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二戰日軍侵華殘暴,教來為甚麼?

有小學播放日軍侵華和屠殺的戰日影片,引來爭議。軍侵

這些影片是華殘否適合兒童觀看,學校又是暴教否需要向兒童播放這些極其兇殘、繪影繪聲的來為畫面,大家都心裡有數。甚麼問題是戰日,為何要從小教導學生日軍侵略的軍侵殘暴,這與國民教育又有何關係?

其實在學校未有國民教育或愛國教育之時,華殘甚至在英治時代,暴教長輩都時有跟我們說三年零八個月時的來為慘況。我們都聽過父母或祖父母說到那年艱辛的甚麼日子。

那年還是戰日孩子的他們,見過日本戰機轟炸、軍侵身邊的華殘人炸死炸傷,然後是糧食配給,食物嚴重不足。他們都會記得那年在街上要向日軍鞠躬,不然就會被毆,甚至刺死或槍殺;而鄰居婦女,或被強暴和抓去當慰安婦。八九十後的青年都有印象,祖父母講這些故事時都很凝重,很希望我們會留心,記得他們所說的。

然而祖父母跟我們講述那年的慘痛,並不是想我們憎恨日本人,痛恨日本文化,並終身不用日本貨。經歷過日軍佔據的人,雖然對日本沒好感,但不會禁止子孫用日本電器,看見子女買來日立牌電視就立即丟掉。他們也不會禁止孫兒看日本卡通片和日本漫畫,見到電視播放《數碼暴龍》和《寵物小精靈》就立即叫孫兒轉台,並質問他們「中國人睇咩日本卡通,你係咪唔記得當年日本仔殺幾多人?」。

祖輩跟我們講述戰時經歷,很多時是希望我們學會珍惜眼前所有,不論是食物、衣服、物質、求學的機會,還有最重要的人際關係,就是珍重家人和朋友,因為不知道明天還會否有機會見面。他們可能終身不會去日本旅遊,但不會阻止子女訪日和學日文,更不會鼓動子女向日本人報復。

讓孩子認識戰爭的殘酷,有其必要,然而重要的是目的為何。是想散播仇恨,從小向其灌輸憎恨,還是讓他們學會珍重和平和惜福。德國的中學,總會帶學生參觀集中營。集中營都有年齡限制,不建議十二歲以下小童參觀。而參觀時,老師和導遊不會叫這些小孩憎恨自己的祖父母或曾祖父母,說是他們當年投票選了納粹黨上台,而是教導他們「nie wieder」,就是德文的「never again」。戰爭是何此殘酷,因此我們要學會教訓,不要再有盲目的仇恨。

多元觀點 等你解鎖
付費加入TNL+會員, 獨家評論分析、資訊圖表立刻看 首月一元插圖149 元 / 月1490 元 / 年送 2 個月到期自動續訂,可隨時取消,詳情請見訂閱方案 查看訂閱方案 已是會員? 登入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