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2023兩廳院永續國際年會側記:由裡到外、從小處著手,兩座劇院的永續改造行動

文:朱安如

永續年會第一日下午,兩廳裡到兩座就永續建築、院永硬體設備、續國小處續改綠色製作、際年記由劇院後台管理等面向,會側邀集兩廳院相關部門主管、外從駐館藝術家與藝術基地計畫成員,著手造行分享實際經驗及延伸思考。永動

永續建築,兩廳裡到兩座持續更新

首先,院永工務部機電組組長李萬章指出,續國小處續改兩廳院空調約占耗能63%,際年記由劇院從檢討工作模式下手就可提升節能效果。會側他也強調汰換老舊耗能設備的外從重要性,如更換冰水主機及LED燈管等,著手造行在兩年至兩年半間即可回收成本。再輔以導入能源管理系統與 IE3 超高效率馬達,計算台電契約容量與時間電價,相較於兩廳院開幕時2400萬度的用電,去年已降至約1200萬度,成效卓著。

演出技術部技術管理組組長許玉蕾也分享更新設備的經驗。她表示,2014年美國停用白熾燈泡,2018年歐盟禁用鹵素燈泡,都迫使全球劇場人更新使用LED等節能光源。兩廳院在今年初將音樂廳與演奏廳全面換為LED燈具,在堅持 fade in/out的平順與細緻下,兩者平均節約用電量達75%。接下來戲劇院也會逐年更換,並更新調光系統。

圖1:工務部機電組組長李萬章Photo Credit: 國家兩廳院提供
工務部機電組組長李萬章

綠色製作:從小處著手,帶來極大驚喜

此外,兩廳院也啟動「綠色製作」。節目企劃部黃靖媛以自製節目《寫給滅絕時代》為例,這是隨2022年兩廳院參與歐洲永續劇場聯盟而加入的跨國製作,達成了包含劇本在地化、演出全程不使用超過150瓦電力、須以當地少數族群女性為主角等規則。此外,兩廳院目前與委託製作及邀演作品簽約前,也會與團隊討論永續執行方案。

兩廳院駐館藝術家鄭嘉音及無獨有偶工作室,也由「團體」核心體質出發,分享劇團的探索。鄭嘉音表示,劇團從製偶工廠的分類和收納、善用通訊軟體共享實作知識等方面著手,目前已從日本導演等合作方獲得諸多正面回饋。他們也持續思索:「劇團還能為社會提供什麼?如何找尋結盟夥伴?」

統籌管理組黃瑀薇接力說明後台管理的實例。兩廳院從去年4月迄今持續推動後台工作無紙化,一年約可省下超過1萬張紙。就演出製作面來看,比如今年的TIFA,不同節目的統籌舞監都致力於相互聯繫、溝通,提升循環利用舞台和道具的可能。年會現場的 LED 屏幕也是取代一次性活動背板的嘗試。

從小處著手,「綠色製作」也能帶來驚喜,今年度兩廳院藝術基地計畫Gap    Year成員高培綺分享的「永續餐盒」便是佳例。相較於使用一次性餐盒的便當,最大差別不在價格而在溝通成本,如環保餐盒在進劇場前兩至三週就需聯繫。

另環保餐盒較重,人員配置、接送餐路徑、運送方式等都需考量;而可清洗餐盒的洗手台、如何衛生收納讓店家隔日回收等,也都需與館方溝通。實際執行下,永續餐盒不但讓用餐時刻充滿驚喜,相關設想之周到、體貼也贏得年會現場觀眾的掌聲。

圖2:兩廳院駐館藝術家鄭嘉音及無獨有偶工作室Photo Credit: 國家兩廳院提供
兩廳院駐館藝術家鄭嘉音及無獨有偶工作室
圖3:綠色製作從小處著手Photo Credit: 國家兩廳院提供
綠色製作從小處著手

拓展永續:青銀共創與先驅計畫

當然,「永續」並不止於「環保」。公共溝通部各組輪番上陣,分享「青銀共創」及「先驅計畫」。藝術推廣組張名君表示:「永續不只希望自己好,也希望親友、土地、社會、下一代都共好。」兩廳院由此規劃讓18至35歲的「青」年與55歲以上的「銀」髮族群,透過表演藝術開展世代間的學習。

「青銀有約」和陳懷萱老師合作,借助議題工作坊轉換表演元素,深化世代間的對話。和雲門合作的《薪傳》計畫則由陳韻文老師帶領,不但跳舞也創造一起去永續農園插秧等交流機會,讓青銀間能分享更多生命故事。

藝術推廣組組長王萱儀則轉譯去年國家衛生研究院調查數據並提問:在50歲以上人口憂鬱症盛行率達16.3% 的情形下,假設有100人得到憂鬱症,其中只會有3名去醫院並獲得有效治療,其他97人怎麼辦?

她引用由英國發起、後經世衛組織擴大運用的「社會處方箋」概念,提出兩廳院規劃的「舞蹈處方箋」、「戲劇處方箋」、「聆聽處方箋」等,針對55歲以上潛在憂鬱者辦理持續性活動,提升社會共融。

易讀改變行銷意義,讓會員成為行動者

審視社會共融的執行最前線,兩廳院易讀服務不容忽略。兩廳院4年前起持續與三明治工及障礙團體合作,設計供智青使用的節目易讀手冊。易讀版細心調整版面、用字措辭、插畫搭配,如為難讀字加注音,或為票價標示區塊加註標題「買票的價錢」等。

行銷組莊宇恒說:「易讀本的製作溝通很花心力,但為了讓所有族群觀眾都能享有接收的權利,易讀手冊是行銷組持續要做的事。」

從永續角度出發,行銷的意義有所改變,「會員」不再只是消費者,而是兩廳院的支持者和親密夥伴。會員組組長陳惠琪說明,永續不只是單一專案,而是要融入所有業務日常,因此,兩廳院讓會員成為行動者、參與者,以擴散影響漣漪。

如今年4月將廳院迷的紙本贈送升級為數位全閱覽時,即以「種子紙」為溝通載體,讓會員參與行動,結果得到比預期更多的正向回饋。

當代PR的永續責任與價值選擇

接著,公關組洪雪舫從去年底,因一位輪椅席觀眾於臉書貼文表達不滿而掀起討論說起。事件圓滿落幕後,公關組仍在思考:好不容易開啟的對話,要停在這裡嗎?公關組能否跳脫化妝師角色,帶動社會議題討論?

因此,兩廳院邀請共融顧問易君珊上法律白話文運動Podcast節目「法客電台」持續拓展議題。隨後兩廳院自媒體「好哲凳」也由主持人朱家安從哲學角度深探障礙為何,延續討論。

公關組組長蔡宛凌也指出,就藝企合作來說,以往企業多聚焦於支持節目,現則出現愈來愈多企業和個人關注、支持價值的選擇,如藝術零距離計畫(邀請偏鄉學生、不同障礙別的障礙者、弱勢團體觀看演出)及共融服務(情境字幕、口述影像、手語導覽、觸覺導覽)等。同時,企業的加入也幫助更多有需求的單位得知兩廳院的相關服務。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