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德國人怎樣讀米歇爾的《Becoming》?

美國前總統奧巴馬的德國讀米的妻子米歇爾(Michelle Obama)自傳部分內容成為中學文憑試(DSE)考題,一些考生考畢後到其Instagram留言,人樣有感謝讚好,歇爾亦不乏抱怨和罵聲。德國讀米的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Michelle Obama(@michelleobama)分享的貼文

這本《Becoming》的德譯本,在德國亦是歇爾暢銷書,曾高踞《明鏡周刊》和《圖片報》非小說類暢銷書榜首位多星期。德國讀米的這本德文版原來有五位譯者之多(Harriet Fricke、人樣Tanja Handels、歇爾Elke Link、德國讀米的Andrea O'Brien、人樣Jan Schönherr),歇爾可見翻譯並非易事。德國讀米的不知道大部分德國人看英文原文,人樣能看懂多少呢?要看懂這書大意,歇爾必要有C2英文程度,大部分德國人都做不到。

在德國各大小書店,總有英文書出售。在我家附近的一家連鎖書店,在放著英文書的桌子上有一句醒目的「Try the original」,意思就是請大家試試讀原文。最近那裡還有買三送一的英文書優惠,鼓勵更多人購買。對大部分港人來說,讀英文比讀德文容易得多,然而對德國人來說則相反,所以書店除希望促銷存積的英文書外,或都渴望可以帶動閱讀英文的風氣。

我的英德兩語程度相若,或許英文稍佳。然而有時讀到英文書裡一些難明的俚語和諺語時,我都會看看德文翻譯,因為後者時會將這些語句改寫,用簡單直接詞句表達,而非直譯,讓文化背景不同的德語讀者都能明白;而且英文與德文同是日耳曼語言,比起中文翻譯可以保留得更多神粹。有時間的話,我都愛到書店讀同一本書的英文原著和德文譯本,比對一番,同時學習兩種語言。

有幾位暢銷英文作家,都很受德國人歡迎,包括寫政情懸疑的Jeffrey Archer、歷史小說的Ken Follett,還有愛情小品的Jojo Moyes。其中前者曾是英國國會議員和保守黨主席。曾跟英國同事討論過他的作品,同事說德國人多不知道其政治人物背景,不會因為保守黨是右翼政黨而把Archer當成右翼作家,讀書時亦不會有政治聯想。我說這很好,不要因人廢言,就算全不認同其政見,亦不代表他不可以寫出優秀的小說。有些人問過我,德國人有沒有國際視野。我說,判斷一個德國人國際視野如何很簡單,就是看他家中有多少本英文書。家中英文書多的德國人,對外國文化都有濃烈好奇心,就算只是看過四分之一的書,國際觀也不會差。如維根斯坦說:「The limits of my language mean the limits of my world.」只閱讀德文的德國人,世界觀也框死在德語內,必有局限。

跟德國人討論《Becoming》,他們都會覺得內容有挑戰,要看懂不容易。除了用字外,亦有美國獨特的文化和風俗,歐洲長大的人未必有共鳴,就正如美國人閱讀默克爾的成長背景一樣。遇到愛讀英文書的德國人,我都會稱讚他們肯去認識世界,將來必定有美好前途。

文章獲授權轉載,題目由編輯修改,原文可見於此。

多元觀點 等你解鎖
付費加入TNL+會員, 獨家評論分析、資訊圖表立刻看 首月一元插圖149 元 / 月1490 元 / 年送 2 個月到期自動續訂,可隨時取消,詳情請見訂閱方案 查看訂閱方案 已是會員? 登入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