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期間,從賴人人有責落實防疫,士葆社會而公眾人物的長對女防疫行為也更備受關注。近日網路瘋傳衛福部長陳時中飲酒高歌的髮飯影片,即便聲明時間點落在去年非疫情警戒間,局妹但後續事件仍持續發酵,探討尤其是性既立委賴士葆指出影片裡有長髮女性:「頭髮這麼長應該就是飯局妹」,這番言論更引起各界熱議批評「歧視女性」。厭又樣貌
接著,矛盾賴士葆接連聲明:「本人一向尊重女性,從賴從未對女性有物化或不尊重的士葆社會言論,包括今天(11月12日)早上接受採訪的長對女內容都可受公評」、「我昨天(11月11日)所有的髮飯發言都是根據媒體的報導發言,我講的局妹是在『飯局內的』,『飯局內的探討特定長頭髮』」。對此,PTT網友們紛紛發表「太硬凹了」、「愈描愈黑」、「超好笑」、「早餐店等級的笑話」等噓文回應言論事件。
事實上,從社群媒體資訊與評論或許可見,社會性別平等意識似乎有所推展,但同時也弔詭並存著厭女氛圍。例如議員黃捷也針對此事做出評論:「都什麼時代了,還有人用頭髮長短來對一個人品頭論足?」但此評論也引起部分網友留言「女拳仔可憐」、「姓黃的*女(具攻擊性字眼)不要提了好不好」、「這時候又急著出來談女權了」等回應。
何以面對性別議題,社會風向時而看似「政治正確」,時而又「故態復萌」?本文即欲從賴士葆的長髮妹言論事件,探討社會對女性既厭又愛的矛盾樣貌。
在成長歷程中,或多或少都從網路媒體、書籍雜誌或他人等各式評價,學習女性應該有的樣貌(如留長髮),其中的社會意義,則建構出留長髮的女性具有女人味、浪漫、撫媚等性別想像,留短髮的女性可能面臨「男孩子氣」等評論;而如果是男性留長髮,則難以避免遭到側目或懷疑性別(甚或性別傾向),也由此可見,性別是如何透過各式文本與(被)賦予社會意義而形成的。
然而,倘若女性樣貌有一套社會期待的標準,而留長髮可能是審視女性其中之一,那麼為何當女性留不留長髮,都可能成為了問題,甚或就如同影片中女性的長髮也能被借題發揮,成為具有社會貶抑意義的「飯局妹」?或許女體在社會規範裡被形塑的過程,也是映照女體被客體化的歷程。也就是說,在性別權力位階結構式的不對等下,女性成為既能被凝視、也能被貶抑的他者,並從中確保男性掌握話語及定義權,這也說明為何賴士葆能夠堅持認為「沒有歧視女性」,即是性別結構於日常影響、形塑人們思維的展現。
那麼,何以社會可能在面對具明顯性別問題的言論,會呈現批判男性,又反過來繼續批判女性的樣貌?正如同前述所言,人們對於女性留長髮的性別想像或審美認知,是從各式社會互動中學習而來,而厭女(misogyny)也同樣能從各種社會互動中學習而成。
如網路媒體作為一種非正式學習管道,裡面不僅只有倡議社會運動或女性主義議題的資源,也可能提供了建構厭女思維的學習機會,性別學習與鬥爭往往也在線上媒體開展(Simões, Rita Basílio、Amaral, Inês & José Santos, Sofia,2021)。也因此,人們面對於女性主義/反女性主義或厭女的紛雜資源時,可能會在其中潛移默化學習或(被)建構對性別的理解,但既然如此,為什麼檯面上的社會言論,似乎仍以習得「厭女」的性別現象為多數?這可能因性別學習和性別結構相互影響有所關連。
Allan G. Johnson(2008)指出,父權結構會鼓勵人們選擇一條阻力最小的路,而這或許就是服膺既有性別結構的展現:像「男人」一樣批判或貶抑女性,特別是當女性有所「越界」,從私領域跨到公領域來時(如參政)。女性的「越界」可能發展出女性特有的力量,包括透過女性的社會位置生成的視角與聲音。但在既有結構規範中,這亦是「有毒的女性形象」(toxic images),在挑戰父權結構的過程,也引起父權的崇拜或焦慮,呈現厭女與愛女現象(Ali Kumael Rizvi & Wajiha Raza Rizvi,2021)。
之所以,特別是女性人物對性別議題發聲時,往往更容易反而備受批評攻擊,正是因為既有性別權力不對等的結構,呼喊著人們走一條阻力最小、貶抑女性的路。雖然,任何人皆可能在其中,不知不覺地學習性別、學習厭女、甚或被結構呼喚,但學習亦是流動與動態的。
除此之外,我們可以藉由本次事情,反思當今台灣政壇的性別問題:男性政治人物任意定義「長髮等於飯局妹」,大眾評論有「支持」也有「批評」,但女性政治人物針對此事提出反駁或觀點,卻幾乎僅收到「批評」或「嘲笑」時,當中或許也反映了政治人物和大眾論述裡的性別位階關係。或許當我們學習先從中跳脫「本來就可以這樣講女性」的性別結構框架,並從中反思其言論與背後意識從何而來,即會是第一步邁向性別平等的路標。
參考文獻
- Allan G. Johnson著,成令方、王秀雲、游美惠、邱大昕、吳嘉苓譯(2008)。性別打結:拆除父權違建。台北:群學。
- RB Simões, I Amaral, & S José Santos. (2021). The new feminist frontier on community-based learning. Popular feminism, online misogyny, and toxic masculinities. European journal for Research on the Education and Learning of Adults 12 (2021) 2, S. 165-177.
- Rizvi, Ali Kumael, & Rizvi, Wajiha Raza. (2021). Misogyny and Philogyny in Music: Shakira, Rihanna, and Madonna. In Maria Marron (Ed.), Misogyny across Global Media (Misogyny and Media volumes in Communicating Gender Series). MD: Lexington Books/Rowman & Littlefield, Lanham.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