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是柬埔世界上最複雜迷人的事物之一。對語言學家而言,寨中語言是文教意義的載體,通往理解。學求下代對人類學家而言,生記追尋不同語言的當老分布及影響,能描繪人群遷徙軌跡。華人對家長而言,與新移民外語挾著望子成龍的落腳想望,代表競爭優勢與跨國機遇。高棉對民族國家而言,們何語言等同國族,培育官方語言代表該族群主體性與統治合法性,柬埔也涉及行政溝通效能考量。寨中在跨國境人群交會,文教強勢語言讓其母語者享有優勢,也成為文化霸權的代理人。
那麼身為傳遞語言文化的教育者,語言代表什麼呢?華語老師在傳遞語言知識的同時,又夾帶什麼自知或不自知的意識形態?筆者曾於2018-2020年間,於柬埔寨國際學校任教中文老師,同時也是家長。身兼外語教育消費者與生產者的雙重身份,讓我在柬埔寨教學現場看見什麼?當台灣積極推動雙語教育之時,柬埔寨經驗又能讓我們學到什麼?
本篇,先讓我們借用人類學之眼、社會學想像,描繪當代華人遷移南洋的歷史,以及他們在柬埔寨建構的華文教育,探討華人落腳高棉之後,如何培育下一代。下一篇,再讓我用家長身份,聊聊在柬埔寨「逛學校」所見的國際教育,並從老師角度,分享我跌跌撞撞的非典型中文教學。
中國的失落與崛起:老華人與「新移民」
跟據《長為異鄉客?:當代華人新移民》書中資料,全球現有超過4000萬華人在海外定居或暫居,廣泛分佈在140多個國家,其中75%集中在東南亞,是海外華人最主要居住地。華人移民南洋雖不是新鮮事,不過二戰之後殖民主義結束,現代民族國家成立,主權界線的劃定,也讓人群流動置於國家管制之下。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隨後便進入長期冷戰,直到70年代末,中國人跨境流動幾近封鎖,中國與海外華人社會也完全隔離。直至1978年改革開放,中國公民取得護照的條件放關、出國手續簡化,移民海外或出國留學也被允許。此外,中國經濟加入全球化行列,尤其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之後,國有及私人企業海外投資激增,更為中國移民潮推波助瀾。
儘管非其本意,中國經濟改革,促成當代經久不息的中國新移民潮。短短數十年間有近千萬國民移居海外,這個如潮水般湧出的龐大移民群體,稱為中國「新移民」,以和此前移居海外的老華人區隔。
在這樣的背景下,近代柬埔寨經歷三波華人移入潮:清末民初時期、1990年代戰後重建時期、2010年代中國擴張時期。這三個時期華人的遷移,受什麼動力牽引?他們彼此有何不同、如何關連?移民與當地社會的關係又如何?
從華人世紀到世界體系
在史學家安東尼•里得(Anthony Reid)稱之為「華人世紀」的1740-1840年,有近100萬華人在東南亞定居,佔當時本地人口3%。他們以貿易商人為主,種植經濟作物,生產糖、胡椒、檳榔膏、橡膠,以及開採錫礦和金礦,供應中國和國際市場,華商可說獨佔亞洲貿易龍頭。然而,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中國王朝開始陷入失敗蒙羞的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