了一切權力手段的暴君、一個獨裁者。然而即便是他,也有充分的理由期望,別人至少可觀察到一種文化的禁律——即,「你不應該殺人」。

文明的道德禁律還是得存在著,但是其自戀和本能的出口何在?人類常常衝突著:

⋯⋯文明可以使個人免受自然之害;它是以完全同樣的方式完成這項任務的。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一點上,幾乎一切社會都是如此行事的。文明在保護人類免遭自然之害的任務面前,是不會止步不前的,只是使用了其他方法而已。這是一項多重的任務,人的自尊,若受到嚴重威脅就會尋求得到安慰;人類必須擯除生活和宇宙所造成的恐怖感;另外,人類的那種被最強烈的實際興趣所促動的好奇心,確實也需要得到一個回答。

「文化的理想」(或者說是對文化驕傲?)是人們自戀的一種出口:

⋯⋯理想給文明社會的人所提供的滿足,是自戀性質的滿足,是對已經成功獲得的一切,感到洋洋自得。要想獲得完全的滿足,就需要對旨在取得不同的成就和達到不同理想的其他文化進行比較。究其差異的力量而言,每一種文化都有權藐視其他文化。這樣,文化的理想,就成為不同的文化社會之間,產生不和與仇恨的一個根源,正如在各個國家中所顯而易見的情況一樣。

由文化理想所提供的自戀滿足,也存在於能成功地防止在該文化社會內部,對該文化產生敵意的那些力量之中,這種自戀滿足不僅可以被享有該文化之利益的「受惠階級」所享有,而且,抑為「被壓迫階級」所享有⋯⋯但是,被壓迫階級與統治階級和剝削階級的一致性,是更大整體的一部分。因為,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被壓迫階級能夠在情感上隸屬於他們的主人;儘管被壓迫階級對他們的主人抱有敵意,但卻能在主人身上看到他們的理想。

「藝術」是本能替代的滿足,只可惜,一般的普羅大眾無法運用這樣的替代滿足,也許「通俗歌曲」、「靡靡之音」,是他們替代的滿足?或現代的電影、電視、電視劇?總之,各個階層應該都會找到他們自己的「藝術」做為他們本能的替代滿足:

⋯⋯藝術向文明社會的人們提供了另一種截然不同的滿足,雖然一般的說,整日忙於筋疲力竭的工作之中,而又從未受過教育的民眾,接受不了這種滿足。正如我們早已發現的那樣,藝術為最古老的,且迄今仍能深切感受到的文化克制提供了替代的滿足(substitive satisfaction),正是由於這個理由,藝術的作用無非是把一個人和他為文明而作出的犧牲性調和起來。

最後,宗教扮演的又是什麼角色?佛洛伊德把宗教放在和文化驕傲、藝術等,相同的位置,是要處理人類面對文明社會之兩難衝突情境的產物,有了宗教,人們才免於受精神官能症之苦:

⋯⋯宗教通過平等的要求每個人都要按照宗教自己的途徑來獲得幸福與免遭痛苦,而對人們選擇和適應的方法加以限制。它的方法在於貶低生活的價值,和以一種妄想的方式扭曲真實世界的情況——這兩種方法都潛在地對智能有威脅。以迫使人們固著於心理幼稚症(psychical infantilism)的狀態和產生一種群眾妄想為代價,宗教成功地挽救了許多個體免於精神官能症⋯⋯

所謂的「心理幼稚症」,佛洛伊德進一步解釋是一種終極的無助感,當人們知道自己永遠無法脫離自然和生命老病死的威脅,他會回到嬰兒時期的無助狀態。人類的嬰兒一出生如果不是母親的照顧和保護,是絕無生存的可能的,在此時期,母親是嬰兒全能和強大的保護者,嬰兒必須依賴此保護者才能免於遭受迫害和遠離受苦,稍長之後,嬰兒會轉向父親,因為父親是更強大的保護者,由父親的形象再度過渡到基督教中神的形像,或任何其他宗教形式的形像:

⋯⋯兒童既害怕父親,又想念和敬佩父親。這種在兒童對父親的心理矛盾中所表現出來的跡象,正如在「圖騰與禁忌」中所表明的那樣,深深地印刻在每一種宗教中。當正在成長中的個體發現,他注定要永遠是一個孩子,如果沒有幫助他對付陌生強大力量的保護者,他是絕不可能生存下去的,他為這些強大的力量賦予了屬於他父親的那些特點;他親自創造了他所恐懼的神靈,創造了他尋求得到撫慰的神靈,創造了他要把對自己的保護作用委託其上的神靈。

