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休闲

王溢嘉:毛小孩還是毛爹娘?人與人、人與動物之間微妙的情感糾葛

文:王溢嘉

晨間散步,王溢物遠遠看見前方牽著一條小狗的嘉毛間微糾葛中年男子忽然停下來,原來是小孩小狗站到路邊屈蹲著後腿在大便。男子耐心等候,還毛然後從小包裡拿出準備好的爹娘衛生紙與清潔用具,將狗大便包好放進塑膠袋裡。人與人人我們經過時,與動那名男子還不住愛憐地撫摸小狗,情感似乎在誇獎牠很乖。王溢物

我忽然想起一個多月前,嘉毛間微糾葛在某家餐廳無意中聽到一對老婦人的小孩對話。婦人甲說;「現在啊,還毛很多女人不結婚,爹娘結了婚也不生小孩,人與人人把自己養的與動貓狗稱為毛小孩,還真疼著哪!」婦人乙說:「什麼毛小孩?簡直就是毛爹娘!我家媳婦養了一條小狗,對狗照顧得無微不至,她對我都沒有像她對那條狗一半好,想來就叫人嘔氣!」

養貓狗等寵物的人越來越多,自稱或別人稱那是他們的「毛小孩」,不僅不會在意,還覺得形容得真好,因為他們對寵物的疼惜和照顧的確不遜於自己的小孩。但如果像婦人乙將那些貓狗稱為他們的「毛爹娘」,那很可能就會被認為是對他們莫大的侮辱,被群起而攻。我想,這裡面其實隱藏了人與人及人與動物間微妙的情感糾葛。

在現代社會裡,雖然人際接觸非常頻繁,但其實大部分都是浮面、客套而冷淡,很少有真誠、溫馨、親密的長久關係,特別是身邊經常無人陪伴的獨身者或老人,養貓狗等寵物不只是想「有個伴」而已,他們更可以從與貓狗的互動中讓空虛的心靈得到慰藉與滋潤。養寵物不僅能溫暖人心,還可以增加當事者的責任感、樂觀指數、社會關懷、豐富他們的日常生活與生命意義,這方面的研究報告很多,不必贅述;也難怪養貓養狗的人會越來越多。

有些專家甚至認為,貓狗等寵物,特別是狗,不只是人類的「良伴」、「好朋友」,更是極佳的「心理治療師」。因為牠們像所有的心理治療師一樣,會耐心而專注地聽你訴苦、吐露怨言、私密或夢想,絕不會打斷你、插話、回嘴,更不會向人洩漏你的祕密,而且還不收診療費。

研究顯示,如果有人能耐心傾聽你無所顧忌地吐露讓你痛苦的心事,即使不提供任何建議或治療,你的痛苦通常也可以減輕一半或更多。抱著小狗或對著大狗吐露心事,正具有這種效果。

但人與人之間,特別是親子或婆媳,卻很難有人與狗的這種特殊關係。狗雖然不會說話,無法對你甜言蜜語,但卻也不會用惡言傷你;當你從外面回來,總是會熱情地迎接你;有事沒事就依偎在你身旁,搖著尾巴取悅你;只要你做個手勢或出聲喝叱,牠就會乖乖聽話,而不會對你擺臭臉或頂撞你。

當然,有人會說這是因為狗兒的生活必須仰賴你,所以不得不順從、依戀、諂媚你;甚至說「奴顏婢膝」是犬科動物低階者的天性,養隻天天陪伴者你,高興搖著尾巴的狗,的確可以滿足很多人的心理需求。貓科動物就很少如此,你養的貓對你再好,也不可能天天陪著你去散步。

雖然有些父母在向人介紹自己的兒子時,會說「這是犬子」;但可能有更多父母曾怒聲對兒女說:「我養你還不如養隻狗!」為什麼會發此怨言?因為覺得原本乖順的兒女開始變了,不只不再「承歡膝下」,不再聽你的話,還會出言頂撞你、摔東西,跟自己養的小狗如何對待自己做個比較,難免會讓人興起「養兒不如養狗」之嘆。

但兒女會反抗你,甚至出言不遜,主要是因為他們有了自我意識,有自己的品味和看法,無法像寵物一般事事都順著你的意;更重要的是你不會對寵物有太多期望,要求或逼迫牠們應該如何或做這做那,但即使你沒有望子成龍,對兒女應該也會有不少調教吧?這正是造成親子緊張與衝突的一大根源。所以,兒女無法對你百依百順,你應該感到高興,因為他們畢竟不是貓狗。

婦人乙把媳婦養的小狗稱為是媳婦的「毛爹娘」,因為她覺得媳婦對她沒有對小狗一半的好。把自己所受的待遇拿來跟狗做比較,實在是讓人「情何以堪」!但我想她們婆媳關係可能不太好,婦人乙也許該自問,她是否對媳婦準備的三餐與服侍不滿意,而經常擺著一張臭臉?需知媳婦也有她自己的情緒,她若因此覺得自己養的小狗更可親、更貼心,而對狗更好,又怪得了誰?

精神分析大師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也養了一隻名叫喬菲的狗,他曾有而發地說:

一個人為什麼會以無比熱情去愛像喬菲這種動物?因為那是一種沒有矛盾衝突的感情,牠過著單純的生活,免於令人難受的文明衝突,在牠身上表露出一種完美的存在。雖然身體外觀的發展彼此不同,但仍可感覺到出於同源的親密感。當我愛撫喬菲時,我經常哼著唐喬凡尼的抒情歌曲:友誼將我們連繫……。

但佛洛伊德和其他人即使再親密,會(能)這樣一邊愛撫著他一邊哼著歌嗎(妻子和還很小的兒女可能是例外)?「人與狗/人與人」關係之不同就在於「自然/文明」間的差異,我們跟貓狗寵物間的情感是自然而單純的,但人與人之間(特別是親子與婆媳)關係雖然密切,卻有太多文明的重擔與衝突,讓人無法釋懷,結果反而不如人與狗關係的輕鬆、自在。

當然,人與人相處要完全沒有文明的負擔也許不太可能,但卻可以嘗試自然一點,譬如多發揮一點自然的愛,就像心理學家所說:「愛的第一個表現是傾聽」,當對方在對你說話時,不要打斷對方的話、不要插嘴、頂撞,不要擺著一張臭臉,而是要以關愛、專注的眼神看著對方……,忘了自己是小孩還是爹娘。

本文經《方格子》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