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三问”全民健康梦
中新网杭州12月29日电(张煜欢 郭天奇)一支小小的三问“健康手环”,让后台第一时间监测到慢性病老年人的数字时代异常状态,从而实现快速急救;一个名为“安诊儿”的全民数字人,能陪伴患者实现预约挂号、健康在线取号等一站式“云陪诊”服务;一个数字孪生机器人,三问可开出具有名老中医经验特色的数字时代药方,实现中医药的全民数字化传承……在数字时代,上述场景在浙江一一照进现实,健康化作民众身边的三问健康“新常态”。 健康是数字时代每个人的追求。实现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优质共享,全民是健康个体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更是三问共同富裕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数字大省浙江,数字时代“互联网+医疗”究竟如何为全民健康梦打开全新想象? 缩小医疗差距,全民全民健康如何更“均等”? 一天清晨,家住绍兴柯桥的胡大伯在小区散步时突感身体不适。与此同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新村医”驾驶舱接收到其体征异常的预警,家庭医生立马前往老人家中,经治疗,老人各项指征开始稳定,随后值班护士根据老人症状在线重新制定了慢病治疗方案。 这套“行云流水”的流程背后,离不开一个小小手环的关键助力。近日,这套“新村医”数字化医疗健康应用体系在柯桥上线试运行,卫生服务站为患有慢性疾病的老人专门配发家庭病床监测手环等设备,确保动态监测老人各项指征。 卫生事业的发展,是衡量公共服务可及性的一把标尺。随着数字之光照进更多角落,不仅城市居民可享受便捷医疗服务,山区海岛百姓也能实现“病有良医”。 不久前,沿着蜿蜒山路,记者走进了大山中的衢州市衢江区大洲镇深龙村。这里村村散居于大山各处,户户多为留守老人,过去老人常因下山难而无法及时就医。 为解决这一难题,衢州打造起“行走的医院”,为百家村卫生室配备包括心电图检测仪、便携式生化免疫分析仪等在内的全科医生助诊包,让山村村民足不出户享受超声检查、专家远程等服务。记者在巡回医疗点看到,乡村家庭医生李东冬正通过网络,与线上的衢江区第二人民医院医生一起为老人进行远程会诊。 一个助诊包、一条网线,将优质医疗资源“送”到山区村民的家门口,将健康送进千家万户。 为解决山区海岛地区县医院能力弱问题,2021年,浙江在全省层面就启动实施了医疗卫生“山海”提升工程,确保每个山区海岛县(市、区)都有一家三甲医院帮扶。 多管齐下,下沉专家不仅在县医院坐诊、手术,还走进山区海岛深处,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立专家工作站、开展巡诊服务;此外,远程医疗协作网、“云诊室”等搭起了山区海岛百姓与线上省市专家的“云”桥梁……如今,浙江山区海岛县域就诊率比医疗卫生“山海”提升工程实施前提升1.75个百分点,达88.82%。山区海岛民众就医满意度和获得感显著提高。 触手可及的健康生活,更离不开细枝末节的呵护关照。结合数字化改革,浙江多年来正不断完善家庭医生团队,打造面向民众的“知健康、享健康、保健康”三大应用场景,推进老年慢病数字健康新服务,让广大城乡居民享受优质便捷的普惠健康服务,更好地成为守护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破题医疗堵点,全民健康如何更“贴心”? 在全民健康领域,卫生健康数字化也让“既快速又精准”“突破时空限制”成为可能。 凌晨时分,想到病房5床的重症患者陈爷爷,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蔡洪流还是不放心地打开手机,细读其指标。就在下午,陈爷爷插管后的氧饱和度两次触发报警限值,经紧急处理才稳住病情。当看到各项指标正常稳定后,蔡洪流才松了口气。 数字赋能,正带来更高效的医疗服务。蔡洪流说,重症患者病情变化往往就在瞬息之间,通过智慧监护系统,医护人员在手机等移动端就可实现数据的终端调取、实时查看,让医护人员“不在床边似在床边”,并实现跨院区数据共享。 乘着信息技术的东风,越来越多患者的生命健康得到更有力保障。依托数字化,浙江不仅让救治更高效、精准,也致力于让患者看病就医得到更大便利。 不久前,杭州富阳市民戴小丽来到一家区级医院就诊,医生通过“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场景应用,调取了她当月在区域内其他医院的胸部CT检查记录。“这下不用来回跑更不用重复做检查了,不仅给我省了时间,更省了180元的检查费用。”戴小丽说。 针对不同医院对检查检验结果不敢认、不愿认,百姓重复检查耗时费力问题,浙江启动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并上线“浙医互认”平台。截至目前,该平台已覆盖浙江全省1881家医疗卫生机构,节约医疗费用超过12亿元。 