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與德國人對話,談到年輕傳媒人之死

跟德國友人談到年輕傳媒人之死。與德

我跟他說:「你不知道甚麼是國人《TVB》吧,但對香港人來說,對話無綫新聞就像德國一台每晚八時的年輕《每日新聞報導》(Tagesschau),那些主播和記者都深入民心。傳媒對我們在2001至2010這段時間成長的與德人,他們都陪伴我們成長。國人這宗死訊對我們這代人來說,對話就像一個報導多年的年輕德國一台年輕主播有天突然輕生,一定全德哄動。傳媒」

他點點頭,與德我繼續說:「這位主播近年在網上教做運動,國人鼓勵人跑步;同時又教說話和社交技巧。對話我想起德國年輕貌美的年輕主播Judith Rakers,報導新聞之外亦常亮相清談節目,傳媒兼在 Instagram 分享日常生活,並教授在家耕作。」

「香港的那位一樣年輕俊偉,還多了個角色,就是他在社運中的鮮明立場,亦使他成為了具爭議的人物。」

「一些人很高興他離去,說要燒炮仗慶祝,就像上週除夕滿地炮仗聲的德國一般;但亦有不少人不捨和傷感,覺得好像失去了好友。」

每次跟德國人提起傳媒和新聞,他們總會半開玩笑地說每月都要交近二十歐廣播費資助公營電視台,自己卻從不看電視,非常不值。然而就算他們很少看電視,都會知道《Tagesschau》的重要。

看傳媒生態,一個國家有哪些立場的媒體以及他們的歡迎度,就是一窺這國家政治生態的辦法。知道一個德國人愛看哪台,追蹤哪些網紅頻道,也就知道他對很多事物的大致取態,以及他愛哪種形式的娛樂。很多廣播機構現在都以Instagram接觸觀眾和聽眾,並使用流行用語,變得在地。

多元觀點 等你解鎖
付費加入TNL+會員, 獨家評論分析、資訊圖表立刻看 首月一元插圖149 元 / 月1490 元 / 年送 2 個月到期自動續訂,可隨時取消,詳情請見訂閱方案 查看訂閱方案 已是會員? 登入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