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當代哲學家及語言學家喬姆斯基(Noam Chomsky)在《New York Times》撰文[註]談到人工智能及不上人類之處:停留在前人類或非人類階段的認知。其最大缺陷在於缺乏任何智慧(intelligence)最關鍵的離地能力,「不僅要說出情況是不定什麼、過去是錯當代什麼以及將要發生什麼——這只是描述(description)和預測(prediction)——而且還要說出什麼不是這種情況以及什麼可能事實並非如此。這些是哲學智解釋的成分,是家談真正智慧的標誌。」
但像我這樣的人工凡夫俗子,尋求解釋,很可能不是離地為了追尋哲學家眼中的truth(真相),而是不定要在紛亂而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中求安心。
古往今來,錯當代為何有那麼多人求神拜佛和占卜,哲學智或找相士問前程,家談以至今天科學昌明,人工這現象只見增加不見減少?另外,又是甚麼因素令網絡時代助長以KOL為首的輿論文化現象,而沒有帶起思辯嚴謹兼經得住琢磨的公民社會風氣呢?
我相信,很多人渴求的是一套容易掌握、再發揮和再生產的理解/解讀世界方式(ChatGPT特別滿足到大眾這種心理需要,而且隨著其進化,將使人更義無反顧擁抱它)。即使它有明顯錯漏,但不打緊,發現了大話便用另一個大話去蓋過它吧,這就可以蒙混過去,並令自己繼續心安理得(正如市場原教旨永遠可推說,之所以出現與其教條不相符的反例,正說明市場仍受著一定制肘,要徹底解決問題,得進一步去規管化)。
再者,網絡更替快速,壯大金魚記憶,以往說過甚麼還追究來作甚?與其花腦筋深入了解問題,不如貪求爽/快。真正的智慧對一般人要求太高,這樣的counterfactual,喬姆斯基不知有否認真思考過。如果沒有,很可能是因為他平常接觸的人都非我這些販夫走卒,都是精於從既有解釋中找出錯漏去糾正的聰明人,懂得理性地考量各種可能性,區分一套理論的可能與不可能吧。
社交媒體大為普及,造成去中心化或碎片化現象,過去欠話語權的大眾,獲得原本只有大眾傳播媒介才擁有的發聲機會及高效溝通平台。當中有一些善用人性弱點的人,在分割成不同範疇及層級的輿論市場中找到自己所需的受眾,群雌/雄並起,各佔山頭,不同matching造就千色千樣的KOL,她/他們之間又互相爭奪,成王敗寇如輪轉。
在碎片化時代來臨前,社會議題話語權集中在少數傳媒手上,而他們會借助一批專家學者去解釋推陳出新的社會現象。雙方慢慢形成合作伙伴的關係。這班專家學者頭上有光環,就算有人(這些人部分可能有成為KOL的潛質,但無法冒出頭)不同意,亦因不受傳媒青睞而只能成為無聲大眾一分子。
少數肯拋頭露面的專家學者,他們的論述一方面影響著(洗腦的弱版本意思)部分大眾,一方面亦被再生產,被人找現實中例子去合理化、神話化其解釋力(授人以漁勝過授人以魚的獅子山精神便是好例子)。精英描繪的主流論述(例如人是自利及理性,又或香港人是靈活變通,且是香港成功之道),慢慢便被吸納,並廣泛用於理解所屬時代的社會/普遍人的特性,成為不少人自己理解自己的方式,這又進一步產生自證預言式的作用,使專家學者的講法,借槓桿原理,滾雪球般,變成好像很有標誌性、與現實高度吻合的truth。
碎片化時代的來臨,推翻(或至少使其大大失效)了這種(相對)靜態的理解世界思維及方式,潘朵拉盒子已經打開,專家學者的話語權被大量攤分(但累積多時的老本仍在,輿論市場上仍佔優)的同時,要用精簡而看似有力的方式涵蓋、扼要論述社會/時代/普遍人的共通點,已非常困難(正如TVB亦無法再做大台一樣),頂層精英(如喬姆斯基)眼中的「人」——有驗證精神的理性人——只適用於特定階層之中,無法藉次級精英(如傳媒高層)傳播開去,亦很容易受凡夫俗子質疑或邊緣化。客觀現實上,無法產生有力的槓桿效應,亦令其與描述的具體現象產生了距離,即所謂的離地。但這未必是這些精英的「錯」,是世界變得動態,使其論述和現實存在以前不會有的疏離感。
文章獲授權轉載,內文與題目由編輯稍作修改,原文可見於此。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Alex
核稿編輯:Alv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