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出台“十四五”文旅改革发展专项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十四五泉州市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的泉州重要战略机遇期。日前,出台《泉州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改革发展专项规划》印发,文旅提出将着力打造世界遗产保护利用典范城市,改革规划深化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发展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及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建设,专项力争到2025年,十四五实现全市旅游人数1.3亿人次,泉州旅游总收入2000亿元。出台 实施“泉州戏窝子”传播力塑造工程 泉州是文旅有名的“戏窝子”。“十四五”时期,改革规划泉州市将进一步推进新时代文艺队伍建设,发展搭建文艺作品创作展示平台,专项强化泉州特色文艺品牌塑造,十四五推动泉州文艺再攀高峰。 《规划》明确,泉州市将实施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泉州戏窝子”传播力塑造工程、广播影视和网络视听精品工程等文艺精品创作提升重点工程,力争到“十四五”期末,全市累计入选国家艺术基金扶持项目达到10个以上,创(复)排30部以上木偶戏、南音、梨园戏、高甲戏、打城戏等传统戏曲剧(节)目,创作10部以上舞台艺术高质量剧(节)目,制作30部以上广播影视和网络视听精品。 打造“城市15分钟文化圈、农村十里文化圈” 如何发挥民营企业力量,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质,是“十四五”泉州文旅改革发展的重点之一。《规划》提出,泉州市将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为目标,重点打造“城市15分钟文化圈、农村十里文化圈”。 “十四五”时期,泉州市将完善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争取到2025年,实现每千人公共文化设施面积不少于263平方米,继续保持全省领先水平。重点实施公共文化设施811工程、“百姓大舞台”品质提升工程、街头艺术展演点项目、文化志愿服务3331工程等四大工程。培育新型公共文化空间50个以上、街头艺术展演点50个、镇村旅游服务中心60个。 每年举办非遗主题传播活动80场以上 作为新晋世遗城市,泉州市将坚持把保护放在首位,依托22处遗产点,串联世界遗产展示馆、考古遗址、革命旧址、涉台涉侨文物、博物馆等特色项目资源,推动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和泉州历史文化名城整体性保护与利用,打造世界遗产保护利用典范城市。 《规划》明确,到2025年,泉州市将实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防”工程全覆盖,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中文物档案、保护范围划定、保护标志树立完成率达100%,排查重大险情隐患整治率和智慧安消防系统建设率力争分别达到100%、50%以上。 同时,泉州市将实施非遗记录工程、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培计划,健全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管理体系。力争每年举办各类非遗主题传播活动80场以上,推出20条以上非遗主题旅游线路,建设提升20个以上非遗传习所,培育15个以上特色民俗、非遗项目常态进驻A级景区演出,新增各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50个。(泉州晚报记者 郭雅莹)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黄泥岗镇文明祭祀共筑绿色清明_
- 【国庆我在岗】吴根信:守护生命无停歇
- 县委常委会会议暨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
- 中国铁建·花语江南来枞阳“吆喝”
- 雅化年产1亿米导爆管项目通过初步审查
- 县委常委会会议召开 刘亚东主持
- 种植水生蔬菜 贫困户脱贫致富
- 枞阳强化国庆假期“四大安全”隐患排查
- 政务服务“温度”提振民企发展“热度”_
- 何正清主持召开县政协党组会议和第36次主席会议
- 全县统战工作干部业务知识培训班开班
- 安徽第一跨度池州长江公路大桥通车运营
- 女子冰球世锦赛甲级A组将在深圳打响
- 县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工作会议
- 县政法系统举行“我和我的祖国”诗文朗诵比赛
- 给返乡大学生宣讲征兵政策
- 2020年劳动节放假通知
- 2019年枞阳县中考一个单位考生成绩分档表
- 县委第七巡察组巡察县经开区党工委工作动员会召开
- 中国(枞阳)农民丰收节暨第三届白荡湖大闸蟹开捕仪式启动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