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木雕老頑童」蔡平陽:不用靠「爭」讓別人認同,過好自己最幸福

撰文、木雕圖片提供:鄭志宏

說起「木雕」,老頑在花蓮就不得不提起「蔡平陽」這號人物,童蔡同過從小就立志當一位音樂老師,平陽憑著對音樂的不用熱愛,曾在國小、靠爭國中擔任音樂老師,讓別人認因教導音樂需耗費大量精神力,好自「音樂雖美妙但卻無形」,己最蔡平陽感嘆地說著。幸福所以30多年前,木雕一場因緣際會的老頑巧合,讓他從此迷上木雕創作,童蔡同過一頭栽進木雕的平陽世界,他把心中所想、不用所見所聞及族群的生命力,用木頭雕刻記錄下來。

蔡平陽的家,就像是一座博館物,他的作品,滿到要再建造一個儲藏空間才能放的下,不僅收集近萬個火柴盒,滿滿的釘在牆上,分類也相當仔細,有抽象式的作品、有實用性的作品、還有大型創作,再來就是他引以自豪的原住民創作品,蔡平陽說,創作到現在,至少超過500件作品。

以生活實用性創作為出發

作品多以檜木、樟木等木材雕刻,不僅可將木頭保存下來,也富有藝術氣息,蔡平陽的創作多以生活化、實用性的作品為主,他說,作品都是要自己使用的,像是書報桶、水果籃、桌子、椅子、盤子等,其中,「排灣族圖案檜木桌」桌面皆是雕刻,桌邊還有如桌布的垂墜感,而椅子上頭還有早期的硬幣等物,讓觀賞者對於桌椅創作嘖嘖稱奇。

將近40歲才開始進入木雕的世界,對於不少大師級的人物來說,起步算是晚了一些,30多年的雕刻歲月裡,從當初的一件作品到現在,可以看見他明顯的「蔡式風格」,雕刻手法、創意與他人大不同,從作品中可以領略原住民族群撼動人心的生命力。

作品展現原住民動人生命力

01_02_45_05_waterPhoto Credit: 退休好幸福

蔡平陽對於原住民的熱愛,從作品中就可以看的出來,以阿美族、太魯閣族為主題,將周邊生活的景致、族群生活習慣及特色,捕捉下來雕刻在木頭上,作品多以族人於豐年祭時的舞蹈來創作。

而他的作品先前曾在花蓮縣文化局石雕館展出,館內有一作品「阿美族豐年舞」,高達三米半,是用蔡平陽岳父所贈予的鼓桶所創作,他說,鼓桶是五十年前的半成品,材質是台灣一級木的牛樟木,因當時不會做鼓皮,這鼓桶就擱置了許久,直到前幾年他突發奇想,在鼓桶上雕刻,有阿美族豐年祭、阿美勇士及姑娘等,而為了文化局展出,他更是將四個鼓桶疊起來,呈現出不同木雕作品的氣魄。

蔡平陽說,剛開始創作的時候,那種衝勁和毅力,真的沒有辦法抗拒,幾乎每個月都會有一個作品誕生,但這幾年創作已經逐漸減少,考量年齡已73歲,雕刻都需花費大量體力,花費精神與體力都長達一年以上,非常需要長時間的投入。

把自己過好最幸福

01_02_45_06_waterPhoto Credit: 退休好幸福

「現在是做一天,休息三天」,蔡平陽靜靜的看著陳列在家中的作品,感嘆的說著。平常只能多做較不費力氣的安排,偶而也彈彈琴來打發時間,或是坐在客廳看著自已創作的作品,對於未來還有什麼樣的規畫,蔡平陽說,「過一天算一天吧」。

蔡平陽的大半人生,都在木雕的世界中度過,他靜靜地看著家中陳列的作品,也感嘆無人接班的窘境,還好這些作品還可以存放在家中慢慢的欣賞,他看淡人生名利,也不與人競爭。他說,沒什麼好爭的,人生不就是如此,不用靠「爭」讓別人認同,過好自己,才是最幸福的。

延伸閱讀

  • 浮生若夢,啤酒王趙名的冒險故事

本文經退休好幸福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