近年来,浙江聚焦民众看病就医过程中的堵点难点痛点,围绕看病就医“一件事”上线“浙里健康”专区,“浙里健康e生”等40多项数字化便民应用,构建了覆盖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线上线下一体化、智能化、全方位的数智医疗健康服务新体系。 在今年,医疗健康领域的数字化还迸发出更多新意。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数字火炬人“弄潮儿”走入大众视野,在医疗健康领域,浙江打造起数字健康人“安诊儿”,其通过运用新一代数字技术,为浙江居民提供健康咨询、导医导诊、智能陪诊、用药提醒、报告解读、健康科普等贴心服务,致力于成为陪伴居民一生的“专属数字家庭医生”。 数字融入中医药,全民健康如何更“超前”? 在数字时代,创新技术不仅为民众看病就医推开便利之门,亦为“古老”的传统中医药赋予了全新的光彩。 在浙江省中医院安吉分院的胃痞专病智能专科,年轻医生在胃痞病诊疗辅助机器的“指导”下,成为浙江省中医院名中医的“云徒弟”。 “基于知识图谱、机器学习及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等,基层医生也能开出具有名老中医个人特色的中医处方,通过远程批注、带教实现名中医经验的数字化传承,让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名老中医的贴心服务。”浙江省中医院党委书记何强说。 除了助力名老中医的诊疗经验在基层“活态传承”,在数字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一人一方”的中医药服务也进入发展新阶段。 在杭州市拱墅区,市民李丽清收到了来自杭州市中医院的代煎药,她随即登录“放心云煎药e平台”,查看中药的代煎流程、物流追踪等信息。“煎药进度一目了然,我们喝得也更放心了。”李丽清说。 目前,“放心云煎药”已在杭州多家市级医疗机构上线运行,在此基础上,浙江全面启动“浙江中药服务在线”项目,计划通过一年时间建立统一规范的中药服务监管体系,实现各环节全透明、可视化,使中药服务更优质、可追溯。 为实现服务便捷化,浙江还建设了中医云服务、区域中医药大脑等14个数字化应用场景,助力中医药搭上数字化列车,跑出不一样的“加速度”。 浙江省卫生健康委主任王仁元指出,下一步浙江将持续纵深推进“中医处方一件事”改革,迭代升级数字创新场景应用,启动区域中医临床科研一体化建设,扩大智能化服务辐射范围,推动实现中医药“智医”“智药”“智研”“智治”。 在迈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上述努力皆是浙江托起全民健康梦的坚实“臂膀”。纵观全民健康未来,浙江将继续打造探索先行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果,以联动性改革牵引质量变革、数字化改革撬动效率变革、探索性改革推动动力变革,构建普惠暖心的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全民健康素养。 在技术的迭代创新融合下,探路省域卫生健康现代化先行的浙江,正以数字为镐,为“生命至上”拓展更大空间。于数字经济领域“领跑”的浙江,在改革创新中“勇立潮头”的浙江,也将书写下属于生命健康的变革新篇。(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俄總統普京、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就定日縣地震向中國表示慰問
- 孩子王: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10.39亿元
- 创业板上市委:中荣股份等三公司首发获通过
- 伊朗外交部:恢复伊核谈判已在议程中
- 清远好风土齐聚深圳,产销对接共飨年味
- 河南昨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4例
- 招商银行董事长缪建民:虽然招行行长变了但公司治理不会变
- 花旗预测Metaverse可能带来13万亿美元的机会拥有50亿用户
- 森林火災風險增加 智利暫時關閉40餘個森林公園及保護區
- 德邦股份:一季度亏损7959.99万元
- 俄外交部:俄乌双方在专家组层面的接触仍在持续
- 俄总统新闻秘书:卢布支付是恢复对欧天然气出口的基础
- 外交部:加沙是巴勒斯坦人的加沙
- 华侨城A:一季度净利润1.76亿元同比下降80.44%
- 交通运输部:已和能源局等部门起草了加快推进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正在征求各地意见
- 中环股份:一季度净利同比增长142.08%
- 北京公布5起重点产品专项治理违法行为典型案例
- 灵均投资旗下量化选股产品触及预警线将进行仓位控制
- 港股餐饮股尾盘持续拉升
- Opensea收购DharmaLabs联合创始人被任命为新CTO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