由此可見,他對父親的想念是一種和他想得到保護以免導致孱弱無助(helplessness)的需要,是完全一致的動機。對兒童無助的防衛,就是在成人對無助的反應中,借用了兒童無助的特徵,而成人對無助的反應就是宗教的形成。但是,我意圖並不是要進一步探究上帝觀念的發展;我們在這裡所真正關注的是已經完成了的宗教觀念的體系,這種體系是由文明社會傳的到每個人身上的。

在上文中有二個重點,其一是:「成人對無助的反應就是宗教的形成」。佛洛伊德注意到,人類對宗教的需求,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殘留在成人內心中的嬰孩般的無助感,這種無助感並未因個體成熟而消失,反而因人類面對自然或生命的老病死而重新出現,處理無助感的方式之一就是形成宗教。

其二是,這種無助感的因素未必和「上帝觀念的發展」有關,而是和「已經完成了的宗教觀念的體系」有關,宗教觀念的體系藉著這樣的無助感,而代代相傳的維繫下去,所以,可以說,無助感是宗教維持的趨力。而因為宗教是人類為了尋求保護而產生的,但是這種保護確未必真的實現,只是可能實現,如果不會實現就是一種妄想,在這裡就是一種幻覺和幻覺式的滿足:

⋯⋯這是一些幻覺,是一些人類最古老、最強烈和最迫切願望的滿足,其威力奧祕就存在於這些願望的力量中⋯⋯童年期孱弱無助這一令人恐懼的印象,使人產生尋求得到保護的需要—這是通過愛而得到的保護—這種保護是父親提供的。人的孱弱無助終生存在⋯⋯

總結而言,佛洛伊德似乎認為宗教,特別是指「宗教觀念的體系」,是源於人們想要「獲得幸福與免遭痛苦」,即所謂的「離苦得樂」,其根基是人類終極的無助感:脫離不了不想要的痛苦和索求不到想要的快樂。如果對照前述幾個段落中所述的「碎裂自體」、「自戀自體」和「結構自體」,不同的自體狀態面對「離苦得樂」的需求和反應,勢必會有不同的詮釋和解讀。

而佛洛伊德在此強調的宗教之「幻覺的滿足」,最原初的形式就是小嬰兒吸吮著自己的大拇指來滿足飢餓的本能,這絕對是自體十分原初的狀態,不論是退化或固著。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三種和多種自體:佛洛伊德、克萊恩、寇哈特,或榮格,與其他共論證》,心靈工坊出版

作者:劉慧卿

  • momo網路書店
  •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我常常幻想,如果精神分析有張地圖就好了,
有地圖,就不致迷路。
心理治療要的不是技術手冊,應該是地圖。
——劉慧卿/本書作者

三十年來,劉慧卿醫師帶著臨床觀察與理論哲思,在精神分析的廣闊土地上辛勤考察。她透過攻擊本能、女性自體、潛意識幻想、羞恥、宗教經驗……等重要的心理議題,在佛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理論、克萊恩的客體關係理論、寇哈特的自體心理學,與其他理論大家的思想之間做深度的交叉思辨,力圖讓運作心靈的「自體」(self)浮現更清晰的輪廓。

劉慧卿提出了「碎裂自體」、「自戀自體」和「結構自體」三種自體,試著描繪不同的心理樣態。她深知,臨床的區辨困難不會因此解決,每個人自體樣貌之複雜,也絕無法化約成這三種自體樣態。但她的努力,為潛意識的探索地圖設下中繼的路標,對後繼的旅者深具參考價值。

本書收錄的十篇論文,可說是劉慧卿走過精神分析理論研究地圖的足跡。她每年就一個主題,在佛洛伊德、克萊恩、寇哈特三個學派間共同論證。她說:「在這裡,宿敵的學派也不吵架了,一起安安靜靜地品賞水仙花,閱讀自戀,一起走一遭精神分析的地圖,生生死死、愛愛恨恨。」從對立到整合、從整合到區辨,本書的滿滿哲思引人入勝,於理論、於實務都深具啟發性。

本書特色

  • 深耕二十年的台灣自體心理學學術社群,思想精華結晶之作!
  • 國內外罕見,就心理學重要議題同時在佛洛伊德古典精神分析、克萊恩客體關係理論、寇哈特自體心理學與其他理論家思想之間交叉論證。
getImagePhoto Credit: 心靈工坊出版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王祖鵬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