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德文粗獷與暴戾,甚至是「納粹語」?

製作不少有關德國文化短片的德文居美德國女生Feli說,德文形象很受荷李活電影影響。粗獷粹語

只因荷李活電影不少納粹角色,與暴講的戾甚正是德文。而他們講的至納德文,都很粗獷與暴戾,德文使人對德文都帶有偏見,粗獷粹語誤以為德文是與暴種粗暴和硬崩崩的語言。事實當然非如此,戾甚德文也可以講得很平和及放鬆。至納

二戰結束快八十年,德文但德文仍給人「納粹語」的粗獷粹語感覺,與冷酷殘暴的與暴軍官扣在一起。沒去過德國或沒接觸過德文的戾甚人,對德文第一印象都來自這些電影,至納自然也不會有良好印象。可幸是現在網絡發達,有大量學德文影片,可以中和這種刻板印象。

至於德文薩克森方言(Sächsisch,英文Saxonian),亦長期被稱「東德語」。事關不少東德政要都來自這個東部大州,一口當地方言,包括領袖昂納克(Erich Honecker)和烏列伯希(Walter Ulbricht),演講時都濃濃薩州口音,就像毛澤東一口湖南腔、鄧小平一口四川話般。因此來自西德的人,一聽到這口音,自然想起東部政權。

就算統一多年,這口音仍與東德密不可分。這方言亦多次被德國人選為最不受歡迎方言。2023年德國網上語言平台《Preply》調查顯示,37.6%受訪者選薩克森方言為最不受方言,排行第一;而2008年德文學院(Institut der Deutschen Sprache)調查亦發現這種東部方言最不受歡迎。

語言與政權本無關係,不幸在歷史的偶然上有所交集,正如現在的俄文,也使人聯想到普京和俄軍。早前在電台聽到訪問,有位將俄國書籍翻成德文的德國出版人說,俄文是優美的語言,是托爾斯泰和契訶夫的母語,而非只是普京之語言。他說俄烏戰事對於熱愛俄羅斯文化的人是很傷感的事。

然而語言的形象,總與使用者無法分割。英式英文總有貴氣和知識形象,與英國皇室和莎劇有很大關連;而港人從小接觸英式英文多來自港督和英國官員,也自然將其與知識分子連結。因此許多人留英後,才驚覺大部分英國人都不講上流口音,而是南腔北調,難以聽懂。至於普通話形象,亦與大陸新移民和遊客形象密不可分。

多元觀點 等你解鎖
付費加入TNL+會員, 獨家評論分析、資訊圖表立刻看 首月一元插圖149 元 / 月1490 元 / 年送 2 個月到期自動續訂,可隨時取消,詳情請見訂閱方案 查看訂閱方案 已是會員? 登入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